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總有些不如願的事情

人生,總有一些不以意志為轉移的殘缺,總有一些不能如願的事情;努力過,,順勢了,就會快樂。

生命,總有無法修復的缺陷,無法完成的事情,無法佔有的情感,無法實現的目標,看淡了,才會快樂。

人生總有些不如願的事情

01、《易經》告訴我們,人的一生和自然規律一樣,是變化的,把握變化的唯一辦法是“是自強不息”。

一部《易經》,把自然變化的規律,分為64種卦象,但核心就是,“易”,是變化的意思,“天行健”,就是天體不斷地運動和變化的。

“君子自強不息”,說的是人生要在變化中求得相對的“平衡”,達到比較理想的人生狀態,但這種自強的努力,必須順應變化的規律。

家庭出身,是上天決定的改變不了,但你可以順勢而為取得成功。

古今中外,人生順勢而為的人很多,比如,在中國畫壇享受盛名的齊白石,他從小家境貧寒世代務農,12歲學木匠,15歲學雕花木工,27歲才開始學畫,如果他認命也就是個木匠。

但56歲時,他開始突破自己,轉變畫風,順勢而為,才成為聲名海內外的畫壇大師,成為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1957年,成為北京中國畫院名譽院長,卒年95歲。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家貧沒有讀過書,曾放過牛,做過小沙彌,經過自身的順勢而為努力,建立了明朝;《離騷》的作者屈原,早年一心想做忠君報國的忠臣,但始終不得志,是在流放江南後才寫《離騷》而流芳千古。

容顏,是天生的改變不了,但你可以透過氣質、品德的修養,改變自己。

晏子:春秋時期的政治家,身材矮小,其貌不揚,他出使鄰國時,遭人嘲笑侮辱,但他憑自己的智慧,維護了國家尊嚴,記錄他言行的《燕子春秋》在中國哲學史上成為一大亮點。

左思:西晉詩人,從小身材矮小,貌不驚人,說話結巴,而且是一副痴呆的樣子,因為從小受鄙視,發憤讀書,十年時間寫成《三都賦》名聲大噪,世人一睹為快,造成了洛陽紙貴的局面。

李賀:唐代和李白、李商隱齊名的著名詩人,他長相奇醜,骨瘦如柴,一字眉,長指爪,被人稱為“詩鬼”,但他詩想象豐富,奇驥詭異,成為繼屈原、李白之後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

人生總有些不如願的事情

02、《易經》告訴我們,人生會有無法完成的事情,看淡人生的不圓滿。

按照《易經》的說法,人生凡事都不能“大滿”,滿則招損;人生也不能“太盛”,盛極必衰;花未全開,月未全圓,事不求全,才是最好的狀態。

人生,慎思慎行,知足常樂,才是最好的人生善身快樂之道;《易經》說:“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真正有修養的人都懂得謙卑,任何不具備條件的事都不能強求。

范蠡功成身退,與西施泛舟西湖,就是為人不滿招損的佳話;但文種功高蓋主,被勾踐忌憚,慘遭橫禍;樂極生悲,物極必反,是《易經》反覆強調的。

曾國藩從普通的讀書人,一步一步成為清末名臣,這和他平時的謙虛性情修養有很大關係;他成名後,手握大權,他主動裁減湘軍,嚴格約束家人,從他的家書中就可以看到,在亂世之秋,他得以善終,就是他深諳事滿必損之道。

《易經》說:“水火未濟,物不可窮”,老子說:“大成若缺”,都是講的一個道理,不完滿才是真正意義的人生,如果追求圓滿,只能是自討苦吃。

《一代宗師》說:“人生無悔,都是賭氣的話,人生若沒有遺憾,那該多無趣啊!”;接受人生事情的不圓滿,是一種必然,也是一個人的境界。

人生總有些不如願的事情

03、《易經》告訴我們,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你是什麼層次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強求就是自我羞辱。

人生任何事情都不能強求,特別是感情上的事情,更不是能強求得到的;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人,沒有看清自己的地位層次,強求感情上的需求,苦了自己,損傷了別人自尊。

提升自己的品味,提高自己的層次,若是盛開的花,蝴蝶自然撲香而來;如果你有高尚的品德,聰明的才智,寬廣的胸懷,就會贏得他人感情的傾慕。

有一個青年人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我認為是在感情上的大度的說法:你在我就在,你要離去,我就成全,你不回頭,我不強挽留,不是不愛,只是不想一個人愛,你不懂得珍惜,我何必珍惜。

如果你不具備佔有一個人的感情,如果你要強求,就會出現這樣的尷尬局面,你總會伴隨著幾分脆弱和無奈,有時感情五彩斑斕,有時一閃而逝,就像黑夜的流星,一轉身,就會消失在茫茫夜空。

你喜歡的人,人家不一定喜歡你,你愛得死去活來,只能讓人家微微一笑;該放手的一定放手,感情求不來,只能是提高自己的層次,才能“舉案齊眉”!

人生總有些不如願的事情

作者:穗墨 與您在文字中相見 在閱讀中共勉 原創作品 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