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趙麗穎沒有少女感?還沒被許半夏罵醒呢

《風吹半夏》口碑熱度一路走高,最奇葩的評論大概就是“趙麗穎沒有少女感”了。

《羋月傳》作者蔣勝男跳出來,罵說這話的人“

山豬吃不了細糠

”,話糙理不糙。

趙麗穎飾演的許半夏,將野心寫在臉上,從收破爛開始白手起家、拼出偌大家業,風風雨雨數次跌倒、磕磕絆絆野蠻生長,

有銳氣、有殺氣、有情有義有稜有角。

很立體,和“傻白甜當道”或者“金手指開掛型女主”完全不是一個路數。

嘲趙麗穎沒有少女感?還沒被許半夏罵醒呢

而這樣有滋味的一個角色,卻被詬病“趙麗穎

沒有少女感

”。

無論是劇作還是角色,都並非毫無瑕疵、百分百必須喜歡,只是“沒有少女感”這般評論,著實諷刺。

這個角色,本就和少女感沒幾毛錢關係。

如此批評,就好比批評歐豪、李光潔“沒有少女感”。

他們當然沒有少女感了!為什麼要有少女感?為什麼覺得能夠用“沒有少女感”來PUA甚至是來

嫌棄

羞辱

嘲趙麗穎沒有少女感?還沒被許半夏罵醒呢

欣賞女演員、女主角的維度有很多,演技好不好、寫法是否豐富、角色是否立得住、情感表達是否得體等等,都很值得談。

拿少女感這單一、片面、狹隘標準,衡量已走出花瓶路線

、大步流星來勢洶湧的女藝人,很狹隘、甚至是倒退。

可惜啊,偏偏有人在糾結最不重要最不貼合的“少女感”。

更致命的是,這樣的聲音還不是罕見個案。

背後成因究竟如何?以“美”的名義行PUA之實,究竟有什麼樣的背景語境?來,我們一一說起。

嘲趙麗穎沒有少女感?還沒被許半夏罵醒呢

一,少女感、花旦女藝人、言情劇三位一體糾纏強化。

相比於其他型別,偶像劇領域似乎更愛強調“少女感”。

1. 換湯不換藥的媚“青”因素:創作端出發點和接受端需求錯位。

這類劇作中,顏值在諸多因素中佔比頗高。

年輕貌美、就是硬實力。

張譯、雷佳音們演技再好,在偶像劇領域大概也很難施展。

你很難想象對著雷佳音高喊“啊尊上回到蒼鹽海了”!對吧?

嘲趙麗穎沒有少女感?還沒被許半夏罵醒呢

青春鮮嫩好看的面龐,代替劇作品相核心成為硬需求,大行其道。

相對而言,言情偶像劇的受眾,普遍更年輕。

打造符合00後甚至10後審美的作品是一回事,討好年輕觀眾的“媚青”心態則是另一回事。

前者很難,往往

在執行過程中扭曲

變化成後者。

廣泛的多樣的審美可能性,於是被粗暴簡化為“媚青”。

嘲趙麗穎沒有少女感?還沒被許半夏罵醒呢

追求美是永恆天性,無可厚非,只是

在高度工業化流水線鏈條化套路化的部分言情劇作中,美被窄化為“白幼瘦”“少女感”等狹隘標準

這是一場創作端和接收端的

隔空同謀

,為迎合臆想中的某種需求、另一步閹割其他可能性,越來越侷限在單調單軌單聲道中。

久而久之,作繭自縛。

好比一種無聲無形但要命的“纏足”。

嘲趙麗穎沒有少女感?還沒被許半夏罵醒呢

2,“臉在江山在”的隱性合謀。

各路85花、90花、95花乃至00花,包括隔壁的一眾小生們,很多場合都有一條不成文的考核路徑,所謂“

臉在江山在

”。

要年輕,要好看,要每一張圖都如同精修自帶濾鏡三百六十度無死角,要永遠“殺瘋了”“豔壓群芳”。

還是那句話,喜歡好看的人很正常,無可厚非。

嘲趙麗穎沒有少女感?還沒被許半夏罵醒呢

但這種狂熱一旦

越界失序

,就有可能變成對“白幼瘦少女感”的步步纏繞步步緊逼。

更正確更寬泛更長久

的說法,或許是“

演技在

江山在”“

角色在

江山在”。

每一聲對“臉好看就行了,別的不重要”言論的附和,都終將成為“山豬吃不了細糠”複雜成因裡的一個小小“幫兇”。

嘲趙麗穎沒有少女感?還沒被許半夏罵醒呢

從某種程度上說,或許一部分小花旦們的粉絲,或者說某種偏狹的審美追逐氛圍,將一些藝人長久捆在美麗花瓶的位置上。

而過度強調顏值的背面、其實又深藏著“ta除了這張臉什麼都沒有”的

心虛單薄

潛臺詞。

看似是吹捧顏值、崇拜美貌,其實也是變相在表達“皮囊終歸不過是皮囊”的虛妄。

嘲趙麗穎沒有少女感?還沒被許半夏罵醒呢

換句話說,從偶像劇到正劇的轉型過程裡,他們或多或少或遲或早都將遭遇“顏粉”“顏黑”詰問:為什麼發腮了?醜了?胖了?糙了?

能不能放下顏值包袱,能不能和部分受眾的某種慣性期待切割清楚,對藝人自身而言關乎著

轉型成功與否

,對更廣泛的審美氛圍而言則關乎著

流行正規化的嬗變

越來越多藝人敢拋下“臉在江山在”的顧忌,用少女感來評斷人的聲浪、也就會隨之越來越微弱。

“《風吹半夏》中許半夏沒有少女感”一事中,被辜負被錯判被“不懂欣賞”的趙麗穎,或者說更廣義上的花旦和粉絲群體,是

少女感狹隘審美某種意義上的受害者,

但曾經

或許也以自知或不自知

的方式成為這種

生態的“合謀者”

嘲趙麗穎沒有少女感?還沒被許半夏罵醒呢

3. 角色討巧需求的強化與扭曲。

偶像劇女主討喜的因素,比如可愛討巧的鄰家少女、對映“世界上另一個我”的需求;

比如如今漸次被鄙夷的“聖母白蓮花”型別、折射絕對美好需求的外化;

比如當下越來越普遍的“帥氣姐姐”型別,投射對於獨立、強大、瀟灑對心理暗示的

訴求

這其中經久不衰、數次改頭換面但始終萬變不離其宗的一條,永遠是可愛、元氣滿滿。

嘲趙麗穎沒有少女感?還沒被許半夏罵醒呢

可愛本身就是很有少年感青春感的詞彙,

和受眾群體很吻合

可愛也易於增加附著笑點,為劇作營造

更討喜的氛圍

可愛還能為角色種種作死行為,找到

懵懂遮羞布

,隱藏戲劇衝突營造手法上的生硬和尷尬。

種種需求,導致“可愛少女感”始終是言情劇中很重要的一條。

嘲趙麗穎沒有少女感?還沒被許半夏罵醒呢

《蒼蘭訣》裡前期迷迷糊糊的小蘭花,幹啥啥不行、可愛第一名。

《星漢燦爛》裡個性強悍、心思細密的程少商,角色設定上帶有鮮明的強大印記,但某個側面也依舊是愛闖禍的可愛甜妹。

部分偶像劇未必刻意營銷“少女感”,但少女感撲面而來。

演員現階段青春年少、滿臉膠原蛋白,角色也元氣可愛,從裡到外洋溢的“少女感”,都在

強化

這一特色。

嘲趙麗穎沒有少女感?還沒被許半夏罵醒呢

你看,偶像劇、貌美藝人這些關鍵詞,對“美”對顏值都有超高需求和強大依賴,而女藝人女角色的“美”又往往因為上述種種原因、落入“少女感”的單一小格子裡。

年輕本身,當然並無原罪

若硬要說有,“將少女感當成

唯一金標準

”才是真正的

原罪

,對女藝人進行“無少女感羞辱”才是真正的

鐐銬

嘲趙麗穎沒有少女感?還沒被許半夏罵醒呢

二,被PUA的少女感:審美規訓和刻板印象。

少女感本身有問題嗎?喜歡少女感有問題嗎?嫌棄趙麗穎飾演的許半夏沒有少女感,這有問題嗎?

第三問的答案很顯然,當然有問題。

從這個問題反推第一第二問,有問題的或許不是直觀的少女感本身,而是錯位的越界的過於無處不在的少女感PUA

如果

你承認“少年感”是個偏褒義的詞語

,少女感或者也

同樣褒義

嘲趙麗穎沒有少女感?還沒被許半夏罵醒呢

弔詭的是,我們不說“少

感”而說“少

感”,聽起來是不是不太對?

換個說法,如果少女感所指的僅僅是

青春感

、少年感,這個部分並無問題;

如果少女感是在

指涉依附型、仰望型男女關係中的他者凝視

,性質就很不同。

美有千百樣不同,並無唯一確定答案,對著蘋果嫌棄“你為什麼不是香蕉”、嫌棄蘋果梨子桔子橙子都太胖面板太粗糙、不像剝皮香蕉那樣“白幼瘦”“少女感”,這很要命。

這是

被隱形但強大的偏見所PUA,愉快入套並且主動積極PUA別人

嘲趙麗穎沒有少女感?還沒被許半夏罵醒呢

審美是每個人自己的主觀感受,但這一看似自由的主觀感受的形成,某種程度上都是長期的有意識無意識的

審美規訓

的結果。

審美是一個太大太寬泛又太深的龐大議題,我沒有能力窺見真正的絕對真諦,但可以分享的是,具體到少女感這一點上、累積著太多的規訓與刻板印象。

小女孩應該什麼樣才可愛才討人喜歡、才被認為是符合社會預期的得體的,這些年一直有變動有反覆,但始終處在東亞悠久傳統的籠罩之下。

嘲趙麗穎沒有少女感?還沒被許半夏罵醒呢

如此氛圍下產生的偶像劇,廣泛流行之後,又

強化了這樣的審美正規化

這般

迴圈

,構成了一個外表五彩斑斕、內裡依舊如故的閉環。

各路大花旦,也曾被置身這樣的尷尬境地中。

當年《如懿傳》裡周迅和霍建華,第一集從十幾歲的少男少女時期開始演起,一度引起爭議。

同樣被批“裝嫩”,炮火似乎又更傾斜於周迅。

嘲趙麗穎沒有少女感?還沒被許半夏罵醒呢

周迅後來在和陳可辛導演的一段對談中,提及自己曾有年齡焦慮,某個時間段一起床就哭,怕皺紋怕老,很難和“自然變老”這件事坦蕩和解。

好端端的一個成熟女藝人,為何被裹挾進“少女感”的錯位座標系中?

如果說周迅是選擇失誤的個案,大概也講不通。

嘲趙麗穎沒有少女感?還沒被許半夏罵醒呢

隔壁章子怡聲勢浩大的《上陽賦》中,開播階段最讓人錯位的同樣也是年紀,一度被調侃:只有於和偉在老老實實演一箇中年人。

章子怡本人甚至線上發飆,喊話別再營銷宣傳她的所謂“少女感”。

與其說這是大花旦們貪圖年輕的十幾歲的角色,不如說這是

錯位的“少女感”本位觀、在偶像劇領域根深蒂固難以被撼動

嘲趙麗穎沒有少女感?還沒被許半夏罵醒呢

十幾歲的角色階段為什麼不能選十幾歲的演員?怕前後不接戲,還是怕開局觀眾看不見大牌就不買賬?

歸根結底,背後或許都有著“女演員

可以/應該/必須永遠有少女感

”的普遍心理

暗示

如今各路狗姐戀題材流行,承接在一波外表強勢但徒有其表的“姐學”“大女主”風潮之後,至少,各路偶像劇中女主角的年紀設定、終於跳出了永遠十幾歲二十歲的有形無形限制。

嘲趙麗穎沒有少女感?還沒被許半夏罵醒呢

楊冪《愛的二八定律》秦嵐《芳心蕩漾》等等一系列狗姐題材,女主年紀悉數變成30+35+40+

從林依晨《我可能不夠愛你》中開篇就點出“輕熟女”,到如今狗姐戀劇作盛行,一個輪迴12年的時間悄然過去,

偶像劇卻依然難以和“少女感”真正解綁

《俗女養成記》中的陳嘉玲,《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的宋喬安,這些近幾年中優秀華語劇作的代表作,女主角們都沒有輕易被鎖死在少女感的單一色調中。

嘲趙麗穎沒有少女感?還沒被許半夏罵醒呢

嘲趙麗穎沒有少女感?還沒被許半夏罵醒呢

角色陳嘉玲可以有不滅的少女心,演員賈靜雯可以有少女般吹彈可破的肌膚,但“少女感”這概念顯然太小、太輕、太過時,不足以囊括她們的酸甜苦辣萬般美好。

回到《風吹半夏》,許半夏也同樣如此。

不必有少女感,她也依舊很美,這種美,關乎人格、閱歷、時間,絕不僅僅是皮囊。

對如此有力量的角色而言,“少女感”不過是拋卻的一條裹腳布一副舊皮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