所有抉擇人生的關鍵點都在於:遵循自己的幸福觀

相信我們所有人,都經歷過各種讓人糾結的人生選項,例如:畢業後是留城市還是回到家鄉,又或者有個蠻好的物件,但又沒愛得很深,是要分手還是繼續?

所有抉擇人生的關鍵點都在於:要遵循自己的幸福觀。總的來說,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和提升幸福感的方式都會有所不同,只有明確知道幸福觀,才能按照它做出讓“更幸福的抉擇”。

這裡,就先不和大家談怎麼選擇,我們先來聊聊對幸福的幾個迷思。

所有抉擇人生的關鍵點都在於:遵循自己的幸福觀

有錢即是幸福:“掙到錢後,一定很幸福。”

對許多人而言,擁有一定財產,能夠實現財富自由就是種幸福。

很多人都自己立下過目標,例如:25歲前有多少存款?35歲前要有自己的房?把自己幸福的價值放在財富的數量上,這才可以在生活中有一定的“安全感”和“掌控感”。

但事實證明,財富對幸福的影響也是有“臨界點”的。Kahneman(卡尼曼)和Deaton(迪頓)發現,在年收入不超過7。5萬美元(人民幣約53w),越有富有就會越有幸福感。但如果年收入超出了這個值,就很難透過提升財富來讓幸福感提升。換個方式來說,這時候可不是越有錢就越幸福了。(小編:幸福不幸福這都不重要,等什麼時候年收入超過53w再說。)

所有抉擇人生的關鍵點都在於:遵循自己的幸福觀

大量閒暇時間=幸福:“可以提前下班是我的幸福。”

有研究發現,“閒得慌”是真的幸福;但要是“太閒”,反而並不會很開心。

研究者邀請參與者填寫兩份調查問卷,填完第一份後,讓第一組在填寫第二份前等15分鐘,什麼都可以不用做;第二組人則步行15分鐘,到另一個地方填寫第二份問卷。在第二份問卷填寫完後,測量兩組參與者的快樂程度。

結果顯示,走了15分鐘的第二組人,要比等待了15分鐘的第一組人更快樂。

還有另外一份研究結果也表明,如果每天有超過5小時的自由時間,幸福感不但不會提升,甚至還會下降。所以,“閒得慌”是可以的,但要是“閒得發慌”,也不太好。

所有抉擇人生的關鍵點都在於:遵循自己的幸福觀

享樂即幸福:“幸福就是追求享樂、開心就好。”

我們對幸福的常見誤解就是,將幸福定義為開心就好、愉悅就好;講究的是“及時行樂、逃避痛苦”的享樂主義。

追求享受是人類的本能,但是,一昧追求享受會讓我們成為“當下的奴隸”。只關注當下的快樂和刺激,犧牲以後的利益只為滿足眼前的慾望。

例如;躺在床上玩手機、追劇、吃垃圾食品等;這些行為可以刺激多巴胺分泌,但身體可以很快地適應下來,所以需要頻繁的刺激才可以獲取到同等的愉悅。這會讓人沉溺於眼前的快感,喪失努力的動力,感覺不到目標和無意義感引發的空虛。

所有抉擇人生的關鍵點都在於:遵循自己的幸福觀

成功即幸福:“完成目標、取得成功,就可以很幸福。”

信奉“成功就是幸福”的群體不會執著於享樂;相反,這一群體的人會為了實現目標選擇承受眼前的痛苦;例如:為了減肥,逼迫自己不喜歡吃,但“很健康的”食物。

心理學家泰勒·本·沙哈爾認為,總吃當下的苦,導致這個群體的幸福感和消極情緒共生,完成目標後的“幸福感”,其實來自於被消除的焦慮和壓抑,而這種除掉壓抑感得來的幸福感很快便會消散,實現目標後便能持久幸福,這種說法只是種謬論。

如果盲目地追求完成目標,忽略掉當下的感受,也就成了“未來的奴隸”。當下成為了以後目標的過渡,總在為了完成目標忙碌奔波,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現在的苦,幸福感卻縹緲在遙遠的未來。

所有抉擇人生的關鍵點都在於:遵循自己的幸福觀

只有在梳理找到自己的幸福觀後,我們才可以更清晰地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也可以在讓人糾結的抉擇中,做出不會後悔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