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抑鬱已進門,如何戰勝抑鬱症?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當抑鬱來敲門,可以分別用

詩詞轉移、日記宣洩、閱讀昇華

等方法,把抑鬱擋在門外,使自己免受傷害(詳情請點選當抑鬱來敲門:這三大方法助你走出抑鬱重圍閱讀)。

當抑鬱已進門,如何戰勝抑鬱症?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那麼,

當抑鬱已進門,應該怎麼辦呢

?我發現不少人的成功方法是“

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抑鬱人!

臺灣音樂創作人

陳彼得

戰勝抑鬱症的例子比較典型。陳彼得是屬於作品紅人不紅的藝人,廣為流行的《阿里巴巴》、《一剪梅》、《等你一萬年》、《遲到》、《幾度夕陽紅》等膾炙人口的作品都出自他之手,在圈內被稱為音樂教父。

當抑鬱已進門,如何戰勝抑鬱症?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在其事業如日中天之際,由於某些原因,陳彼得卻一度患上了抑鬱症。在一次演唱會上,連一首歌都沒唱完就出現了嚴重不適,逃離了舞臺。

事後他回憶道:“

假如我在舞臺上多待一秒鐘,肯定就會馬上休克,我真的再待不下去了,我當時只想馬上離開逃走”!

陳彼得走得很決絕。他不僅離開了五光十色的演出舞臺,而且還離開了成就他夢想的臺灣歌壇。

輕輕的,我走了,不帶走任何名利;悄悄的,我來了,來到了大陸,“用沉默埋葬了過去”。

他先在廣州開一家快餐店,調整好心態後,又重出江湖,在北京繼續做音樂,曾活躍於《天天向上》、《經典詠流傳》、《中國好聲音》、《戲宇宙》等綜藝舞臺,併為近百首中華古詩詞譜了曲。

當抑鬱已進門,如何戰勝抑鬱症?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可以說,抑鬱的陳彼得靠義無反顧的“

逃走

”實現了涅磐重生,避免了“

張國榮式

”的悲劇發生,是一次成功的自救,體現了“

敵進我退

”的作戰智慧。

再看一個例子。楊坤用飽含痛苦的顫音唱響的

《無所謂》

,沁人心脾令人難忘,楊坤也因此一曲成名。

但是,在這首歌裡連續唱出七個“無所謂”的楊坤,卻因為各種原因陷入了焦慮和抑鬱不能自拔,就醫時已達到抑鬱中度:

胸悶、氣短、渾身抽搐;思維混亂、經常走神;害怕見人,不管是演出還是接受訪談,都讓他覺得是令人恐懼的折磨。

當抑鬱已進門,如何戰勝抑鬱症?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有綠色的地方,心才能安定

。楊坤用

遠遊的方式

離開了歌壇。他來到呼倫貝爾大草原,過上游牧生活:“

遊牧其實就是一種流浪,在流浪過程中不斷吸收、消化新的東西,再表達出每個階段的真實感受,我只是想讓自己先快樂起來”

歷時兩年,楊坤終於走出抑鬱,找回了自我,創作出輕快明朗的

《牧馬人》

風吹過草低見牛羊,呼倫貝爾泥土都帶著香,一揮手雄鷹在肩膀,把天地都收進胸膛!

當抑鬱已進門,如何戰勝抑鬱症?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記得畢淑敏有一篇文章

《旅行是一味藥,可以治癒生活的苦》

。一位抑鬱症女白領在畢淑敏的建議下去旅行,報最便宜的冷門線路:

三伏天去三亞、寒冷季去西北大漠

結果旅行回來,簡直換了一個人——語速快了一倍,兩眼炯炯有神。

在三亞她遇到過狂風暴雨驚濤駭浪的颱風;在蒼涼大漠的西北,遇到過乾旱和枯燥,還需要搶飯吃。

經過這一番“旅行”,她感覺到了自己體內油然而生的變化:

不再那麼百無聊賴了,也不再對任何事情沒有興趣了,開始考慮珍惜生命了。

當抑鬱已進門,如何戰勝抑鬱症?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為什麼旅行可以成為一味藥?畢淑敏老師給出了專業回答:

一個和現實生活有很大反差的地方,新的景物、新的聲音和氣味,會讓你的五官和四肢開動起來,會調動起身體的內分泌系統開始工作,而不是先前的一灘死水、一盤散沙,更不像破抹布一樣萎靡不振。

一位美國心理學家指出,

世界上所有的抑鬱症,都是在關係上出了問題

。畢淑敏總結了三重關係:

人和自然、人和自我、人和他人

這三重關係,無論哪一層發生斷裂,都是噩耗,時間長了就一定會出岔子——這就是抑鬱的源頭。

當抑鬱已進門,一定有重關係斷裂了。

“逃走”離開事發地,就是為了找到新的位置,然後從容不迫的連線,新的關係就慢慢建立起來了,原來的抑鬱也就不攻自破煙消雲散了

當抑鬱已進門,如何戰勝抑鬱症?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樹挪死,人挪活”

,新的位置可以是新城新家;也可以是“繞過攔路虎,再殺回馬槍”的一次遠遊之地——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