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社交壁壘的一些小技巧,你學會了嗎?

作為一個比較內向的人,當然是有很多好處了,因為我就是這個

內向

的人。比如,不會到處湊熱鬧,可以安靜地讀書;當有人難過時,可以做一個很好的聽眾;對各種情緒都很敏感,容易察覺到別人的不開心、焦慮,更容易理解他人……雖然好處很多,但要說到內向性格的弊端,也是說不完的。其中,最明顯的就是

不知道在什麼場合該說什麼話

?簡稱“嘴笨”。

因為這樣“體質”的人,常常會成為話題終結者,當遇到長久不見或新認識的朋友時,也會尷尬地不知道說點什麼……而每次想向前邁一步,改變一下現狀時,又會因為不知道怎麼做更為得體、合適,想想“

如果做得不好,那還不如不做

”,結果就這樣不了了之,一拖再拖。

翻開

《得體》

這本書,有種如獲至寶的感覺!書中描述了

13個不同情景

,包括打破隔閡、表示感謝、送禮物、約定等,讓像我一樣的人,不用再因為不知道怎麼做、不知道說什麼而犯難了。

打破社交壁壘的一些小技巧,你學會了嗎?

與一般的作者不同,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組織,叫

日本無微不至調查委員會

,這個組織很有特點,它以研究如何給他人帶來更無微不至的關懷為宗旨,而本書也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創作的。

所以,不管你是內向,還是社恐,或者是初入社會的新人,都能透過一點點的改變,

打破人際關係壁壘

,成為一個體貼而又得體的人。那麼,如何解決具體的問題呢?

一、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我們會因為

陌生、緊張或害怕

,而不知道說什麼好?這種情況下,最快的解決辦法就是

說出自己當時的真實情緒

。比如,在自己緊張的時候,說一句“

我有點緊張

”。坦率的表達會很好地緩和氣氛,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真誠。

打破社交壁壘的一些小技巧,你學會了嗎?

如果還是不知道如何進行下一步的對話,在《得體》中,作者為我們提供了一些

可參考的話題

(一)

稱讚對方的魅力

,越具體越好,可以找個參照物。比如,你的鼻子很有特點,有點像那個外國明星;

(二)以對方的

名字

展開討論;

(三)如果時間允許,最好事先做點功課,瞭解一下對方的性格、喜好等,以此為基礎,更容易變得有話可聊;

(四)講述

自己的經歷、興趣

,嘗試尋找共同話題……

***作者特意提示:如果對方是年長的人,可以嘗試從“

提問

”開始。

二、怎麼表示感謝更妥帖?

生活中有個奇怪的現象,不知道你是否經歷過?同樣是表示感謝,有的人能說得很漂亮,讓對方很高興,而有的人,

不僅不能讓人高興,甚至無法準確表達感激之情

。這是我們不會說話?還是有其他原因呢?

對此,書中提供了一個秘訣:

比起乾巴巴的“謝謝”,要學會以對方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表示感謝

比如,在感謝的基礎上

加上自己的心情

——“謝謝你送我的禮物,我太高興了!”或者

用很具體的描述,代替

程式化的感謝——“謝謝你送我《得體》這本書,我最近正想讀一讀溝通方面的書呢!”

打破社交壁壘的一些小技巧,你學會了嗎?

除了這些,我們還可以嘗試

曬“感謝”、寫感謝信並回贈禮物

……不管以哪種方法,不管我們是否能做得好,都要學會感謝別人的饋贈,這不僅僅可以協調與他人的關係,同時也會增強幸福感。

三、不諂媚,不勉強,不糾結

書中講了很多生活中與人交往的細節,那到底什麼才算是“

得體

”呢?是大家閨秀、謙謙君子?還是禮賢下士、包容他人?又或者是婉約大氣、氣蓋山河……我覺得這些都稱不上是

最上乘的得體

真正意義上的得體,應該是如作者所說的:“不

諂媚,不勉強,不糾結

。”是在做自己的基礎上,與人為善,表現出無微不至的關懷,以此來獲得更多的快樂和喜悅!

在讀完《得體》,我發現:我們不是不會說話,也不是不懂得說話技巧,而是

不願意表達自己的內心

。可人與人的交往與其說是溝通、關係,不如說是“

交心

”。所以,當我們準備好敞開心扉時,才能更加無微不至的,給別人和自己更多的愛和關懷,而這才是這本書想要傳達給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