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焦慮,我打破了

接近三十五歲的時候,我一度很焦慮。

無論是面板狀態、身材體態、記憶力或是打工人的職場危機,我統統遇到了。以至於,那個階段的我負能量爆棚,和朋友聊天總少不了吐槽“35歲是個坎”。

直到有一天,我在X音上刷到一組女明星採訪的短影片,是由劉亦菲、徐靜蕾、王菲等人組成的剪輯片段。

主持人問劉亦菲,部分觀眾說叫你“神仙姐姐”過譽了,你怎麼看?劉仙女呆萌地回覆,“我不在乎呀,怎麼說都可以。”

有人問40多歲的徐靜蕾,當你和年輕漂亮的女孩兒站一起時,會不會在意男人的目光都被小姑娘吸引?她說,“除非我覺得,年輕和美貌是女人最大的優點。”

35歲焦慮,我打破了

尤其咱們這個病態追求 “白幼瘦” 的時代,年輕和美貌人人嚮往,而逐年疊加的年齡,卻像一個揮之不去的魔咒,讓人千方百計躲避著、遮羞著。

但當我過了三十五歲,甚至即將四十歲時,突然豁然開朗了。

何必!年齡在別處。

這個社會大家都很忙,如果你自己都不在意,就真的基本沒人care。

姑姑大我十多歲,愛笑。與她聊天,經常分不清誰大誰小。開車時,她坐在一旁,認真地看導航,沒有“小心” “注意” “慢點兒”之類的提示語,也從不抱怨路況。

遇到堵車,不急躁不路怒,不講那些胡亂插隊的人,走錯路了就重來,也不煩。

我們一起去看樂山大佛,姑姑說,隔著江面看大佛效果最震撼。到江邊,才發覺那日有霧霾,江那邊什麼也看不到。江上有人在游泳,有人在捕魚,我們站著看,也覺得很有意思。

35歲焦慮,我打破了

在她身上,年齡不似魔咒,更像恩賜。

她成熟,知世故卻不世故,語氣裡有輕快的調調。內心裡,盛放著從容。

還有一個反差。

R叫我姐姐,她似乎是專門為了結婚生子而長大的,一出校門便火速踏入了婚姻,有模有樣地過起了日子。

她常穿著打底褲去買菜,與小販討價還價,站在樓下講左鄰右舍的新鮮事,在眾人面前大聲訓斥孩子。

那天,孩子們在樓下鬧著要玩兒撈魚的遊戲,就是兩個大人手拉手圍成一個圈兒,小孩從下面飛快鑽過去,沒有鑽過去的就假裝是一條被撈起的小魚兒。我和她手拉起手做起魚網。

她玩兒得心不在焉,時不時地指責孩子,催促他們早點結束遊戲。

孩子們個個興致高漲,她直喊無聊。後來,孩子們想交換玩兒法,他們當魚網,大人做小魚。想要鑽過孩子們圍成的魚網,大人需拼命地彎腰,甚至膝蓋著地才能鑽過去。

35歲焦慮,我打破了

她略帶惱怒地轟散孩子們,八卦著向身旁的一位媽媽打聽起小區的家短里長來了。

我想,她是不是老了?儘管,她還不到30歲。

可她的心,早把她出賣。

所以你問我,有哪些道理你後悔知道得太遲了?

我想,是太重視外在的年齡數字,而忘記滋養自己的內心。

寂地說,“每個人的心都是一座花園,但它不會不管不問就自己生長得很美麗。照顧好你的心,剪掉多餘的慾望,不怕在熱愛的事物上花費力氣,它就會漸漸生長成你喜歡的樣子。”

所以,已經40+的老阿姨提醒年輕的你們,

年齡在別處,照顧好自己的心,才是正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