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努力工作,遇事習慣逃避,和遇事習慣思考解決辦法有何不同

《富爸爸窮爸爸》閱讀第一章

認識金錢

“貪財乃萬惡之源。”

“貧窮才是萬惡之本。”

兩個完全相反的觀點,那句話才是正確的?哪句話是錯的能?

富人之所以越來越富,窮人之所以越來越窮,中產階級之所以總是在債務的泥潭中掙扎,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對金錢的認識不是來自學校,而是來自家庭。

如果學校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是不是就會不一樣。

每個人的一生都被自己的觀念影響著。

“我做不到。”

“我怎樣才能做到。”

這就是兩種不同的觀念。

當你在說“我做不到”時,大腦就停止了思考。

當你在說“我怎樣才能做到”時,大腦就會動起來。

大腦越用越活,大腦越活,掙的錢就越多。

如果“我做不到”一直在思維裡生根發芽,就是精神上的懶惰。

同樣都在努力工作,遇事習慣逃避的人,和遇事習慣思考解決辦法的人,能力的成長是顯而易見的。

當遇到同樣困難的事時,“小心點,別冒險”和“好好想想,怎樣才能規避風險”,結果會有什麼不同呢?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一個觀念,事情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另一個觀念的結局就不同了。或許度過風險,事成功了。或許遇到風險,失敗了。

買房子到底是資產還是負債。

思想決定你的成長和未來的生活。

破產就是貧窮嗎?貧窮是永久的,經濟上,經濟上。破產只是暫時的。

貧窮的人說“錢不重要”,心裡真的覺得錢不重要嗎?

富人說“金錢就是力量”,想要富有就得有動力。

想法決定你的行為,觀念決定你的選擇。選擇不同,命運也會不同。

錢是一種力量,但更有力量的是財商教育。

錢掙到了就會花掉。錢要怎樣運作才能積累成財富。你是為了錢而工作,還是讓錢為你工作,取決於你的學習觀念和態度。

怎樣才能讓錢為你工作?

第一課 富人不為錢工作

窮人和中產階級為錢而工作。富人讓錢為他工作。

想富有,必須學會掙錢。用頭腦賺錢。

有想法就要敢於嘗試,付諸行動。但是必須在合法的前提下。

不要為富人的疏遠和冷落傷感,這更能激發你變得富有的慾望,也正是你想要變得富有的動力。

機會總是轉瞬即逝。知道什麼時候要迅速做出決定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即刻做決定和猶疑不定的結局天差地遠。即使面對自己喜歡的興趣,也要學會取捨。

決斷性非常重要。就如股市,遲疑一秒鐘,就足以讓機會流失。

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師。大多數時候,生活不會和你說什麼,它只是推著你轉,每一次推,它都像是在說:“喂,醒一醒,我要讓你學點東西。”

為什麼工作經驗是一個人的財富?為什麼每個人,就算有再高的文憑,也都要透過最底層的試用期到實習期,最後才能正式工作,以後才能升職加薪。

因為只有透過行動——實踐或模擬,才能學得最好。它被稱為體驗式學習。

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師。大多數時候,生活不會和你說什麼,它只是推著你轉,每一次推,都是要讓你學點新的東西。

一些人在生活推著他轉的同時,抓住生活賜予的每個機會;而另一些人則非常生氣,去與生活抗爭。他們與老闆抗爭,與工作抗爭,甚至與自己的配偶抗爭,這樣,也就向生活屈服了。他們不知道生活同時也給了他們機會。

你向生活屈服了,不敢承擔風險。你的確想贏,但失敗的恐懼超過了成功的興奮。其實,不過是你內心深處,始終認為自己不可能贏,所以你選擇了穩定。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學會了專注於自己所能控制的:自己。如果事情必須改變,首先要改變的就是我自己。因為,改變別人是更困難的一件事。

真正的學習需要精力、激情和熱切的願望。因為不滿而憤怒很正常,因為激情正是憤怒和熱愛的結合體。

每個人的靈魂都有軟弱、貧乏的一面,也有強大堅定、無法被金錢收買的一面。問題在於哪一部分更強大。人們的生活永遠被這兩種感覺所控制:恐懼和貪婪。

會堅持長遠利益的學習還是眼前短暫高利的誘惑?

有些人,手中有點小錢,就立刻被享樂、慾望和貪婪所控制。

他們害怕沒有錢,更沒有直面這種恐懼,對此他們雖然在情感上有所反應但並沒有動腦筋想辦法。

錢主宰著他們的生活,他們拒絕去分辨真相,錢控制了他們的情感和靈魂。

慾望。有人把它稱為貪婪。人們也為了實現慾望而工作。他們認為錢能買來快樂,但是,能用錢買來的快樂往往是短暫的。

那麼,沒錢,沒慾望是不是就會很快樂呢?當然不是。

不談錢就像依賴錢一樣是一種精神上的疾病。這個世界真的有對錢不感興趣,只為熱愛而工作的人嗎?

這何嘗不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虛偽。

感情是行動的動力。忠實於自己的感情,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運用自己的頭腦和感情,不要讓它們控制你自己。

敬請期待下一節:支配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