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何以觀自在,外境和內境的模糊不清

《心經》:何以觀自在,外境和內境的模糊不清

人心的複雜,有令人感到驚訝的時候;人心的深邃,有令人感到驚訝的時候!世界也許真的再沒有比人心更難以琢磨、更矛盾的事物了。它與生俱來的直覺,使人能與天地合其德;它孕育的慾望,又能使人因孤獨而自失……

造就人性,違揹人性;貪婪和虛偽是它,寬容和溫情也是它。人們時常駕馭不了自己的心,雖然人們不假思索,理所當然地會認為是“我想要”,是自主的意願控御著自己的心,但常常因為自以為是而剛愎自用的時候,也許,事實正好相反:是人們的心主導著人們。

《心經》:何以觀自在,外境和內境的模糊不清

在生活中很少有人關心到底是心主導著意,還是意主導著心。通常人們習慣於“心”與“靈”同稱,於是有了“心靈”一詞。事實也許是:當人們因為心有靈而更多的從褒義的一面去理解,從而不自覺高估了人性靈明覺知的能力時,心的靈卻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現參差不齊,在同一個人身上,在不同的時間和狀態下恐怕也是起伏不定,甚至在很多時候都處於休眠狀態。

心為五官之君,一切由感官得自於外在的資訊首先便直觀地傳輸給心,再由心作出整合和第一反應的初級判斷——人們稱之為感受。單以這一感受論起就非常難以琢磨。

首先,不得不提到基因遺傳。涉及到生物演化過程中的基因記憶,也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特徵。造就了人的天性,有關人的一切都以此為基礎。

《心經》:何以觀自在,外境和內境的模糊不清

其次,便是後天出身以後,從嬰兒時開始,日常生活的習染不自覺地侵入人的思維構建之中,尤其是早年幼兒沒有記憶時所接受的沒有形成記憶的資訊反而更深刻地融入了人們的血液中,幾乎成了另一種天性。

再次,就是後天有意識的趨同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的培養,這當中既有人們祖先的生活經驗的積累;集體生活的社會規範和評價體系的規導;人的高階精神和審美追求的需要等等,也同樣流淌在人的血液裡,由人心不停吞吐迴圈。

人有理智,懂得勞動獲取物資;會使用工具,並善於發明工具;人有語言;人有崇高的信仰和審美。總之,人能把自在之物轉化為為“我”之物,賦予物件以社會屬性和精神的光輝。

《心經》:何以觀自在,外境和內境的模糊不清

上述所有的特點是否可以說明人心具備的“靈”,或者恰恰相反,正是心靈在自覺、不自覺的後天構建裡“自失”或被矇蔽的過程?“得”與“失”看起來毋庸置疑地展開為同一個過程!

“觀自在”,何為自在?以什麼觀?在個體不可避免地被社會生活淹沒之後,從出生開始就受各種外在事物(色)侵擾,引起了“受、想、行、識”的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人們無法真正明確地區分什麼是“外境”和哪些是“內境”。

這就直接導致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那就是:自省這件事對人們來說真的是十分困難,因此需要運用大智慧。

《心經》:何以觀自在,外境和內境的模糊不清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以一種直觀的形式,表述了一種本是難以言表的,不可思議的靈明覺知,似乎不是源自於人心的“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