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論:社交中,聽得懂話的重要性

人是群居動物。

所以,社交或是說人情世故也就隨著而來。

而這一篇所書寫的主題便是“人情世故中的一些言語技巧”。

——題記

小論:社交中,聽得懂話的重要性

提筆的時候,在想。

儘管在很多時候,有很多人都會覺得:“人情世故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糟糠,而且現在的人情淡薄,一切都是向錢向利看齊,談這些還有什麼用呢?”

但我卻一直覺得,存在便有其道理。

如同太極分陰陽,人情世故既然有壞的一面,那必然也會擁有好的一面。

所以,我們也不能因為壞的存在,或是說還沒有看到好的一面便完全否定“它”所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雖然從某個角度來說,人情世故這件事確實費人精力也考人心神。

可是,若然缺乏了人情世故來充當社交中的潤滑劑,那試想一下,大家直來直往,有稜有角,那這樣的一個圈子,很有可能會因為內部件之間的運轉所產生的磨損太過嚴重而報廢。

畢竟,沒有迴旋的餘地,開口非生即死,那這樣的一種運轉模式,久了,誰都受不了的,更別談是其餘的了。

小論:社交中,聽得懂話的重要性

昨天同老友出去了會兒。

後來,因為有些事情,於是只能勞累老友小等了一會。

剛好兩人也是閒著無事,便隨口談及到一件較為困境到他的事情。

他說,前段時間請了個對他事業能起到幫助作用的人去吃飯。

本來想借這一頓飯,好讓彼此拉近點關係,以及看看能否加深對方對自己的印象,好讓自己的事情能得到更好的開展。

結果一頓飯下來,沒得到個好處不說,反而被對方給訓了自己幾句。

瞄了他一眼,問道:“怎麼,這次沒讓你家長輩陪著你去。”

老友白了我一眼,道:“吃個飯而已,至於嗎?”

當即皺眉,反問道:“你覺得只是吃個飯而已嗎?”

老友頓時有些發愣了。

搖了搖頭,又道:“從我個人的角度上來說,當一個人肯接受你個人的邀請之時,這往往代表著他對你,或是說對你當下要辦的那一件事情有一定的興趣,所以他才會接受你的邀請。

但你最後之所以會落個被人訓的結果。

那也可能是在你們相處的過程中,對方給了提示或是說暗示,但你卻沒有接住,或是說你忽略了。

於是,反而讓到對方覺得你這人情商低,不會來事。

自然也就被訓了。”

小論:社交中,聽得懂話的重要性

老友愕然,半晌,才苦笑道:“沒那麼嚴重吧!”

聳肩,道:“這不好說,得看實際情況。”

老友問道:“比如?”

瞧了他一眼,想了想,道:“這樣吧!我給幾個例子,你自己看看是否犯了。比如當你打聽事情的時候,他是明確表明拒絕,還是不確定性拒絕,這是有區別的。

諸如:“喔,這件事情,沒法辦!”這就是明確的,也就是說你不用再問了,問了也沒用。

“喔!這件事情啊!很難辦。”那這就是不確定性的,潛意識也可以說,這件事情還是有操作空間的。

還有,如是當時的對方是沉默的話,那往往也不是對方不懂得如何迴應。

而是在給你緩衝,或是說加籌碼的空間。

畢竟,有些事情啊!

直接答應了你,那他吃虧。

可若是直接拒絕的話,卻又會傷了彼此的和氣。

所以,對方的沉默就是看你會不會做事,能不能給出一個讓他心動的代價。

從而決定下他接下來的應對了。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但這些都得通過當時的一些相應的細節來做判斷了。”

小論:社交中,聽得懂話的重要性

朋友有些無奈,道:“你說,直白點不好嗎?搞這麼複雜幹嘛!”

聳聳肩,道:“這東西在很多時候就像是談判,不是說要分個你死我活。

而是將其控制在一個可控的範圍之內。也不過多傷了彼此的和氣,同時也不讓自己吃虧。

末了,還能把事情給辦了的一種做法。”

書寫完這一段回憶的時候,在想:“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社會現實,人情淡薄。

卻忽略了,或許,在當時的過程當中人家可能是想幫的。但你卻忽視了。

或是說,人家其實是給過你機會了。

只是,你不懂,作死了!”

又想:“這世間,誰敢說無私,沒有一點個人的想法。

而人情世故的魅力之所以迷人,或許就是因為“它”的存在,能更好起到相應協調和溝通的作用。

從而才為人所迷戀吧!”

……

篇外文:本文只是隨筆所編,只可觀賞,卻不可當真!

注:圖片皆來自網路,與正文無關!

文: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