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保衛戰:于謙力挽狂瀾,拯救了明朝,卻沒有善終

京師保衛戰,是指1449年瓦剌首領也先攻打明朝都城北京,明朝在兵部尚書于謙領導下開始的一場都城保衛戰。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明軍主力在土木堡遭遇慘敗,明英宗也被俘,土木堡之變之變使明王朝遇到嚴重的危機。危急時刻,時任兵部尚書的于謙加強戰備,並駁斥了遷都南京的觀點。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八日,皇太后命郕王朱祁鈺監國。朱祁鈺九月六日即帝位,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以明年為景泰元年。

京師保衛戰:于謙力挽狂瀾,拯救了明朝,卻沒有善終

在此基礎上,因為明朝已經冊立了皇帝,也先挾明英宗要挾明廷之計不逞,遂於十月率大軍進攻明朝都城北京。十月十一日瓦剌軍抵北京城下,列陣西直門外,把明英宗放置在德勝門外空房內。十三日,于謙、石亨率軍與瓦剌軍戰於德勝門外,瓦剌軍大敗。隨後又轉戰至西直門進攻明軍,也被明軍擊退。對此,在筆者看來,京師保衛戰中,于謙力挽狂瀾,可謂拯救了明朝。但是,拯救社稷的于謙,卻沒有獲得善終的結局。

首先,瓦剌是當時蒙古高原三大部之一,另外兩部是韃靼和兀良哈。明成祖朱棣率軍在忽蘭忽失溫大敗瓦剌軍後,瓦剌開始接受明朝的稱號,與明朝保持著臣屬關係。但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到了明英宗朱祁鎮這位皇帝在位時,瓦剌日益強大,而就明朝來說,則沒有朱棣時期的國力了。

京師保衛戰:于謙力挽狂瀾,拯救了明朝,卻沒有善終

於是,到了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首領也先率領四路大軍南下,前鋒直指大同。對此,宦官王振慫恿明英宗朱祁鎮率二十萬大軍七月十六日冒險親征。結果,明朝大軍退至土木堡時,瓦剌軍追來,明軍潰敗,王振及眾多將領死於亂軍之中,明英宗朱祁鎮被俘,這就是改變明朝歷史走向的土木堡之變。在土木堡之變後,也先乘明軍主力潰散、京師空虛,率軍南進,企圖攻佔明朝都城北京。對此,在筆者看來,如果明朝都城也被攻佔,那麼,土木堡之變,應該可以說是第二個靖康之變了。不過,對於明朝來說,顯然不願意成為第二個北宋。

土木堡之變的訊息傳到京師後,自然導致明朝上下震動不已,城內人心惶惶。畢竟,放在任何一個王朝,主力損失殆盡,都城即將被包圍的訊息,都是難以接受的。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八日,皇太后命令郕王朱祁鈺監國,召集朝臣商議守城大計。以徐有貞為首的一些大臣主張遷都南京;而主張抵抗的兵部侍郎于謙則以宋朝南遷的故事為由反對遷都,並對皇太后曉以遷都的利害,徵得皇太后的支援。吏部尚書王直、內閣學士陳循等人都贊同于謙,於是,明朝上下決定固守北京。

京師保衛戰:于謙力挽狂瀾,拯救了明朝,卻沒有善終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二十三日,于謙誅殺宦官王振的黨羽,以此避免土木堡之變的覆轍重演。于謙擁立朱祁鈺即位,是為明代宗,這樣即使也先的陰謀不能得逞。對此,在筆者看來,雖然于謙支援朱祁鈺登基稱帝,是為了明朝大局著想。但是,在明英宗朱祁鎮心目中,自然耿耿於懷,甚至將於謙視為朱祁鈺的支持者。而這,無疑是奪門之變中,朱祁鎮要除掉于謙的重要原因。

京師保衛戰:于謙力挽狂瀾,拯救了明朝,卻沒有善終

按照明朝的規矩,兵部尚書是不能直接指揮大軍的,這也是吸取了歷史上武將執掌兵權,乃至於功高震主的教訓。但是,對於京師保衛戰來說,于謙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為此,明代宗專門下令,命令明朝都城各營將領皆接受其節制。在此之前,于謙擔負起了全權指揮京師保衛戰的重任,其地位僅次於皇帝。于謙認為,土木堡之戰的失利,犯了許多兵家之大忌,其中後勤保障沒搞好是重要原因。所以,在京師保衛戰中,于謙首先就是做好明朝將士的後勤保障工作。

正統十四年(1449年)十月初一,在於謙進行初步準備之後,瓦剌軍挾持被俘的明英宗朱祁鎮大舉南下。一路經宣府進攻居庸關,從京師正面吸引明軍。也先親率主力3萬人經大同進攻紫荊關,迂迴京師。

京師保衛戰:于謙力挽狂瀾,拯救了明朝,卻沒有善終

正統十四年(1449年)十月十三日,在初次交鋒受到挫折後,瓦剌軍乘風雨大作,集中全力進攻德勝門。于謙命大將石亨在城外民房內埋伏好軍隊,然後派遣少數騎兵佯裝戰敗以引誘敵人。也先果然中計,從而遭到了明朝大軍的埋伏。對此,在筆者看來,雖然于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文官。但是,于謙對於排兵佈陣等策略,卻都耳熟能詳,這促使他能夠在京師保衛戰中出奇制勝。

保衛戰期間,身為京師三大營之一的神機營起到重要作用。公元1449年十月,北京德勝門外民居中隱藏著上千名神機營士兵,他們利用武器上的優勢,讓瓦剌軍頓時被打蒙,一輪又輪的火器打擊讓瓦剌騎兵損失慘重,丟下幾千具屍體悻悻而去。對此,在筆者看來,在土木堡之變中,神機營因為地形上的限制,無法發揮自己的全部實力。但是,在京師保衛戰中,憑藉著堅固的城池,神機營的作用被放大化。而這,其實也是明朝整體實力領先的重要體現。從這一角度來看,瓦剌想要一舉消滅明朝,自然是痴心妄想了。

京師保衛戰:于謙力挽狂瀾,拯救了明朝,卻沒有善終

最後,在攻城不下的背景下,也先獲悉明朝各路援軍即將到達。唯恐後路被切斷,便於正統十四年(1449年)十月十五日夜率領人馬,挾持英宗朱祁鎮由良鄉(今北京市房山東北)向紫荊關撤退。于謙發現也先軍隊正在撤退,即命令石亨等集中火炮轟擊也先軍營,炸死瓦剌軍一萬餘人。

至此,明軍取得了保衛北京的勝利。也先率軍退至塞外,數次南下,都因明軍防範嚴密而未得逞。對此,在筆者看來,在京師保衛戰之後,明英宗朱祁鎮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因此,朱祁鎮回到明朝,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也先無隙可乘,被迫釋放明英宗。和議後,于謙仍積極備戰,挑選京軍精銳分十團營操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境得以安寧。

京師保衛戰:于謙力挽狂瀾,拯救了明朝,卻沒有善終

天順元年(1457年),在奪門之變後,明英宗復辟,大將石亨等誣陷於謙謀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對此,在筆者看來,在明英宗和明代宗之間,于謙並沒有明顯偏向於某一位。換而言之,于謙忠於大明王朝,而不是朱祁鈺或者朱祁鎮。所以,于謙被殺,自然是明朝的一大冤案了。

到了明憲宗這位皇帝在位時,于謙被複官賜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諡“肅愍”。明神宗時,改諡“忠肅”。有《於忠肅集》傳世。《明史》稱讚其“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他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