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不幸都是自己的選擇?

各位書友好,今天我們開始共讀《被討厭的勇氣》,本書一共五個章節,用逐漸遞進式的結構為我們闡述不幸從何而來,如何走出眼前困境以及如何更好地生活。

生活中我們口口聲聲地喊著愛自己,但真正能坦然回答喜歡自己的人卻沒有幾個。

所以請帶著以下問題完成今日的領讀:

你相信自己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嗎?你害怕和別人產生衝突嗎?

01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心理創傷只是一個藉口。這是極具挑戰的一句話,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他指出任何創傷經歷都決定不了我們成功或者失敗,是我們對此賦予什麼樣的意義,才決定了我們的生活。

瑪雅安吉利有著不幸的過去,八歲時曾被媽媽的男朋友強姦,而作為一個黑人,她長期飽受種族歧視,一度到了失語的地步,後來在別人的鼓勵下才找回對錶達的信任。

她後來結識了馬丁·路德·金併成為好朋友,和他一起組織一場遊行,可是金卻在遊行剛剛開始,安吉利生日當天被暗殺,她再度陷入絕望。

一切不幸都是自己的選擇?

她遭受了常人所不能接受的痛,而且是身心折磨,可是她不曾因此而沉寂下去,她選擇直面創傷。就在隔年發表了自傳《我知道籠中的鳥兒為何歌唱》,以此名揚世界,成為一個時代的發聲品。

她在克林頓總統演說上朗誦詩歌,成為享此榮譽的非裔第一人,85歲高齡依然出版第七本自傳,這就是她面對創傷的選擇。

所以,阿德勒認為創傷只是藉口,人生的選擇從來不是外界賦予,是自己。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創傷的確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重大,只是我們需要拼盡全力地克服。在這個過程中也難免會慣性做出一些不夠好的事,取得不理想的效果,比如不知為何就出現暴怒等情緒,那又是為什麼呢?

02

其實,所謂我們控制不了的情緒,也只是我們要達到某種目的一種手段,作者更是直白地說憤怒都是捏造出來的。

比如書中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個媽媽和女兒大聲爭吵,最激烈的時候,電話響了,媽媽看了一眼手機,是老師的電話,立馬語氣平和地聊天,似乎剛剛什麼都沒有發生。

但是掛完電話,立馬勃然大怒,兩人互不相讓地爭吵。彬彬有禮的成年女性和怒不可遏的母親形象不過就是短短几分鐘,難道這真的是我們所說的“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嗎?”,很顯然並不是,這樣看來,情緒的確就是一種“手段”而已。

她大發雷霆也不過就是要震懾住女兒,讓她乖乖聽自己的話,女兒極力反駁,也不過就是想要媽媽聽聽自己的聲音。

一切不幸都是自己的選擇?

你是不是在生活中,也時常這樣“控制不住”地去應對那些你看不慣的事情呢?

我們都想成為被認可的那個人,工作如此,家庭如此,但是我們必須深信不疑的是我們無法改變任何人,除了自己。用不合適的應對只會兩敗俱傷而於事無補,你可以想想看,當領導或者長輩用權威壓制你的想法後,你會心甘情願地執行嗎?其實大部分人採用的是默默地對抗。

那既然達不到好的結果,我們為何還要採取這樣違背初衷的應對呢?這正是不幸的根源。

03

你認為的“不幸”其實對你自身而言是一種善,姑且不說永久,起碼可以給你暫時的安慰。

就像我們預告中說的那個臉紅恐懼症女孩,因為這個藉口,她可以不去冒表白的險。她甚至有一種念頭:“沒有得到他,是因為這個症狀,只要症狀好了,我就可以擁有那個心儀的男孩”,這樣看起來就是一種看似善意的自我麻醉。

所以她求助老者時,老者沒有認可這個標籤,而是從另一個角度讓其接受現在的自己,去建立向前邁進的勇氣。

一切不幸都是自己的選擇?

後來女孩與朋友一起與男孩出去玩,竟然被男孩告白了,後來的結果無從而知,但起碼可以驗證讓她和男孩無法走在一起是因為自己有臉紅恐懼症這一論調是錯誤的。

那麼,我們需要思考一下:為什麼我們常常只看得到自己的缺點,說出“我不行、我不能、我不會”呢?看起來那麼討厭自己,背後不過就是我們太害怕被他人討厭、害怕在人際關係中受傷。

只要把自己定義為一個“不好”的人,就可以像小烏龜那樣躲在殼裡,看起來似乎沒有傷害,其實慢慢就會蔓延到其他事情,到最後就會認定自己有一個失敗的人生,因為從來不曾真實看到內心的渴望併為此去努力。

所以,我們要尋求自我解放,走出自己那空中樓閣般的舒適區,鍛鍊可能被人討厭的勇氣。

今天,我們一起解讀了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慣性模式,也就是我們常用的“藉口”。比如歸因於外界的不好,歸因自己某一個缺點,看起來好像外界不友好,自己也很無能為力,其實那是我們給自己選擇的“不幸”。

明天的共讀將告訴你如何擁有我們都期待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