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讓情緒變“遲鈍”,這一點真的很管用

朋友在和我聊天時,突然安慰起我來,我暫且把它當做安慰:你別灰心,講得很好,最後的結果我也很驚訝,一直想和你說來著,最近實在太忙了,老是忘記。

我當時還沒有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後來想了想,說的應該是前段時間參加的那個比賽,她也在場,並且是負責人。

學會讓情緒變“遲鈍”,這一點真的很管用

我連忙說道:哦,你是說那個比賽吧,這沒什麼,雖然有點遺憾,但我心理承受能力還沒有那麼脆弱呢,你不說我都忘記了。

看見我沒有任何影響的情況下,朋友似乎才放下心中的那塊石頭,並帶有一絲驚訝地說:哈哈哈,那就好,那就好。還連擊了三個點讚的表情。

我自己也沒有意識到,從什麼時候起,對於生活中的瑣事,越來越能夠心平氣和的對待,甚至大多數時候表現出一種處事不驚的態度。

說回安慰,就是前段時間參加的一個演講比賽,整個過程下來,自己還是比較滿意的,所以本以為可以輕而易舉拿個獎的我,看到結果卻是最後一名。

其實結果剛公佈出來的時候,心裡五味雜陳,也難免有些失落,畢竟想想自己那段時間,也是做了許久準備的,但是結果已成定局,況且其他人也都很優秀,那這個結果自然有他的道理,就當做積累經驗嘛。

經過這樣一系列換位思考,總結之後,就沒有對自己得了個最後一名而耿耿於懷。與我本人而言,深有體會的是,參加的活動多了,這種類似的情況就都會慢慢適應並且趨於習慣了,所以不存在灰心這一說。

學會讓情緒變“遲鈍”,這一點真的很管用

前幾天讀到一個小故事,有人將18歲的朋友圈與28歲的朋友圈做比較,得出的一個結論是:

28歲時的情緒變得“遲鈍”了。

18歲的朋友圈裡面,很“簡單”,任何開心的際遇,或者不順心的小事,都一一躺在朋友圈的頁面。

28歲的朋友圈裡,更“簡單”,就算設定了半年可見,可能也只會看見一條灰色的線條,幾乎是靜態。

或許,真正做比較的不是兩個時間段的朋友圈,而是這兩個時間的人,以及這兩個時間段人們對待事情的態度和處事的方法吧。

28歲時,看世界的方式像是開啟了柔光特效,所見所聞都不再那麼鋒利和刺眼。心態平和了許多,對小痛小癢的事情,很難再產生激烈的反應。

28歲時,對疼痛不再那麼敏感,理智會不停地告訴自己,生活還是要好好繼續。十年時間的成長與磨礪,讓我們的心境變得平和了許多。

學會讓情緒變“遲鈍”,這一點真的很管用

我們說不清到底是哪一天開始有這樣的轉變,也許是在不知不覺中鍛煉出了成熟堅韌的心性。

在我們發現生活本是褶皺的那一刻起,也就不再期待前面的道路有多平坦。

提起“遲鈍”這個詞,人們都會覺得他帶著否定和貶義的意思。但現在我覺得具備不為小事動搖的鈍感力,也不失為一種才能。遲鈍意味著,我們還沒被現實消磨到麻木,我們只是在現實生活中摸索出了,一種更容易獲得幸福感的處事方式。

也可以理解為一種自我保護能力,他雖沒有強大到可以戰勝巨大的困難,但起碼能保護自己,不被一些小事壓垮。

留在最後的話:

掌舵人生大方向不出錯已經很不容易了,別讓那些放到人生長河裡無足輕重的小風浪,影響沿途的風景和自己看風景的心情。

學會讓情緒變“遲鈍”,這一點真的很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