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滇第一關,勝境關前,遇見最窮縣太爺

往返於雲貴間,也許你數次的經過勝境關,也從不曾來到過勝境坊前,這個昔日的“入滇第一關”,而今已被現代交通無情的拋棄,彷彿一個退隱的老人,靜靜的享受著孤寂的時光。

入滇第一關,勝境關前,遇見最窮縣太爺

始建於明景泰四年(1453年)的“滇南勝境”坊雖然已早不存在,但屢建屢毀,屢毀屢建卻讓勝境坊至今依然矗立於勝境關前。明代始建的勝境坊是木質牌坊,高約13米,寬約11米,一主二側坊,十二楹柱九級斗拱,為古代雲南境內最高級別的牌坊,據稱所有經過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在雲南絕無僅有的。

入滇第一關,勝境關前,遇見最窮縣太爺

現存的勝境坊是1923年重建的,為雲南省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入滇第一關,勝境關前,遇見最窮縣太爺

牌坊正中有“滇南勝境”四個大字,一直疑惑,勝境關位於滇東,為何要說滇南勝境,經瞭解才知道,原來古代稱雲南為滇南,“滇”就是雲南,“南”則代表位於中國南部。

“滇南勝境”這一側為雲南方向,兩側門上寫有“滇界風霜”和“晴空萬里”。

入滇第一關,勝境關前,遇見最窮縣太爺

“固若金湯”這一側為貴州方向,兩側門寫有“滇黔鎖鑰”和“黔江陰雨”,這也正好說明了雲南和貴州的天氣情況。

入滇第一關,勝境關前,遇見最窮縣太爺

所以說,勝境關不僅僅只是以地位界,也是以天為界的,正如古話所說:“雨師好黔,風伯好滇”,從牌坊的側面也可一辨。

貴州多雨,雲南多風,貴州這一側的石獅上易結青苔,而云南這邊的石獅子則較為乾燥。

入滇第一關,勝境關前,遇見最窮縣太爺

在石獅下確實可以感受到這種差別,其實在雲南來說,勝境關位於的富源縣也算比較多雨的了,接近貴州天氣,但和貴州比起來還是有明顯差距。

入滇第一關,勝境關前,遇見最窮縣太爺

形成這種氣象差異的原因是太平洋寒流和印度洋暖流在此上空相遇,互不相讓,形成氣象學上的“昆明準靜止峰”,因而兩邊氣候各異。

入滇第一關,勝境關前,遇見最窮縣太爺

勝境關是古代出入滇黔的主要通道,官吏百姓通行其間,康熙年間修建勝境驛,設房三間接待來往官員,漸而形成一有簡單商貿街道的驛站。現在看到的都是後期恢復重建的了,不過似乎開發得並不是很成功。

入滇第一關,勝境關前,遇見最窮縣太爺

街道的中段有一“清風亭”,亭中立有一石碑。

入滇第一關,勝境關前,遇見最窮縣太爺

碑名“鬻琴碑”,估計能念出第一個字的人沒有幾個,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碑呢?

入滇第一關,勝境關前,遇見最窮縣太爺

碑背面有文字,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情:康熙年間平彝(富源古稱)一知縣孫士寅,為官清廉,離任時囊空如洗,為官六年竟然沒有回鄉路費,於是賣了自己心愛的古琴以做路資。百姓感之,涕淚相送,並捐資立碑於驛道旁。

所以現在明白了,這“鬻”字,是賣的意思,鬻琴碑也就是賣琴碑之意。

聽到這樣的故事,心裡卻沒有多少感動,只是些淡淡的麻木。這事都已經過去多年了,不知幾百年來,老百姓願為其立碑的,除了孫士寅,還有幾人?

入滇第一關,勝境關前,遇見最窮縣太爺

“鬻琴碑”立於康熙年間,現在看到的是1998年按原碑拓片複製所立。據稱原碑在農業學大寨期間被撬走修建水庫,再也難尋其蹤了,不知是否屬實。

入滇第一關,勝境關前,遇見最窮縣太爺

街道之後就是古驛道,這條開鑿於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的古道,一直沿用到1937年滇黔公路通車。

入滇第一關,勝境關前,遇見最窮縣太爺

沿古道曲折前行四百多米來到勝境關樓前,咸豐四年(1854年),知縣施仲麟在勝境關隘築城樓,城牆長37米,高7。8米,厚8。3米,青石築成,驛道從樓下穿過,兩側山上設哨並兩座炮臺。現在看到的關樓是1990年復原重建的,炮臺卻沒看到。

入滇第一關,勝境關前,遇見最窮縣太爺

據悉,城樓雖然是被拆除後重建的,但城門洞卻是原來的,忽然覺得,在那個連一塊碑都被拆了修水庫的年代,城門洞能夠保留下來真是萬幸了。

入滇第一關,勝境關前,遇見最窮縣太爺

城門樓上回看雲南一側的古道,狹窄彎曲,漸沒於草木之中,一公里多外,是車來車往的滬昆高速,而這曾經“入滇第一關”下的國道,靜靜的藏於並不高大卻濃密的灌木叢中不再為眾人所知,只迎接著尋味歷史而來的極個別人群,一直延續。

入滇第一關,勝境關前,遇見最窮縣太爺

東望是貴州一側,一去山路漫漫,從這裡,曾經走來了楊狀元,走來了徐遊俠,以及林總督,但我此時看到的,卻是那回鄉遠去的孫知縣,訥訥的想,虧得賣了琴,路迢迢哦。

勝境關前清風徐

士寅還鄉鬻琴去

便得百姓淚相送

奈何前路風悽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