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雍正王朝》首播時收視率這麼高?

《雍正王朝》是根據二月河小說改編而成的一部歷史劇,分兩部分,前20集講康熙朝的九子奪嫡,下部分才是雍正王朝。1999年該劇在中央八臺首播,一度作為收視率(16。7%)最高的電視劇廣為傳播。雖然隔了18年我才第一次開啟這部劇,但是它緊湊的故事情節、鮮明的人物形象和強烈的現實意義,此刻看起來也毫不過時。

為什麼《雍正王朝》首播時收視率這麼高?

首先是胤禛在九子奪嫡過程中所展現出的魄力與遠見。

這是從他燒燬《百官行述》開始表現出來的。《百官行述》是吏部主事(正六品)任伯安利用職務便利記錄的眾多朝廷大員的一些言行,以期日後作為把柄要挾官員或作為籌碼升官發財,它的作用就如同《倚天屠龍記》裡武林各界追逐的屠龍刀,各位阿哥都趨之若鶩。四阿哥胤禛聯合十三阿哥胤祥用計中計將其賺入手中,後又在眾皇子和大學士馬齊的面前燒燬了未拆封的《百官行述》。彼時康熙帝在熱河修養,皇太子胤礽是監國,十四阿哥胤禵掌握兵部,八阿哥黨掌握豐臺大營和西山健銳營的武裝,一旦《百官行述》落入任何一方勢力必將掀起兵戎相見,尤其是手中並不握有兵權的四阿哥極有可能就會成為犧牲品。同時,一向禮佛的胤禛也未必想目睹兄弟自相殘殺。《百官行述》案後,太子再次被廢,從而奠定了四阿哥和八阿哥兩大陣營的對抗局勢。在平定邊疆的千鈞一髮之機,胤禛又率先推舉了敵對陣營的十四阿哥為大將軍王,以國家利益為先的表態使他徹底得到了康熙的信任,從而在康熙死後一舉繼承大統。值得一提的是,當十四阿哥從戍邊一線快馬回到皇宮弔唁喪父時,對與其同母所生的親哥哥胤禛並不買賬。此時雍正略施“小計”,加封其母為皇太后,使得胤禵為了孝道而不得不跪拜她,相當於被迫地間接承認了胤禛的帝位。這一點證明胤禛所具備的思維方式和應變能力早已是身為兵王的弟弟望塵莫及的。

為什麼《雍正王朝》首播時收視率這麼高?

其次是雍正的新政

。雍正上臺的第一條新政就是幣制改革。雍正把沿襲已久的“銅六鉛四”鑄幣配比改為“銅四鉛六”(一說“銅五鉛五”)。這一舉措改善了之前“劣幣驅逐良幣”對經濟生活和社會安定所產生的嚴重衝擊,規範了鑄幣制度,便利了貨幣的流通。雍正帝的第二條新政是財稅改革。作為從古至今的執政難題,直到如今,任何一則關於稅改的訊息都是頭條新聞。雍正推行“攤丁入畝”稅改的核心就是把丁稅併入田賦,讓沒有土地的人免除納田賦的負擔,相當於把直接稅改得不那麼“直接”。這在人口數量激增的清朝是件讓地方政府統計戶籍更加省事的手段,亦能解放勞動力和促進工商業的發展。可惜的是,在史實上,清朝在鹽稅正課外,增加鹽釐及鹽稅附加,變相收取人頭稅,國家財政最後也並未得到改善,又一次驗證了“黃宗羲定律”:雖然賦稅改革多是為了減輕農民負擔、改善國家財政而誕生,每次稅賦改革後,農民負擔在短時間內確實有下降,但隨後又增長到比改革進行前更高的水平。雍正在推行“攤丁入畝”的同時,也在河南試行“官紳一體”制度,即“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其關鍵點在於削弱明朝以降對士紳階層的糧稅減免優待,目的還是為了充實國庫,同時緩和土地兼併,疏解底層民眾的不滿情緒。但是“官紳一體”改革觸動的利益集團勢力太龐大,除了雍正與河南巡撫田文鏡,滿朝文武和士子清流幾乎都站在了“官紳一體”的對立面,再如何大刀闊斧也根本無法開啟局面,這也是全劇最無奈與最悲壯之所在:執政者有急切的意願推行新政,但是改革的阻力比設想的頑強太多倍,最後的結果甚至是雍正被群臣“逼宮”。所以在正史上,雍正死後“官紳一體”也基本無人施行了。

為什麼《雍正王朝》首播時收視率這麼高?

三是康熙的國舅爺、領侍衛內大臣兼議政大臣佟國維的老謀深算

。明面上佟中堂在為八阿哥立儲君而奔走,卻在暗中告誡劇中侄子隆科多(史上實為佟國維三子)靠近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因為佟中堂已位極人臣,如果他輔佐了對了儲君,可以利用大權輕而易舉的撈出站錯隊的隆科多(因為隆的投靠在暗);如果佟站錯隊也不礙事,他已垂垂暮年,對死已無所畏懼,而隆科多年輕有為,跟著繼位的四阿哥胤禛歷練,不出幾年佟氏又會多一位中堂。深諳厚黑學的隆科多又借舉報佟國維和八阿哥結黨營私的契機被拔擢為九門提督,掌管北京城內外武力,地位非常,並在後期為胤禛繼位出力。實際上,用現代的觀點來看佟和隆的站位實在是規避了幾乎全部風險的投資組合,如果調換輔佐物件則是一損皆損。四是關於劇中的八阿哥胤禩。無論是在胤禛繼位之前還是之後,胤禩都在不斷地籠絡各省督撫,收買士子清流的人心,覬覦天子之位。實際上他既缺乏判斷力也沒有預見力:在國庫空虛、吏治腐敗的局面下,為了維護清廷的持續統治,當皇帝是必然要費力推動改革的,這種自上而下的改革無法避免與皇子們和朝野眾臣為敵,遠不如扮演“八賢王”的角色更得天下人心,當然也遠不如用王爺的身份去大肆斂財來得容易,他的胸襟和眼界最終決定了他貶為“阿其那”的結局。

為什麼《雍正王朝》首播時收視率這麼高?

最後,《雍正王朝》常見的是負面評論是該劇太過於美化雍正的勤勉和貢獻,而選擇性遺漏了他殘忍的一面

。然而,要搞清楚的是,這部劇的初衷是呼喚和擁戴改革者、支援改革新政、鞭撻改革路上的反對者、堅信改革的最終勝利,甚至體會改革者的艱辛與不易。1999年正是改革開放的第21個年頭,新上任的總理正在一邊觀看《雍正王朝》,一邊面對著和本劇極其相似的時代背景:腐敗大案頻發、經濟疲軟、長江洪災、亞洲金融危機。他以一副雷厲風行的改革家形象說出了這句話:“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將一往無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在90年代逐步開展了以分稅制、國企改革、金融改革、投資體制、住房改革、物價體制為代表的一攬子改革計劃,成功地為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奠定了深厚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