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生4個女兒慘遭丈夫離婚,最值得同情的並不是妻子

連生4個女兒慘遭丈夫離婚,最值得同情的並不是妻子

連生4個女兒慘遭丈夫離婚,最值得同情的並不是妻子

說一條非常離譜的新聞。

大概半個月前,浙江臨海的一個女生髮了條影片,說自己已經是四個女兒的母親,現在肚子裡又懷著一個,即將臨盆。

但老公認為這次多半還是個女兒,他不想要,決定離婚。

孩子全都跟著媽媽,男方一個月支付1000塊撫養費——平攤到5個孩子身上,人均每月200塊錢。

連奶粉錢都不夠。

媽媽今年也不過25歲,在一家生產眼鏡片的廠子裡打工,孤身一人從貴州遠嫁過來,舉目無親,平時只能帶著女兒們工作。

連生4個女兒慘遭丈夫離婚,最值得同情的並不是妻子

再多補充一個資訊,這位女士生下第一個女兒是2014年,這意味著她不到17歲就開始懷孕,之後的8年幾乎一刻不停地在生孩子。

截止發稿前,事情又有了新進展:

該女士的第五個孩子出生了,這次是個兒子。

她說丈夫也很高興,

但是這個兒子能否留住丈夫的心,兩人的未來何去何從,這個家庭還能否保持完整,她也並不知道答案。

除此之外,還有些兩人婚姻裡問題重重的說法,包括男方早就出軌,還對妻子動過手等等,目前還沒有得到當地婦聯的認證。

但我傾向於認為,一個能在妻子臨盆時一走了之的男人,兩個人平時的夫妻關係想必也不會有什麼溫情在。

我不知道各位同學看完整件事是什麼感受,坦白說,我有點錯愕,也對事件中不負責任的男人充滿憤怒和鄙視。

但我並不怎麼同情這位女士。

尚未成年就懷孕,這麼多年一直默許老公把自己當生育工具,直到快被掃地出門了,還在想著“能不能靠生兒子留住男人的心”……

作為一個20多歲的成年人,這隻讓我覺得愚昧和悲哀。

真要談到同情,

我更同情的,是整件事情裡無法發聲的人:

這對夫妻的四個女兒。

連生4個女兒慘遭丈夫離婚,最值得同情的並不是妻子

四個女兒裡,年齡最大的已經8歲了。

但我翻遍了網上的報道,都只看到小女孩們跟著媽媽一起工作,沒有任何她們是否去讀書,接受教育的資訊。

無論是從男人一個月只出1000塊撫養費,還是影片裡女方的住處,都能看出來這家人的生活條件多半也有點拮据。

沒錢,當然也可以生孩子,但已經這麼拮据了,還接二連三地生,不就等於父母心裡已經算好了賬,哪怕養孩子的標準再低,也要生個兒子出來。

但重男輕女到這個程度,家裡窮,兒子也是委屈不得的,只能從先前的幾個女兒身上剋扣。

這,就是女兒們幾乎能一眼看到頭的將來。

這種程度的重男輕女,其實已經是相對不那麼嚴重的了。

幾年前的電視劇《安家》裡面,女主角房似錦就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以至於她剛出生,差點僅僅因為性別,就被丟到井裡淹死。

所以她的名字,原本應該是“房四井”:

連生4個女兒慘遭丈夫離婚,最值得同情的並不是妻子

房家該被淹死在井裡的老四。

電視劇是虛構的,背後的真實原型卻數不勝數——溺殺女嬰,遺棄女嬰的案例,上網隨便搜搜就是一大把。

好不容易沒有死於非命,重男輕女的家庭裡,女兒也只能當兒子的血包。

小到吃穿用度都比兒子低一等:

連生4個女兒慘遭丈夫離婚,最值得同情的並不是妻子

大到所有的機會,人生選擇,都要做好準備給兄弟讓路。

幾年前江西就有個新聞,一個男生要買房,11個姐姐,為他集資了32萬元。

而且在此之前,大部分姐姐小學還沒畢業就輟學了,其中有個女生原本被北京一所大學錄取,最終還是放棄。

她們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只能在農村做著最底層,收入最低的工作,過著最寒酸的人生。

同時,卻還要從已經捉襟見肘的生活裡,硬擠出錢來成全弟弟。

還有更不堪重負的女兒,會自己走上絕路。

2019年10月的某個凌晨,一位叫洛洛的女生自殺於錢塘江。

這個年僅23歲的女生,幾乎對父母和弟弟傾其所有,給母親買最新款的手機,自己用母親淘汰下來的舊iPhone6。

給上大學的弟弟買各種東西也是家常便飯。

平時父親連她的電話都沒有,卻開始不斷向洛洛伸手要錢,開口就是1萬2萬,就算洛洛只有7000元,父親也會說那就全給我。

直到她死後,父母獅子大開口問她的公司索要鉅額賠償金,也不是出於失去女兒的悲慟,而是要拿這筆錢給兒子買房。

這就是她們的命運。

我所擔憂的,也是上面那條新聞裡的四個女孩,懵懂無知的年齡就註定要走上同樣一條路。

連生4個女兒慘遭丈夫離婚,最值得同情的並不是妻子

那怎麼辦?

很難辦。

畢竟那是父母,那是你成長的家庭,無論是從生存層面還是情感層面,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們都無法擺脫它。

這也是為什麼被壓榨,被欺負的女兒,好像總是在退讓,妥協。

一邊恨著父母,一邊卻又繼續接受父母,兄弟的盤剝。

歸根結底,尋求愛是人的天性,尤其是父母之愛。

女兒哪怕理性上明白,父母對自己的愛甚至比不上對兒子的零頭,但依然會渴望證明,自己如果再努力一點,也許就能被愛得更多一點。

洛洛也照樣會在微博上暗暗寫下這樣的感嘆:

連生4個女兒慘遭丈夫離婚,最值得同情的並不是妻子

她只是想被愛,她有什麼錯?!

可是沒有辦法。

這個世界上就存在相當一部分人,他們沒有愛的能力,這種缺失也不可能因為生了個孩子就改變。

生小孩是個生理行為,和“愛的意願與能力”是兩碼事。

還有第二種人,不是能力問題,是觀念問題。

他們會愛孩子,卻不是一碗水端平地愛自己的每一個孩子。

重男輕女的家庭就是這樣,對兒子百般寵溺,對女兒冷酷殘忍。

這樣的父母也許不多,但的確存在,不被父母所愛的,不幸的孩子也同樣存在。

這些孩子終其一生都要面臨一個問題,為什麼周遭的一切都告訴我們父母的愛是偉大的,我卻感受不到?

連生4個女兒慘遭丈夫離婚,最值得同情的並不是妻子

承認自己不被愛,尤其是不被父母愛,很殘酷。

一方面這有悖本能,另一方面也有悖東亞的孝道文化。

我們親情觀的底層邏輯是

預設父母的權威,也預設父母的愛

——父慈子孝,“子孝”要被培養,被規訓,“父慈”卻已經成了既定的框架。

不需要強調,也不容許被懷疑。

從小在孝道文化下成長的中國孩子,內心根深蒂固的觀念就是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我父母一定是愛我的,如果他們真的對我不夠好,一定是我出了問題。

是我不夠優秀,是我不夠孝順,是我付出得還不夠多。

但是,如果你讀到這裡有所共鳴,認為自己也許就是重男輕女家庭裡的女兒,或者不幸擁有了一對不會愛你的父母。

作為成年人,請試著敢於懷疑和否定他們。

父母不是神,父母也會犯錯,傷害了你,就是他們的錯。

停止自我懷疑和內疚,坦然把父母從神壇上拉下來——你的父母不愛你,只能說明他們沒有做好父母,不能說明你不值得愛。

在此基礎上,和他們

切割

切割不一定要斷絕關係,但可以

明確邊界感

他們的要求超出你的能力範圍,那就不做。

我知道這非常難,父母可能會做出極端的行為來脅迫你,你身邊的人也可能會勸你,甚至指責你。

但這樣的事情,你只要做成功一次,就為父母立了規矩。

我聽過一個故事,說一個從小被父親毆打的男孩,長大之後,有一天父親又要打他,他做了一個動作,他有力地抓住了父親的手。

從那天起,父親再也沒打過他,因為父親知道,兒子長大了,有了力量,真的動起手來,自己未必還能打得過他。

這就是“切割”的意義,

把自己從困境中先拉出來,也讓你的父母至少從這一刻開始,無法繼續傷害你。

接下來,才能談到所謂的和原生家庭和解,甚至超越原生家庭。

這是一條很長,很難走的路。

可能很多人一輩子都不得不在這條路上彎彎繞繞,跌跌撞撞——而這壓根不是他們的錯。

但很無奈,只要重男輕女的觀念存在,只要這世界上還有未經考試,只是因為有生殖能力就做父母的人,就永遠會有艱難行走在這條路上的孩子。

我們還能做什麼呢?

除了勉勵自己堅強,更多的還有自省:

有朝一日我們為人父母,不要讓自己的孩子遭遇這樣的不幸和掙扎。

得不到更好的世界,就去創造更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