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進賈府時說錯一句話,讓本就不喜歡黛玉的王夫人,更厭惡她

“姑舅親,親上親,打斷骨頭連著筋”,這姑舅表親之間的親情,在封建時代是最為“講究”的一種關係了。

但是在文學鉅著《紅樓夢》中,卻有一個非常令人“細思極恐”的情況,那就是賈寶玉的母親王夫人,似乎不太喜歡自己的外甥女林黛玉,而且這種不喜歡,隨著時間的增長越來越顯現了。

這是什麼情況呢?

在仔細觀察了一些文中細節後,人們不免嘆了口氣,原來這最大的疙瘩,竟然在一句話上。

林黛玉進賈府時說錯一句話,讓本就不喜歡黛玉的王夫人,更厭惡她

尷尬的下馬威

林黛玉在《紅樓夢》中,無疑是一個身世可悲的女孩兒,在不過六七歲時母親賈敏便去世了,而一直到了三四年後,賈母方才看失去母親的林黛玉太過可憐,才將十歲的黛玉接到了自己的身邊。

但這剛到賈府,林黛玉就遇到了她舅媽的“無心冷落”。

在林黛玉剛到賈府時,賈母便以非常正式而隆重的規格將黛玉迎接進府,而且對黛玉的感情是真的引人淚下,直接“一把摟入懷中,心肝兒肉叫著大哭起來”。

林黛玉進賈府時說錯一句話,讓本就不喜歡黛玉的王夫人,更厭惡她

這有對黛玉的喜愛,也是一種愛屋及烏,是對小女兒賈敏的思念之情,更是一種對賈府其他人的表態——這是我心尖上的外孫女,你們誰敢欺負她。

而賈府中的其他人對此也是很懂事的表態了——陪著老太太一起抹眼淚。

就連“先聲奪人”的鳳姐,也是直往賈母心眼裡做事——“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

人還沒出場,先是以談笑地抱歉表達了對黛玉的尊重,更是對賈母的尊重,而之後更是誇黛玉“標緻”,把賈母說的有了笑模樣。

但就在這眾人氣氛還算融洽的時候,一直沒說話的王夫人開口卻就是令人尷尬:“月錢放過了不曾?”

這種場合,這是個什麼問題。

林黛玉進賈府時說錯一句話,讓本就不喜歡黛玉的王夫人,更厭惡她

親戚來了家裡,屁股還沒坐熱,當家二夫人連人都不理,就問鳳姐工資發了沒。

這怎麼都不像是第一次見面的外甥女在場時第一句該說的話,這話說出來煞風景不說,也確實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但後來的對話卻更是讓人有些錯愕,王夫人和鳳姐把工資一對頭,又說起了布料的事:“該隨手拿出兩個來,給你這妹妹去裁衣裳的。”

這句話一出,從文學角度來看算是妙到了極處,可從黛玉心裡來看,卻是把她傷到了極處。

林黛玉進賈府時說錯一句話,讓本就不喜歡黛玉的王夫人,更厭惡她

自己的二舅媽,第一次見面根本不理自己,先和嫂子談論工資問題,這是在表示自己沒有賈府中的事情重要嗎?提示自己就是個外人?

而再一說“隨手”字,更是有了一種高高在上的施捨意味,這是真把自己當成來姥姥家打秋風的破落親戚了嗎?這還是在賈母剛剛表達了對黛玉的喜愛,她父親巡鹽御史林如海還活著的情況下,這二舅媽就這種態度,落在黛玉心裡,怎能不讓本就敏感脆弱的林妹妹多想三分呢?

可這是為什麼呢?怎麼王夫人第一次和自己十歲的外甥女見面就非要如此表現呢?

賈府兩個夫人,若都是如此態度倒有幾分理解,可從後面的表現來看,似乎只有王夫人如此,那就真有幾分玩味了。

林黛玉進賈府時說錯一句話,讓本就不喜歡黛玉的王夫人,更厭惡她

不同的舅媽

黛玉到了賈府後,是要去拜見兩個舅媽的,也就是大舅媽邢夫人,二舅媽王夫人,這邢夫人對黛玉,倒真是不同王夫人。

從一開始,就是親自接送,“親自拉著黛玉坐車”,到了自己的院落,也是“攙著黛玉的手,進入院中”,而且也是早讓丫鬟下人在那裡等著了。

在賈赦因為“擔心太過傷心”,而沒有出面的情況下,邢夫人做的基本算是無可挑剔了,把對黛玉的熱情表達的非常充分,就連黛玉該離開去拜見王夫人時,邢夫人也是讓三個婆子跟著送去,“送至儀門前,眼看著車走了才轉身”。

這才是一個舅媽正常的反應。

但黛玉進了自己二舅媽的家,卻是立刻感受到了不同的對待。

林黛玉進賈府時說錯一句話,讓本就不喜歡黛玉的王夫人,更厭惡她

先是一進門,就被個嬤嬤領著進去了,王夫人沒有出來迎接,家裡也沒有專門等候的丫鬟下人,一直到黛玉坐下後,才出來個丫鬟給上了杯茶,而且一直到這時,王夫人還沒出現。

這種種,基本已經算是很怠慢黛玉這個第一次進門的親近貴客了,但等到王夫人出現後,她的舉動卻是有些“險惡”。

原來王夫人出來見了黛玉,直接把黛玉往東首上讓,自己坐在了西邊的“下首”。

這東首為尊,應該主人坐,西首為下,應該客人坐,這就是大家族裡的規矩,王夫人怎麼會竟然做出“尊卑不分”的事情呢?

有人說了。這不就顯出來王夫人親近黛玉,尊重黛玉了嗎?

可先別說對,因為這種“不講禮地禮讓”,根本不是親近尊重,這事被人說出去,別人只會說黛玉不懂規矩,沒個尊敬長輩的家教。

林黛玉進賈府時說錯一句話,讓本就不喜歡黛玉的王夫人,更厭惡她

王夫人此舉,分明是給黛玉挖了個坑。

但黛玉的聰明就體現在這裡了,她知道自己這一來是來寄人籬下的,一直都是謹小慎微生怕犯錯落人口舌,而且黛玉出身林家,也是書香門第,對於這種規矩怎麼會不清楚呢?

所以黛玉只是“歪坐在了炕邊的椅子上”,硬是沒進王夫人的套,二人這第一次“交手”,王夫人的目的沒達到,竟然還是棋差半著。

接下來,就該二人的談話了,按理說外甥女來了家,舅媽應該客氣客氣吧“一路上累了吧,京城過的還習慣嗎,缺啥少啥和家裡說”,或者就是最尷尬的一句“吃飯了沒”。

這些都是正常反應,但是王夫人卻全都沒問,直接說到了重點問題:

“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這家裡的混世魔王,晚間你看見便知了,你只以後不用睬他,你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紅樓夢》第三回

先告訴黛玉,離我兒子遠點?

現在黛玉不過是個十歲的小姑娘啊,王夫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林黛玉進賈府時說錯一句話,讓本就不喜歡黛玉的王夫人,更厭惡她

針鋒相對一句話

不說其他的陰謀論,最基本的一個解釋就是“以後你和我兒子有了矛盾,那肯定是你不好”。

因為這幾句話翻譯過來就是“我兒子在家裡一向是個寶貝,你被他欺負了那可別哭,因為別人都不招惹他,所以肯定是你的錯”。

這像不像那種“熊家長”的邏輯,自己家孩子有問題,不去管教,先讓別人“不用理睬、不敢招惹”,這怎麼看怎麼覺得不太對啊。

但面對王夫人地“警告”,黛玉回答的卻也非常“直白”:

“在家時亦曾聽母親常說,這位哥哥比我大一歲,小名就喚寶玉,雖極憨玩,說在姊妹情中極好的。況我來了,自然只和姊妹同處,兄弟們自是別院另室的,豈得去沾惹之禮?”——《紅樓夢》第三回

得,這句話仔細一聽,算是打了王夫人的臉了。

林黛玉進賈府時說錯一句話,讓本就不喜歡黛玉的王夫人,更厭惡她

這句話首先就指出了一個問題,你家孩子就比我大一歲,他是個孩子,我比他還是個孩子,所以別說什麼嬌生慣養不懂事。

再者就是“雖極憨玩”這四個字,這個評價放在男孩子身上,真不算什麼好話,而且還是林黛玉的母親告訴他的,這話就相當於告訴王夫人,你家孩子不學無術,是個紈絝子弟,這名頭在揚州都已經有人知道了,而且還是個“姊妹情好”的浪蕩子。

接下來就是黛玉的最後一擊了——之和姊妹同處,豈有招惹之禮?

我是女孩,肯定不招惹不和我一起住的男孩,那麼我和他有了矛盾,肯定是他先招惹的我。

如此直白的反駁,幾乎是堵死了王夫人的每一句話,尤其是“雖極憨玩”、“姊妹情好”等言語,更是深深傷害了王夫人的自尊心,這不僅僅是黛玉“以下犯上”,更是幾乎直白地告訴王夫人——是你對孩子的教育有問題,不要有了問題先找別人的事。

那麼問題就來了,此刻是黛玉也不過只有十歲啊,她能有這麼多心思嗎?她說的話真是這個意思嗎?

還真完全有可能。

林黛玉進賈府時說錯一句話,讓本就不喜歡黛玉的王夫人,更厭惡她

黛玉雖然不過十歲,但她失去母親卻就已經三年了,這三年裡她或許也已經嚐到了人情冷暖,懂得了世事無常,而且童年不幸的孩子大多內心脆弱敏感,有些早熟,更會過分的注重自尊。

這也是黛玉必須迴應王夫人的原因,因為王夫人對她說的話,尤其是讓她離寶玉遠點,這是很失禮的。

因為古代本就很注重“男女大防”,尤其是大家族中,對於男女之間的禮數更是近乎苛刻,而王夫人如此教育黛玉,未必不是存了“看你也沒娘,估計沒人教你這些”的心思。

所以黛玉要告訴王夫人,我是有家教懂得這些的,不勞您操心。

並且黛玉雖然只有十歲,但是曹雪芹可不是隻有十歲啊,一篇作品之中角色所說的話,未必就不是作者想說的話。

也正是這次交鋒,註定了王夫人不會怎麼喜歡黛玉了,一個來自己家寄人籬下的外甥女,居然還不任我欺負,一點寄人籬下的覺悟都沒有,我怎麼可能喜歡她呢?

說白了,王夫人沒能“拿捏住”黛玉,那自然就沒什麼好感了。

那麼王夫人怎麼就會想著去拿捏黛玉呢?

林黛玉進賈府時說錯一句話,讓本就不喜歡黛玉的王夫人,更厭惡她

不受待見的外甥女

首先從黛玉的母親賈敏來看,值得說的是賈敏絕對是比王夫人、邢夫人等人幸運的。

因為賈敏和林如海的婚姻,是幸福的。

賈敏嫁給林如海,並不是考慮林如海有什麼滔天權勢,而是看重了林如海的才學人品,賈家是考慮的賈敏能不能幸福,而不是單純的政治聯姻。

事後林如海當然也混的十分不錯,官至揚州巡鹽御史,這是個緊要的肥缺,要錢有錢、要權有權。

這怎麼能不惹人嫉妒呢?

大家都是女人,憑什麼你能嫁給愛情,還是一個潛力股的愛情,我們就只能被家族犧牲,可能嫁的人之前從未見過面。

林黛玉進賈府時說錯一句話,讓本就不喜歡黛玉的王夫人,更厭惡她

有了這一層心思,王夫人對欺負黛玉自然就有了“先天快感”,任憑你賈敏嫁的多好,現在不還是死了,留下你的女兒,我怎能不欺負欺負,把從你身上受的氣,從你女兒身上找回來呢?

當全世界都是黑暗,那束光就有了原罪,哪怕賈敏從沒給過這個嫂子氣受,可王夫人看見她就是不會好受。

再者就是王夫人的教育觀念的確有問題,為什麼要讓別人不去招惹寶玉呢?為什麼不能教育寶玉不該當“混世魔王”呢?

林黛玉進賈府時說錯一句話,讓本就不喜歡黛玉的王夫人,更厭惡她

賈母對寶玉,其實最多是寵愛,而王夫人則是赤裸裸的溺愛。

在寶玉初見黛玉之時,寶玉先給賈母問好,而賈母則是讓寶玉“去見你娘來”。

這就是禮數,這就是規矩,哪怕自己的兒媳婦早上剛剛無視了自己的外孫女,自己也要讓孫子老老實實地給他母親請安,這道規矩完了,賈母才會介紹黛玉給寶玉認識。

愛的確是愛,但該讓寶玉守得規矩寶玉一點不能不守,這就是賈家當家主母的風範,這就是史太君。

而王夫人對寶玉的愛則就是溺愛,先警告別人不要“招惹”的溺愛,這種愛不講規矩,但是卻能讓人沉醉其中,畢竟誰都想有個人在自己受氣的時候站出來一聲大喝:“我是給他撐腰的,不是來講道理的。”

林黛玉進賈府時說錯一句話,讓本就不喜歡黛玉的王夫人,更厭惡她

聽起來非常舒服,但三觀的確不正,這就是王夫人的教育觀。

至於到了後面,王夫人對於黛玉則是更加沒有好感了。

黛玉到了賈家的那個冬天,林如海重病而亡,黛玉徹底無父無母,只能留在了賈家,賈母更是有了撮合寶黛的心思,這在王夫人心裡是一萬個不高興,尤其是她有了個更好的選擇——寶釵。

林黛玉進賈府時說錯一句話,讓本就不喜歡黛玉的王夫人,更厭惡她

黛玉、寶釵,和寶玉都是表親,但黛玉是自己的外甥女,是自己小姑子的女兒,寶釵卻是自己親妹妹的女兒,這兩下相比,誰親誰遠,一目瞭然。

更何況在曹雪芹的筆下,寶黛二人的愛情一定是悲劇的,因為寶黛二人代表的就是自由,就是那一抹不同於封建禮教呆板拘束的靈性,曹雪芹就是要讓寶黛這抹靈性和那封建禮教抗爭,而王夫人自然是代表了封建禮教那一方,所以她和黛玉的不合,這就是自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