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晚熟”的王派藝術

李聲鳳

王文娟“晚熟”的王派藝術

王文娟。澎湃新聞記者 丁曉文 資料圖

這兩天,我身邊有不少越迷朋友在悼念王文娟老師、回顧她藝術歷程的過程中,都突然意識到一件事:原來王文娟老師不是“越劇十姐妹”之一。之所以說“突然意識到”,是因為以前大家都習慣性地誤解了。這個誤解其實很有趣,我們如果從學術角度來看,會發現它與王文娟老師的藝術成長曆程是有密切關係的。

王文娟“晚熟”的王派藝術

義演《山河戀》的越劇十姐妹

所謂“越劇十姐妹”,指的是20世紀40年代上海越劇界的十大名演員,包括袁雪芬、尹桂芳、竺水招、筱丹桂、徐玉蘭、範瑞娟、傅全香、張桂鳳、徐天紅、吳小樓。其得名是源於1947年她們為反對舊戲班制度,籌建劇場和戲校,聯合義演《山河戀》這一事件。十姐妹中,年齡最大的是1919年出生的尹桂芳先生,年齡最小的是1926年出生的吳小樓老師,後者與王文娟老師是同歲的。大家會有這個誤解,顯然是因為王老師不僅在年齡段上和十姐妹非常接近,在藝術成就和藝術影響力上也毫不遜色。

王文娟“晚熟”的王派藝術

1947年越劇《山河戀》劇照

但是大家在關注越劇藝術時需要留意一點,那就是歷史時段的差異。每一位藝術家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位置其實是處於不斷變遷之中的,沒有誰是一踏上舞臺就直接站上C位的。王文娟老師後來取得了很大的藝術成就,但是她成名相對是比較晚的。所以她不僅沒有出現在1947年聯合義演的“越劇十姐妹”中,而且即便到1951年,我們已經可以在上海越劇界為抗美援朝聯合義演的合影中(共十二人,被稱為“越劇十二姐妹” )找到她了,但當時距離王派藝術的真正確立,也還有很漫長的一段路途。當然,有時候流派的確立很難具體到某一年,但可以確定的是,官方認可的眾多越劇流派中, 王派的出現是相當晚的。

王文娟“晚熟”的王派藝術

《紅樓夢》

王派藝術的“晚熟”,當然有很多因素,但是如果我們從越劇發展歷史的大趨勢來說,其中有一個原因可能是:當王文娟老師作為一名後起之秀,開始在越劇界嶄露頭角時,恰好遇到了越劇女小生的崛起。

我們知道,女子越劇的第一個興盛時期是以“三花一娟一桂”為代表的,“三花”是施銀花、趙瑞花、王杏花,“一娟”是姚水娟,“一桂”則是筱丹桂。大家看到,這五位一線名角全部都是廣義上的花旦。而當時越劇界的年底大會演,劇目也大多是《碧玉簪》或《孟麗君》這些以花旦為主的戲。可見在當時的越劇界,花旦是毋庸置疑的核心,雖然同時期也有不少出色的小生,但在這種大趨勢下難免會被花旦的光輝所掩蓋。而在上面所說的五大名旦之後,隨著流派唱腔的出現,又陸續湧現了袁雪芬、傅全香等名角,袁雪芬當年是繼“越劇皇后”姚水娟之後的“越劇新後”,而傅全香則是在袁雪芬離開後,以“雪聲”為基礎建立起來的“東山越藝社”後的頭肩花旦。

王文娟“晚熟”的王派藝術

《孟麗君》

但這種情況在20世紀40年代的後半期開始發生變化,隨著越劇小生藝術的發展,小生行當開始得到越劇觀眾越來越多的關注。於是,到1947年下半年,越劇界的“芳華”“東山”“少壯”“玉蘭”“雲華”這五大越劇團體,都已經由小生掛頭牌。所以,當時正處於藝術上升期的王文娟老師,1947年進入“少壯”,1948年進入“玉蘭”,雖然都是擔任頭肩花旦,但劇團的頭牌都是小生演員,而觀眾的視線也更多的集中於小生,這種外在的大環境不可避免地會延緩她作為一個花旦演員的發展程序。

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王文娟老師的藝術之路,雖然在前一個時期受到了越劇發展趨勢的影響,但在後一個時期也得到了時代給予的助力。王文娟老師的藝術發展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當然就是1958年出演越劇《紅樓夢》中的林黛玉以及之後在1962年拍攝戲曲電影《紅樓夢》,而這兩個重要的事件,其實與當時的越劇大環境也有著密切的關係。

據學術界研究,越劇曾演過的《紅樓》戲有數十種之多,而越劇演出《紅樓》戲的歷史甚至一直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但是上海越劇院1958年所創作的這版《紅樓夢》有著它獨一無二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來自越劇在50年代兩個重要的大環境。第一個大環境就是在新中國建立之後,由於政府和領導的重視,越劇開始承擔起服務國家層面需要的職責,尤其是作為國家單位的華東越劇實驗劇團,所創作的越劇作品不僅經常作為代表國家形象的文化產品用於招待外賓,也得到了更多拍攝成戲曲電影、作為國家層面的文化成果向全國推出的機會。這之中就包含了後來享譽全國的越劇電影《紅樓夢》。

第二個大環境則是“戲改”。“戲改”對於越劇所產生的影響有別於其他劇種,它很大程度上使一直走在創新之路上的越劇開始發生轉向,向中國戲曲傳統迴歸,可以說具有一種“復古”運動的特質。這一點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有詳細論述,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去看一下。這種“復古”體現在很多個層面,包括劇目層面,也包括審美趣味層面,這就不可避免地帶來了越劇內部各行當的又一次起落。給越劇花旦,尤其是身處於“華東”內部的花旦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大家看看1949年以後“華東”出現的新的越劇流派,就特別明顯:呂派、金派、王派,全都是花旦流派。正是這樣有利的大環境下,王文娟老師最終完成了她的“逆襲”,並透過林黛玉、春香、鯉魚精、王玉真、楊開慧、孟麗君等一系列角色,建構起了蔚為大觀的王派藝術殿堂。

從個人與越劇發展史之間相互關係的角度來回顧王文娟老師的藝術歷程,或許可以給今天的我們帶來很多啟示。每個時代都有它不同的時代環境,在大的社會環境和發展趨勢面前,個人的努力可能會顯得微不足道,你可能會覺得個體根本無法與時代大勢相抗衡,更不用說力挽狂瀾。但是環境其實是在不斷髮生變化的,只有不為一時的得失所影響,持之以恆地提升自己,鍥而不捨地專注於藝術,那麼當機遇之神來到你面前時,才不會與它失之交臂。我們在永遠的“林妹妹”,在“晚熟”的王派藝術中,不僅要看到其時代賦予的良好契機,更要看到藝術家在長年累月的藝術實踐中形成的深厚積澱。

(本文作者系越劇研究者、上海教育出版社副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