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做為藝術作品能成為大眾消費,戳中淚點是基本共情

今天小情緒收到這樣的問題:明知道是假的,人為什麼看鶴唳華亭會哭、看慶餘年會笑?本期小情緒就跟大家叭叭,電影、電視怎麼就讓你又哭又笑了

影視做為藝術作品能成為大眾消費,戳中淚點是基本共情

影視作品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藝術價值就是-情緒表達,這也是影視做為藝術作品能成為大眾消費的主要原因。

人有表達情緒的需要,影視透過視聽+情節+對白的綜合反應,讓觀眾產生帶入感和參與感,由此達到了情緒表達的需要,而哭僅僅是眾多情緒中的一種

影視做為藝術作品能成為大眾消費,戳中淚點是基本共情

導演這個屏幕後面的“上帝‘就是抓住了觀眾的需求,在影像表達上”興風作浪“,緊抓你的情緒,一步步把你帶進他營造的情緒世界,從而達到向你闡述故事或者某個資訊的需求

影視做為藝術作品能成為大眾消費,戳中淚點是基本共情

比如《鶴唳華體》盧世瑜死諫這場戲,想必螢幕前面的你看到老師撞上槍,躺在太子懷裡的時候,你已經是淚人了。

導演首先先營造這場戲的氛圍,清流黨衝撞殿試集體被抓,齊王羅列數罪陷害太子,皇帝震怒把太子封在車中送去奉陵,太子陣營幾乎人人淪陷。盧世瑜在絕境中站在御前,老邁的文人,血肉之軀,傲骨清風。對面天子的震怒,字字句句,肺腑之聲,猶如利鈍,打在帝王的心上,紮在牢籠中太子的心上,也紮在螢幕前觀眾的心上。

當盧世瑜衝向槍口時,士兵們面無表情,躺在血泊中的老師,映照環境,整個氛圍更加蕭肅,淒涼。整個場景裡,鏡頭基本都是特寫,皇帝面無表情,太子動容,三個人的情緒相互烘托。我們為這位太傅的善良和偉大叫好,也為師徒之情所感動。再而觀眾不忍,不捨,甚至不想他死,當他就那樣直挺挺倒下,觀眾以淚流滿面

影視做為藝術作品能成為大眾消費,戳中淚點是基本共情

導演就是透過鏡頭的畫面,這樣一步一步開啟你的淚腺。情緒、情感作為積極參與創作的素材和紐帶,演員在表演時,演的就是劇本里的人物和人物關係的變化;而人物和人物關係的變化集中體現在人物情緒、情感的變化。

這場戲演員王勁松對君王是慷慨激揚的辯白,對太子是護徒心切,臨終交代是勉勵,讓觀眾先產生情緒的波動,在結合自身為人母為人父為人子為人學生的體驗,再到情感的共鳴

影視做為藝術作品能成為大眾消費,戳中淚點是基本共情

再比如《少年的你》陳念被霸凌追逐,情急之下躲進垃圾桶,觀眾的整顆心調到嗓子眼。這是一隻老鼠爬過,陳念驚嚇出聲。當下小情緒坐在電影院裡聽到全場觀眾譁然也驚出聲來。

導演先把大家帶到一個緊張氛圍,然後再用一隻老鼠的鏡頭驚嚇已經處在緊張氛圍的觀眾。讓觀眾直接體驗陳念此時的處境,以達到能與電影能同步共情

影視做為藝術作品能成為大眾消費,戳中淚點是基本共情

鮮明的、活生生的、具有獨特性格魅力的人物形象,也是演員的透過情緒塑造出來的。情緒是人們對待認知內容的態度,它包括情緒體驗、情緒行為和情緒喚醒和對情緒刺激的認知等複雜成分。

在性格和情緒上面,透過人的面部表情、語言和身體姿態等方式進行表現的

影視做為藝術作品能成為大眾消費,戳中淚點是基本共情

比如《慶餘年》裡郭麒麟飾演的範思轍在不同人物面前表達不同的情緒變化,在父親面前低眉順眼,連頭都不敢抬,搓著小手,時不時的偷偷抬眼瞄父親。這是畏懼父親的情緒。在範閒和下人面前,是飛揚跋扈的少爺,拿著皮鞭喊打喊殺的,透過這些情緒行為喚醒了觀眾的情緒體驗

影視做為藝術作品能成為大眾消費,戳中淚點是基本共情

影視情緒在層次上有淺層情緒(憤怒、恐懼、愉快、高興)、中度情緒(悲傷、感動、憐憫、同情)情理互動(同理心和強烈的共鳴)。

前面兩種情緒是觀影當下能直接體驗到的,情理互通不一定在當下,當下觀影體驗會形成觀影記憶,當我們在經歷某些事情與影視橋段重疊,又或者社交時,這些情緒記憶會被喚醒實現共情,而這種共情作用是現代不可或缺的娛樂專案

影視做為藝術作品能成為大眾消費,戳中淚點是基本共情

本期就分享到這裡。後面小情緒將繼續分享自己的觀影感悟,如果你和我一樣喜歡影視歡迎留言、點贊、關注@電影情緒俱樂部,一起分享影視的喜樂悲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