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誼“衰亡”後,那群掌控內娛30年的大院子弟們,為何只剩姜文?

前段時間,華誼兄弟虧損63億,並宣佈裁員的新聞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隨之而來的便是華誼兄弟即將“衰亡”的傳聞。

華誼“衰亡”後,那群掌控內娛30年的大院子弟們,為何只剩姜文?

作為曾經內地第一的娛樂公司,如今卻要以這麼慘淡的結局收場,

難免令人唏噓,可是不少網友對此並不感到惋惜,

更有甚者竟然拍手叫絕,這是為什麼呢?

可能要怪只能怪它曾經一家獨大,難免會影響娛樂行業的百花齊放。

而隨著華誼兄弟逐漸從娛樂霸主的高位上退下,

一個殘酷的現實也浮出了水面,那就是以王氏兄弟為代表的大院子弟們,

似乎都一個個從歷史的舞臺上退下來了。

華誼“衰亡”後,那群掌控內娛30年的大院子弟們,為何只剩姜文?

靠作品撐起半個影視圈的王朔,早就收起了當年的鋒芒,

又重新做回了低調的作家,他現在甚至開始寫歷史故事了。

而將情景喜劇推向巔峰的導演英達,

如今心心念唸的也只剩他小兒子英如鏑的冰球事業。

就連拍出《甄嬛傳》的鄭曉龍導演,最近兩年也逐漸退居二線,

要麼給新導演當副手,要麼直接當起監製來。

思來想去,那個在文藝界,由眾多大院子弟組成的最強圈層,

如今仍舊平穩發展的也就只剩姜文一人了。

姜文憑什麼呢?難道他有什麼過人的本領嗎?

華誼“衰亡”後,那群掌控內娛30年的大院子弟們,為何只剩姜文?

01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姜文之所以會成為如此堅挺的漢子 ,

也和他打小培養出的性格有關。1963年,姜文在河北唐山出生了。

剛出生時,他還不叫姜文,叫“姜小軍”,而這背後據說有一段往事。

那時姜文的父親還是一名業務繁忙的軍人,常年在外奔波,

連兒子出生他都沒時間來醫院看一眼。

生產的護士因為遲遲不見姜文的父親,

便在登記時慌忙給他起了一個叫“姜小軍”的名字,

至於靈感來源,當然是他父親的軍人身份了。

華誼“衰亡”後,那群掌控內娛30年的大院子弟們,為何只剩姜文?

可能是覺得這段往事還挺有愛的,姜文的母親便默認了這個倉促起的名字,

甚至4年後姜武出生時,也順著這個思路起了一個叫“姜小兵”的名字。

平靜的生活開始改變是在姜文10歲那年,

這年,姥爺實在看不慣姜文兄弟倆那個既隨意又沒內涵的名字,

就強行給他們改了名字,姥爺希望他們倆可以文武雙全,

於是大的就叫姜文,小的就叫姜武。

那時絕對不會有人想到,這兩個名字日後竟然能在演藝圈裡熠熠生輝,

不過這兩個名字卻沒有反映出姜文兄弟倆的真實性格,

用李保田老師的話來說就是,“姜文不文,姜武不武。”

華誼“衰亡”後,那群掌控內娛30年的大院子弟們,為何只剩姜文?

要說姜文為何越來越不“文”,或者說越來越“不學無術”,

這個轉變也是從他10歲那年開始發生的。

這一年,改了名字的姜文,因為父親工作調動的關係,

他就跟隨家人一塊來到北京生活。

他居住的那個地方叫做內務府衚衕,這個衚衕據說人傑地靈,

大作家曹雪芹就曾在這裡居住過。

而日後那個掌控內娛30多年的京圈,其中的大部分人也都居住在這附近。

像“名門痞女”洪晃就住在姜文家前面的那個衚衕裡,

而喜劇導演英達不僅住得離姜文家近,還是姜文的死黨。

華誼“衰亡”後,那群掌控內娛30年的大院子弟們,為何只剩姜文?

英達比姜文大2歲多,他們相識於72中學,

由於姜文上學早的緣故,班上的同學基本上都比他大2歲。

姜文與英達的關係最要好,幾乎可以說是形影不離。

英達出身名門,其父英若誠曾是北京人藝的演員,

因為家庭的關係,英達從小接觸了許多最前沿的文藝型別。

而英達便帶著姜文一起聽西洋樂、唱搖滾、彈吉他,

他們像極了《陽光燦爛的日子》裡那些在衚衕裡穿梭的少年,

總覺得沒必要學那些遲早都會忘的知識,因此,他們的成績常年吊車尾。

華誼“衰亡”後,那群掌控內娛30年的大院子弟們,為何只剩姜文?

這個情況一直持續到高三,為了考上一個理想的大學,

姜文和英達開始一起發奮,可是相較於英達在學習上的天賦異稟,

姜文頂多算是資質平平,最終結果可想而知,

姜文落榜了,而英達卻考上了北大心理系。

眼見姜文十分失望,不忍心好兄弟沒學可上的英達,

便給他指了一條明路,那就是讓他來年去考對文化課要求不高的中戲。

02

1980年,姜文還真的考上了中戲。

據說在面試時,他朗誦了一首契訶夫的《變色龍》,

隨後監考老師就忽略了他有些“著急”的長相,直接讓他晉級了,

這足見姜文還是有些藝術細胞在身上的。

進了大學,姜文仍舊是一個不安分的主兒,

上表演課時,別的同學都在按老師的要求練習,

唯獨他一個人在追著老師問:為什麼一定要這樣演?

華誼“衰亡”後,那群掌控內娛30年的大院子弟們,為何只剩姜文?

除了言行上突出以外,姜文在大學期間的身形也有些“出眾”,

原因竟是他又瘦又黑,同學還藉此給他起了個“馬猴兒” 的外號。

對此,姜文嘴上雖然沒有很在意,但他私下卻偷偷進行身材管理,

以至於畢業前他就已經擁有“硬漢”般的身材了。

人們都說“越努力,越幸運”,像姜文這樣既有天賦又努力的,

自然是一路有“幸運女神”護航。

1984年,姜文大學一畢業就被招進中國青年藝術劇院,

在那裡演了差不多1年的話劇之後,姜文就因為酷似“末代皇帝”溥儀的長相,

而被陳家林導演選中,隨即便與影后潘虹合作了電影《末代皇后》。

華誼“衰亡”後,那群掌控內娛30年的大院子弟們,為何只剩姜文?

為了演好溥儀這個角色,姜文可謂煞費苦心,除了鑽研劇本之外,

他還閱讀了大量有關溥儀的資料和紀錄片。

正式拍攝前,他還特意拜訪了溥儀的弟弟溥傑,

目的當然是為了讓溥傑這個真弟弟,來鑑證一下他這個“仿版哥哥”的真偽程度。

當他聽到溥傑親口稱讚他像極了哥哥溥儀後,姜文這才放心進組拍攝。

儘管出演完《末代皇后》,姜文依舊在影壇默默無聞,

但他對角色的用心,卻為他贏來了不少知名大導演的青睞,

而率先向他丟擲橄欖枝的,就是第三代導演的代表人物謝晉。

華誼“衰亡”後,那群掌控內娛30年的大院子弟們,為何只剩姜文?

其實謝晉對姜文的欣賞由來已久,早在姜文還在讀大學期間,

他就想要與之合作,但奈何一直沒有合適的劇本。

直到他開始籌備《芙蓉鎮》,在選定男主“秦舒田”時,

他認定姜文可以勝任該角色。之後的故事,我們應該都很清楚了,

姜文憑藉《芙蓉鎮》一炮而紅,不僅成了百花獎影帝,

還與片中的女主劉曉慶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誼,而這份情在日後還幫了他的大忙。

華誼“衰亡”後,那群掌控內娛30年的大院子弟們,為何只剩姜文?

在影壇打響名聲後,姜文自然是不缺戲拍,而那時還恰巧是內地導演“百花齊放”的年代。

於是,在姜文身上就發生了一件罕見的事,

那就是除了年代較早的第一、二代導演以外,其他代系的導演,姜文都與之合作過。

1987年,姜文出演了第五代導演張藝謀執導的電影《紅高粱》。

緊接著1988年,第三代導演凌子風向他發出邀請,

隨後便有了他與劉曉慶二搭的電影《春桃》。

而1989年,他又跟第四代導演謝飛合作了電影《本命年》。

華誼“衰亡”後,那群掌控內娛30年的大院子弟們,為何只剩姜文?

03

顯然,姜文此時的電影生涯已經很是完美了,

他幾乎與那個年代最拔尖的電影導演都合作過,

也是時候尋求事業上的新突破了。

1992年,姜文終於找到了自己想要突破的領域,而且還不止一個。

這年,一部名為《編輯部的故事》的喜劇在電視上熱播,

姜文也是緊追該劇的熱心觀眾之一。據說為了追該劇,

姜文竟然把火上正燒的飯給忘了,最終飯就給燒糊了。

而經此一事,姜文才意識到原來電視劇也可以拍得這麼好看,

他便動了要拍電視劇的心思。那時,好在姜文已經在影視圈打響了名聲,

再加上同為大院子弟的緣故,姜文自然有辦法認識拍攝《編輯部》的鄭曉龍,

他還藉此機會認識了這部作品的創作者,也就是知名作家王朔,也是妥妥的大院子弟。

華誼“衰亡”後,那群掌控內娛30年的大院子弟們,為何只剩姜文?

當鄭曉龍得知姜文想拍電視劇,他就把自己新作《北京人在紐約》的男主甩給了他。

而王朔呢?他也甩給了一件改寫姜文命運的東西,

那就是他發表在《收穫》雜誌上的小說《動物兇猛》。

其實在和謝晉、謝飛導演合作的時候,他們對姜文自由發揮的極大放縱,

已經讓他滋生了自己當導演的念頭,他還想著先去國外學習幾年再拍。

可他的“紅顏知己”劉曉慶卻建議他,要在實踐中學習,

不用學直接拍電影就行了,可他又開始為劇本發愁。

直到王朔把《動物兇猛》甩給姜文後,一口起看完的他,

滿腦子都是小說裡的畫面,還有他自己也同樣經歷過的大院生活,

隨即姜文便決定把《動物兇猛》拍成電影。

華誼“衰亡”後,那群掌控內娛30年的大院子弟們,為何只剩姜文?

1993年8月,由王朔小說改編的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正式開拍,

該片的啟動資金是由劉曉慶拉來的,香港影壇的知名製作人文雋等投資人,

一共出資了100萬美元。不過,姜文拍片喜歡摳細節,

他追求藝術的純粹,因此在他耗費了25萬尺膠片的“燒錢”能力下,

一堆投資人被嚇跑了。最終要不是劉曉慶拿出自己私房錢,

再加上姜文把該片在德國的版權給賣了,這部電影能不能拍完還是個未知數。

還好,姜文的付出得到了應有的回報,該片在1994年的威尼斯電影節出盡了風頭,

第二年在國內上映後也獲得了5000萬的超高票房。

此時的姜文,顯然成了中國影壇最值得投資的導演,

而恰巧這時,有另外兩個大院子弟決定把拍廣告賺來的錢,全都拿出來投資電影。

姜文便是他們的目標之一,而這兩個大院子弟就是華誼兄弟的王中軍和王中磊。

華誼“衰亡”後,那群掌控內娛30年的大院子弟們,為何只剩姜文?

可惜的是,他們這次押錯了注,

他們和其他投資人陸續為姜文的《鬼子來了》投入了300萬美元,

可該片在國內卻被禁,不能上映自然也就沒什麼投資回報了。

04

在姜文這裡投資失敗,可馮小剛的《沒完沒了》卻讓華誼賺了不少錢,

於是,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倆當然選擇與馮小剛深度捆綁,跟姜文說拜拜了。

華誼“衰亡”後,那群掌控內娛30年的大院子弟們,為何只剩姜文?

華誼的遠去,姜文還顧不上難過,因為彼時的他還被禁止拍電影5年,

他要好好利用這5年來還他不當演員欠下的債,順便擴充套件一下新人脈。

於是,我們看到姜文在那5年裡,與第五代導演何平合作了電影《天地英雄》,

還接下了第六代導演張元丟擲的橄欖枝,出演了他的電影《綠茶》。

甚至還為了還好哥們王朔的情,

同意拍攝新人導演徐靜蕾執導的影片《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華誼“衰亡”後,那群掌控內娛30年的大院子弟們,為何只剩姜文?

此時的姜文可以說是混跡了內地導演的各個圈層,

可他卻從不站隊於哪個圈層。

就連他自己也從來不歸屬於哪個正統的代系之中,

他既不屬於第五代導演,也不是第六代導演,

他自成一代,而這也正是他能夠獨善其身的關鍵。

2005年,待姜文解禁之後,他立馬投入轉換身份,

開始拍攝他的新作《太陽照常升起》。

與此同時,仰慕他已久的“港圈大佬”楊受成向他發出邀請,想要投資他的新作。

姜文也很坦蕩,他直言這部作品可能賺不到錢,可楊受成卻一點不在乎這點。

最關鍵的是,他還不干涉姜文的任何創作,

這點就足以打動姜文,於是,他們二人便展開了合作。

華誼“衰亡”後,那群掌控內娛30年的大院子弟們,為何只剩姜文?

事實證明,姜文的預測是準的,《太陽照常升起》真的讓楊受成賠了上千萬。

不過楊受成並未向王氏兄弟那樣立即離開,他一直很欣賞姜文的才華,

覺得姜文的電影即使賠錢也值得投資,那是追求藝術應該擔負的代價。

因此,2007年《太陽照常升起》失利後,

他竟然執意要買下姜文的工作室,但姜文並沒有同意。

而這時姜文的處世智慧發揮了作用,儘管他沒有把工作室賣給楊受成,

可他卻答應楊受成,今後但凡他要拍新電影,必定第一個讓其先看。

正是這番話讓楊受成堅定地站在了姜文的身後,

即便姜文沒答應與他“捆綁”,可他還是願意拿錢幫他拍電影。

華誼“衰亡”後,那群掌控內娛30年的大院子弟們,為何只剩姜文?

除了楊受成之外,姜文的個人魅力還吸引了一位富二代的鼎力支援。

他叫馬珂,比姜文小整整10歲,中央工藝美院畢業,家裡據說是挖煤的,很有錢。

對姜文來說,馬珂和楊受成一樣,他們都是既有錢又有藝術追求的人,

完全符合他對投資人的要求。不過二者也有區別,

那就是馬珂沒有楊受成那樣有影響力,他背後站著的是整個港圈,

而姜文並不願意與任何圈層深度捆綁,因此,姜文可以跟馬珂一起開公司,

但對待楊受成,他還是穩妥地選擇讓其成為第一個看劇本的人。

華誼“衰亡”後,那群掌控內娛30年的大院子弟們,為何只剩姜文?

05

《讓子彈飛》就是在這樣的合作模式下,誕生的第一部電影。

這部斬獲2010年票房冠軍的電影,讓馬珂和楊受成賺了不少的錢。

尤其是楊受成,把他在《太陽照常升起》配的錢都給賺了回來。

楊受成這下高興壞了,非要給姜文包一個800萬的紅包。

可姜文卻又一次拒絕了他,因為對他而言,

拍好電影本來就是他該做的事,至於賺不賺錢他根本無法把控。

要不是楊受成慧眼識珠,他這部賺錢的電影也拍不成,

於是,為了感謝楊受成又一次的信任,姜文反其道而行,

他竟然給楊受成發了一個800萬的紅包,

而姜文的這波操作不僅鞏固了與楊受成之間的情誼,

這件事還成了業界的一段佳話。試問這樣的姜文,誰不願意合作呢?

華誼“衰亡”後,那群掌控內娛30年的大院子弟們,為何只剩姜文?

而對比大院子弟的其他人呢?他們要麼抱團取暖,要麼只喜歡單打獨奏,

要麼太看重金錢的誘惑,似乎只有姜文一人能妥善地處理與各個圈層的關係,

不依附在某個團體內,但又似乎可以和每個圈層和諧相處。

兜兜轉轉,姜文身邊還是會時常出現那些和他一同成長起來的夥伴。

華誼“衰亡”後,那群掌控內娛30年的大院子弟們,為何只剩姜文?

姜文2014年執導的《一步之遙》,他的鐵哥們王朔再次位列編劇之列,

他的發小洪晃還客串了一個角色。

2018年,他的新作《邪不壓正》是他的好友史航推薦他拍的。

到了2021年,姜文則為了老朋友鄭曉龍,

難得地只演戲不導戲,在他執導的電影《圖蘭朵:魔咒緣起》裡友情出演了一把。

華誼“衰亡”後,那群掌控內娛30年的大院子弟們,為何只剩姜文?

由此可見,不斷變幻身份,一直在路上,也是姜文能笑到最後的關鍵所在。

這樣的姜文,總不按套路出牌,

而沒有套路的他,或許才更適合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