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稜角的善良才是真善良

當一個人飢寒交迫的時候,你給他一碗米,就是解決了他的大問題,他會感恩不盡。

但是,你如果不斷地施捨,他就會覺得理所當然了。

一碗米養個恩人,一斗米養個仇人。

《世說新語》賢媛篇裡有這樣一則故事:三國時,吳國有個叫趙姬的女人,閨女出嫁前,她說“到了婆家,你可千萬不要做好事喲。”閨女不解地問母親:“您不讓我做好事,那我可以做壞事嗎?”母親立刻正色道:“好事都不能做,更何況是壞事!”

有稜角的善良才是真善良

餘嘉錫在其《世說新語箋疏》中為趙姬的話語心生感慨,他說:“蓋古之教女者之意,特不願其遇事表暴,斤斤於為善之名,以招人之嫉妒,而非禁之使不為善也。”

生活裡常有這樣的事,第一次為一個人提供幫助時,他會對你心存感激,第二次他的感恩心理就會淡化,到了N次以後,他簡直就理直氣壯地認為這都是應該為他做的,甚至當沒有了這種幫助時,他會對施助者心存怨恨。

羅素說過:“在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善良是一種美德,但如果善良過了頭,也會成為一場災難。

生活中,並不是人人都懂得知恩圖報。

你以為自己的善良和忍讓能換來對方的愧疚與感激。

殊不知,一味地付討好出,只會餵飽那些沒有良心的人。

甚至,你若好到毫無保留,他就敢壞到肆無忌憚。

心太軟,被當成軟柿子捏。

心眼好,被當成缺心眼看。

有稜角的善良才是真善良

好說話,被當成沒脾氣對待。

正如《奇葩說》裡所講:“善良是很珍貴的,但善良沒有長出牙齒來,那就是軟弱。”

而軟弱的後果,就是一旦有一天,你撐不住了,要倒下了,那些被你“慣”壞了的人不僅不會伸出援手,反而扭頭把你推入深淵。

孟子有云:“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知其可為而為之,知其不可為而不為。”

玫瑰只有帶刺,才不會被隨意蹂躪。

做人亦是如此。

善良是一種珍貴的品質,但不是義務。

與人為善的前提,是先辨清善惡,認清自己的能力所及。

身上可以有刺,但眼裡依然有光。

對你好的人,要用心對待,對你不好的人,儘早遠離。

你對我無情,我何必有義;你對我算計,我何必繼續。

有稜角的善良才是真善良

善良只有給了對的人,才能換回感恩;

真心只有給了對的人,才不叫錯付。

有稜角的善良才是真善良,沒有鋒芒、沒有稜角的人,是很難在這個粗鄙的世界走得更遠。

電影《教父》中說:“沒有邊界的心軟,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毫無原則的仁慈,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

顧城在《玫瑰》這首詩中寫道: “玫瑰佩戴著銳刺,並沒有因此變為荊棘,它只是保衛自己的春華,不被野獸們蹂躪。”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是終於拋棄別人眼中最糟糕的樣子,開始稜角分明地活著。

往後餘生,願你守住原則,不失善良;身上有刺,眼中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