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慾火而自焚

在儒家傳統的修身理論中,非常強調兩點:一是“慎”,一是“獨”。所謂“填”,就是要謹小慎微,用三國時期劉備的話說,是“勿以善小而家為,勿以愚小而為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就是要透過積累小事來磨練自己的意志,造就自己良好的品格。“獨”就是要人們在獨處的時候節制自己,不要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因為當大家在一起的時候,由於公眾的監督,人們不易做壞事,但當一個人單獨在一起的時候,私慾就容易萌動,就易於做壞事。所以,只要能把“慎”、“獨”兩點做好,就可以修成道德之身了!

但在中國的傳統中,人的公開的政治面目很難和人的私生活統一起來,於是就出現了這麼一句話:“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仁義道德”是喊給別人聽的,是叫別人做的,而 “男盜女娼”卻是自己真正想的,是自己要做的。所以,口號和實踐形成了嚴重的背離,久而久之,人們覺得這聽來十分美好的口號變得虛偽了,人們逐漸地變得不願意只聽你怎麼說,還要看看你怎麼做了。歸根結底,人們變得聰明起來了,用魯迅的話說,就是“我們不再受騙”。

言行不一,在中國古代史中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且不說封建帝王,就是一些所謂的功臣名相乃至賢人名士,如果把他們的私生活抖露出來,他們的形象也就立刻倒塌了。中國人在看某一個人的時候,往往把他看成完美的,在看到他的功業的時候,把他的私生活也看成是道德的。孰不知,中國人心目中的許多偶像其私生活實是穢亂不堪,但中國人為了自己的自尊,要極力保持其偶像的純潔性,對於他們齷齪的私生活,寧信其無,不信其有!其實呢,“公”、“私”應該分開,只要不把“生活”帶到 “工作” 中來,你愛怎樣,別人是無權干涉的。但中國的傳統並非這樣,它教人“慎”、“獨”,教人窺探別人的隱私,發掘別人被窩裡的新聞,再用這種新聞來搞倒搞臭一個人。這種現在還大有用場的方法,實在是源遠流長。

然而,古人講得絕非沒有道理,如果不修身,就很難齊家,就很難平天下,一個人在私人生活上的道德敗壞,就很容易影響到他的社會品格,如果這個人做了皇帝,那其後果就更加不可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