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斷親潮”盛行,是年輕一代的冷漠還是傳統家庭模式的崩塌?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總是非常微妙,我們可以憑藉血緣關係擁有許多親人,也可以和一個毫無血緣關係的陌生人組建出新的家庭。

社會學家認為一個人的這兩種狀態,都是社會屬性在生活中的具體展現。

前一種形式藉助血緣關係進行維持,適用的範圍更加廣泛。後一種形式則建立在親緣關係的基礎上。正是因為這兩種關係能夠共存且有序發展,我們的家庭模式才能長久的執行,並逐漸發展出一個巨大的宗族。

當然這兩種關係的發展也會受到時代的影響。我們都知道社會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利益紛爭,每個人都更傾向於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戰。之前資訊交流和交通都不發達,人們一生都很難離開生養自己的那片土地。

90後“斷親潮”盛行,是年輕一代的冷漠還是傳統家庭模式的崩塌?

想要在當地長久的立足,獲得更多用來謀生的資源,在需要家庭成員之間互幫互助。可到了現代社會,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這句話就顯得有些過時了。

現代年輕人對於親緣或親密關係的重視程度遠不如前,甚至在90後身上出現了非常明顯的斷親潮。

斷親潮

簡單來說就是

90

後們不會再像自己的祖輩那樣,過分重視鄰里溝通和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他們更傾向於自己一個人生活。

這種觀念的興起,將會對我國維持了幾千年的傳統家庭模式,形成巨大沖擊。

或許有很多人第

1

次聽到斷親這個詞時會覺得難以接受,但實際上這種現象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這個詞彙用於形容親屬之間越來越冷淡的親情關係,是對當代社會現象的高度概括總結。

90後“斷親潮”盛行,是年輕一代的冷漠還是傳統家庭模式的崩塌?

這批

90

後們已經逐漸長大,成為社會工作和生活的中堅力量。可他們卻不會像之前那樣,每到節假日便和其他親戚朋友發訊息問候,互相贈送禮物或是上門拜訪。心理學家對此分析說,這是因為

90後們從小在特殊的環境中長大,因此對血緣關係有著更加獨特的定義

90

後們降生在獨生子女政策盛行的這個關鍵節點上,這些人從小自己長大,從未體會過多子女家庭的氛圍。他們早已經

習慣了一個人生活玩樂的日子,對親情羈絆的需求相對較少,不會像他們的家長那樣,有太過深

刻的執念。

失去了可以互相談心的兄弟姐妹後,

90後們更傾向於拓展自己的人脈關係,結交各種各樣的朋友

。因此在長大成人後,即使他們遇到了精神和物質方面的問題,

90

後也會首先選擇向自己信賴的同學和朋友求助。

90後“斷親潮”盛行,是年輕一代的冷漠還是傳統家庭模式的崩塌?

他們看來無論是親人還是父母,都和自己存在著無法跨越的代溝。

可以說這代人的斷親觀念,早在童年時期就已經產生了。這並不能完全怪罪於

90

後,而是時代飛速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可惜上一代人不能理解這一切,只是不斷吐槽

90

後們忘恩負義。

思想和觀念發生衝擊

年輕人總是為大眾留下喜歡彰顯個性的第一印象,他們不願意聽從父母的嘮叨,甚至認為父母說的大道理全都是思想糟粕,沒有任何可取之處。

兩種不同時代的思想和觀念發生衝擊,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90後和親人之間的關係。

心理學領域將這種衝突稱為代際衝突,它一直存在於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中,只是在近代社會得以凸顯。可以肯定的是,

現在社會的發展節奏會越來越快,形成代際衝突的因素也日漸增多

,我們只能嘗試學會如何與代際衝突和平相處。

90後“斷親潮”盛行,是年輕一代的冷漠還是傳統家庭模式的崩塌?

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最早提出了代溝這個詞,他認為年輕人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是完全割裂的,幾乎無法正常交流。

畢竟每個人的思想都會受到自己成長環境的影響,在不同時代背景下長大的兩代人,自然會存在各個方面的思想衝突。

年長者的階級觀念比較濃重,他們總是喜歡用自己長輩的身份壓制別人,要求年輕人順從自己的價值觀念。可以

90

後為首的這一批年輕人恰好生活在思想相對開放的新世界,他們厭惡這種對某人馬首是瞻的服從習慣,因此會產生相當強烈的反抗心理。

西方的平等觀念傳入中國後,年輕人更加厭惡所謂的尊卑之舉。他們認為遇事應該幫理不幫親,而不是要求自己盲目聽從某個長輩的安排。

這種思想上的衝突不僅反映在生活中,也會體現在對人生和世界的觀念、對個人事業發展的安排上。

90後“斷親潮”盛行,是年輕一代的冷漠還是傳統家庭模式的崩塌?

對於自我意識強烈的

90

後來說,他們並不願意做一成不變的工作,更願意去追求自己生命中的更多可能性。

在人際關係方面,習慣了獨來獨往的90後也不喜歡隨時麻煩別人,更別說定期和代溝強烈的長輩互相來往了。

想要改變

90

後斷親的思想,恐怕還是要從最根源的問題入手,解決兩代人之間的認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