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光》:這裡有66個抑鬱症康復者

《黑暗中的光》:這裡有66個抑鬱症康復者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很特別的群體。

他們平凡而英勇,內心敏感卻表面平靜,尋常卻又帶點神秘。

他們跟你我一樣有著普通的面孔、跟你我一樣過有壓力、有煩悶卻又有幸福、有希望的生活。

他們遍佈在社會的各個階層、各個職位、各個角落,企業家,銀行職員,老師,學生,售貨員、民工、家庭主婦……

他們很普通。至少在外人看來,就是如此。

但是,如果你是他們最親近的家人、最信任的朋友、最親密的夥伴,甚至,如果你就是他們中的一員,你會知道,在他們有幸得以如此“尋常”的生活之前,曾經在黑暗中跟一個可怕的魔鬼做過怎樣的較量。

這個魔鬼,叫做抑鬱症;而這群人,就是從抑鬱症中康復的人。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資料顯示,全球約有3。5億抑鬱症患者。

2019年最新資料顯示,我國抑鬱障礙終身患病率達6。9%,估算約有9500萬患者。

這也就意味著,每15個人中,可能就有1個是抑鬱症患者。

《黑暗中的光》:這裡有66個抑鬱症康復者

而抑鬱症的症狀,不僅僅是情緒上的”一場感冒”,更是身心的一場巨大浩劫:

“整個人都失去了活下去的動力,不能工作,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健身,也不想吃東西,對任何感興趣的東西都失去了興趣,也睡不著,了無生趣。”

甚至,抑鬱症還是一個極度陰險狡詐的騙子:

它拿走你的勇氣和才智,過分誇大生活的難度,加深你內心的黑暗,不斷試圖扭曲事實;

它用最可怕的謊言、仇恨、責難來唾罵你,讓你神經上極端痛苦,好像只有自殺才能解脫。

這些都是本書的編輯之一詹姆斯維西的親身經歷,他自述說:

“去年我還在一家大型的慈善機構做培訓師,教授自殺預防,而現在我卻要接受每隔15分鐘的自殺監視。”

真正經歷過黑暗的人才只能在絕望中掙扎是怎樣的滋味,所以他說,我想要編輯這樣一本書:

如果那些正在康復的人寫信給那些正受抑鬱之苦的人,會發生什麼呢?

如果這些人讀到抑鬱症是可以康復的,結果會怎麼樣呢?

如果這些信點燃了希望之光呢?如果這些信幫助患者明白了他們並不孤單呢?

《黑暗中的光》:這裡有66個抑鬱症康復者

法國作家大仲馬在其創作的著名長篇小說《基督山伯爵》中,用這樣一句話放在了全書的結尾:

人類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這兩個詞當中——等待和希望!

而我以為,這兩個詞其實也是這本《黑暗中的光》的核心——66名抑鬱症康復者的信件,詹姆斯維西的精心編纂,其中就是想告訴所有深陷抑鬱症魔沼的人:

相信我,你並不孤獨,你所承受的每一種痛苦都有人曾經歷過;

相信我,抑鬱症是可以康復的,我們就是最好的證明。

所以,雖然這本《黑暗中的光》編輯的初衷,是為了給予抑鬱症患者更多希望和信心,但是它卻並非只適合抑鬱症患者去讀。

如果你也時不時感受巨大的壓力和痛苦、時不時心生彷徨但又沒有完全絕望;

如果你身邊有家人、朋友、同事對生活失去了熱情與希望;

如果你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可以幫助他人走出黑暗的人,那麼這本書,你都適合去認真的讀。

《黑暗中的光》:這裡有66個抑鬱症康復者

66個抑鬱康復者的所講述的故事,都是基於個人最真實最細節的人生經歷。

有人說,我太知道那種感覺了:

“每走一步都很痛苦,每口飯都像沒有煮熟,每句話都懶得開口,每一個短暫的時刻都是那麼難熬”;

有人坦白自己的愚昧:

“就在不遠的過去,我還是那些人中的一員,他們不相信有抑鬱症這種東西,不相信抑鬱症患者都很憂傷,以為這只是無能者的懦弱表現和逃避藉口”。

有人承認自己的絕望:

”人們竟然還問你這樣的問題,這說明他們根本不知道你在哪兒……這個地方對我們而言,既真實又殘酷,可惜那些最想幫助我們的人卻看不見。”

也有人講述了自己對人生的反思:

“抑鬱症改變了我對自己,對他人的態度,也改變了我與家人、朋友和世人的關係。

為了走出這個世界,我嘗試過很多方法,現在還在摸索中……我想用三個字總結從生活中學到的一切:keeping on going (向前走)。”

而最多的,則是這一群從黑暗中穿過的勇士帶來的康復經驗:

儘管每個人的經驗都具有明顯的個體差異性,儘管有些經驗中並不是對每個人都適合;

但是不管怎樣,他們都能給我們帶來信心,猶如黑暗中的一束光,看見它,就知道前方一定會有光明。

——聽我說:

你已經堅持到了今天,應該為此感到自豪……數以百萬計的人都患有相同的疾病……

只要熬到明天,每一天都會證明你有超乎想象的力量和勇氣。

——康復是督促自己與對自己有耐心、自我激勵和自我憐憫之間的平衡……康復需要耐心。

——我不知道你爬出井底的梯子會是哪一種,可以是朋友的溫暖、心理輔導,也可以是時間、藥物。

我用過很多辦法,犯病時就分別試試……總有一個適合你。

——每一步在治療中都很重要、很關鍵,即便簡單如洗澡、散步、做飯甚至倒垃圾。

積少成多就會發生變化……突然有一天你發現自己在車上唱起了一首你喜歡的歌……你也踏上了康復之路。

……

……

《黑暗中的光》:這裡有66個抑鬱症康復者

沒有哪一本治療抑鬱症的書籍可以如此細膩而又溫情。

曾有人說,這世上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感同身受”,因為沒有哪兩個人可以真正處於完全相同的困境。

而這本《黑暗中的光》,卻打破了這種說法:

有的,因為你的每一種自我懷疑,每一次不知所措,每一場絕望哭泣,每一個在無助中睜著眼睛等來的天明,都曾有人經歷。

它沒有專業晦澀的術語,沒有冰冷的資料與理性的指標,沒有空洞的說教以及蒼白同情。

從這裡發出的每一束光都來自於一個個活生生的案例,它只是在用真實去喚醒你內心的力量與希望,而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事實上,這本書存在的意義還不盡於此:

這不單是一本能給別人帶希望的書,也是一本救贖自己的書。

《黑暗中的光》:這裡有66個抑鬱症康復者

本書的另一位編輯奧利維亞薩根認為,

“書信本身具有治療價值與情感宣洩作用,尤其在個體自覺生活失控時。

透過寫信告別過去,抵禦不幸,找回完整的或者部分的自我,踏上新徵程,這是我們的權益”。

所以,書信寫作,尤其是“不為了討好任何人”的寫作,透過“還原真相”、“去重構我們的故事”而進行的寫作,已成為心理學敘述療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就意味著書寫本書的66位抑鬱康復者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在幫助自己。

那麼,從抑鬱症中康復是不是就意味著痊癒?

這本《黑暗中的光》給出了理性客觀卻又殘酷的回答:

康復不同於“痊癒”,康復就是試著與抑鬱症共處,試著賦予我們的所作所為以意義,試著看好明天,試著去工作……試著儘自己所能的做好最好。

我們可以被打敗,但是不能被打到。

帶著問題去生活,這個問題或許是抑鬱症,或許是其他疾病,或許是貧窮,或許是原生家庭缺陷,或許是我們性格上的致命短板……

但是不管怎麼樣,努力走下去,keep on going , 這就是生活的意義。

我以為,這是這本書最終想傳達的道理。

《黑暗中的光》:這裡有66個抑鬱症康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