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上春》:“國家隊”的業務考核如此好看

《舞上春》:“國家隊”的業務考核如此好看

《舞上春》:“國家隊”的業務考核如此好看

《舞上春》:“國家隊”的業務考核如此好看

《舞上春》:“國家隊”的業務考核如此好看

◎劉李旎

《舞上春》是中國歌劇舞劇院將舞劇團業務考核搬上舞臺的作品。自去年首次上演後,兩輪演出都引起了關注,場場爆滿,線上演出也收穫圍觀。經過創作加工的業務考核升級為公開演出,是中國歌劇舞劇院舞劇團的一次創新嘗試,為什麼《舞上春》能夠“出圈”、收穫如此多觀眾的喜愛?離開了人物和劇情,觀眾愛看的又是什麼?筆者認為,這源自作品對青年觀眾群體的捕捉和體悟,實現了演出與受眾的精準互動。

舞劇具有敘事性和主題性,動作編排更注重透過肢體語言交代故事、刻畫人物、表現主題。《舞上春》則直接地呈現了演員身體本身的美感,對於欣賞舞蹈不多的“小白”亦足夠友好。舞蹈系以人的身體為媒介傳遞藝術靈韻,有抽象性、意象化的特點,人們在欣賞舞蹈藝術時,即便不能從肢體動作中領會到意義,僅僅是欣賞身體本身的健康舒展,也能夠感受到美感。

中國歌劇舞劇院曾排演過《孔子》《昭君出塞》等現象級的舞劇。大型舞劇突出的是編導能力以及舞者表演、舞蹈等綜合能力,觀眾在舞劇觀賞中不會單純感受舞者的身體美,而是更加沉浸在人物、主題和形式中。《舞上春》則撇開了這些層面,透過純粹的基本功展示,更讓觀眾直觀感受舞蹈藝術的形式美。這便是業務考核對受眾最直接的吸引力。

但是,將業務考核從排練廳搬到舞臺,這看似簡單,實際上也是經過細緻編排的。

舞劇團團長兼藝術總監楊奕介紹,2022年版本的演出圍繞“人與自然”主題展開,透過7個篇章展示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詩書畫”的意境。在“風逐月”“震霜雪”“長歌行”部分,剪影式的燈光配合著舞者的舞姿,營造出或柔美或剛毅的氣質;“墨中影”部分,舞者穿著水墨色的水袖和身韻服,配合著冷色調的燈光舞動,彷彿一幅會動的水墨畫;“寫春秋”將民樂團搬上了舞臺,《戰鼓》一響,舞者隨著樂隊音樂的節奏強弱而舞,時而剛毅、時而柔美,翻騰跳躍如脫兔般迅捷,亮相控制又如蒼松般穩健。

“風逐月”“震霜雪”“長歌行”裡男女舞者穿插上場,單人與多人的交替變化,展示跳、轉、翻技巧以及軟開度、爆發力等。“墨中影”以女舞者水袖齊舞開場,由水袖引出一系列的道具舞蹈,最後落在單人劍舞結束。

技巧展示是演出的核心看點,而《舞上春》的編排者又抓住了受眾心態,不論“老饕”還是“小白”都不會抗拒欣賞一場美妙絕倫的“神仙打架”。

2022年的《舞上春》相較於2021年的版本有了許多提升,舞蹈編排更注重技巧的連線和詳略,群舞與獨舞的安排更加得當,多人同時在舞臺上的表演也更加和諧,多用集體齊舞和個人技巧獨舞,不會出現多人各自表演、眼花繚亂、觀眾抓不住重點的場面。在舞美上,配合寫意性的月、墨背景,使得整體舞臺不再單調,也突破了“黑匣子”帶來的壓抑。各篇章較之去年單純的顏色主題,更加強了對中國傳統藝術意韻的挖掘,只是文案略顯晦澀需要改善。

《舞上春》透過一場技藝帶來的震撼與美感,讓觀眾感受到舞者的真心——對這門藝術保持著愛和敬畏。《舞上春》絕對不是單純炫技,而是舞者將真心透過肢體展露了出來。“長歌行”中,男女舞者分別列隊出場,展示了整齊劃一的正踢腿、旁踢腿和騙腿。中國歌劇舞劇院舞劇團被譽為民族舞“國家隊”,卻將最基本的踢腿編排入內,即便最頂尖的舞團也離不開日復一日的基礎訓練。

尾聲部分,舞者們穿上各舞劇作品中角色的服裝,按照時間順序上演了一場歷年舞劇的“快閃”,既是創作展示,也體現了演員的傳承。與之相應的,這場演出的謝幕也不同於其他演出:謝幕時的舞者出場順序按照舞者進入舞團的年份而來,每位舞者的姓名和加入年份都會透過字幕展示出來,從剛入職一年的年輕舞者到團齡30年的資深舞蹈家。這是舞團對每個舞者個體的認可,給每一位舞者站到舞臺中間展示、發光的機會。《舞上春》弱化了演員的主次,每個人都是舞臺的主角,每個人需要塑造的角色就是自己。舞者們分次分撥地出場展示自己,觀眾也會把目光放開,關注到舞臺上的所有人,發現場上所有舞者的閃光時刻——每一個倒踢紫金冠時的腳背,每一個翻騰離地面的高度,每一個出收袖的利落……在“寫春秋”部分,舞者依次登臺,緩緩回頭,鏡頭給予每位舞者特寫,讓觀眾看得清他們眼中的光芒,看到每一位舞者都在用心發光。攝影/何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