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2500億的南水北調,是如何讓河水逆流而上的?佩服中國人

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國土面積在世界上排名第三,從古至今一直流傳著中國“地大物博”,

但是唯獨在水資源方面令人十分頭疼。

其實我國南方水資源可謂是比較充沛的,完全不用擔心乾旱的情況。但是在我國華北平原地區,耕地面積約佔全國的40%,但水資源量僅佔全國的6%。況且我國糧食產量最多的省份第2到第6均是華北平原,貢獻了全國35%的糧食。一直到2002年10月10日南水北調工程才正式被規劃下來,光規劃時間就已經花費了50年,一直到今天國家也僅僅完成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以及東線工程,這期間耗費2500億的南水北調工程到底多偉大?

局長細細為你講解一下。

耗資2500億的南水北調,是如何讓河水逆流而上的?佩服中國人

首先我們瞭解下為什麼我國南北水資源差距會如此之大?這就不得不從降水說起。我國的降水主要由東南季風帶來,使得我國的年降水量總體上從東南沿海往西北內陸遞減。

而且由於華北地區人口城市眾多、經濟發達,用水量大。並且華北平原多為工業區,

迅猛發展的工業讓流經華北平原的黃河、淮河和海河一度成為全國地表水質量最惡劣的地區,

最嚴重時幾乎是“有河皆枯、有水皆汙”。

雖然俗話說“遠水解不了近渴”,但是南邊的水資源卻能拯救北方的土地和人民,乾渴的華北大地迫切需要新的水源。而千里之外浩瀚的長江,多年平均徑流量約9600億立方米,是

黃淮海

三河總徑流量的近7倍。長江之水能否北上?人們懷抱著一線希望。

然而,要建設一個跨越1000多千米的調水工程又談何容易?

南水北調工程的偉大之處可能深處南方的人無法親身感受到,北方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一旦解決,

關乎中華民族長遠的發展。

曾經徐啟斌曾說“要想致富就得先修路”,這句話卻是沒錯,但就工程來說大到線路如何佈局、規模如何設定,小到渡槽什麼結構、管道什麼材質,論證了半個世紀後,工程的總體規劃才正式出爐。南水北調工程一共分為東、中、西三條路線,幹線的總長度達到4350公里,東

線工程的起點在江蘇揚州江都水利樞紐,而中線的起點在漢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庫,

供水區域則是河南、河北、北京以及天津這四個省(市)!

耗資2500億的南水北調,是如何讓河水逆流而上的?佩服中國人

南水北調工程想要完好修建並非易事,從調水起點到黃河南岸,地面高程升高近40米。這意味著想要南水北上,

必須實現“水往高處流”,直至水流越過最大高程點才可順流而下

,抵達天津或沿引黃濟青工程奔向山東半島。於是,僅東線一期工程沿線便建有34處站點、1

60臺水泵共計13級泵站

,這個世界最大的泵站群從揚州江都水利樞紐開始,將長江水逐級提升近40米,一路送至黃河南岸。而中線工程沿途需穿越大小河流共686條,為了確保輸水水質安全,避免受到洪澇

及汙染的影響,一座座龐大的“水上立交”橫空出世。在其中的27座大型梁式

渡槽上,南來之水源源不斷凌空而過,如同一條蜿蜒北去的“天河”。當初修建中線工程的時候,由於是

南北跨越,沿途地區氣候差異比較明顯,在安陽以北渠段還出現冬季結冰的境況,

為了不妨礙工程進度,建設部門就“冰期輸水”尋找突破口:能夠形成“冰蓋”的渠段要控制沿線節水閘;不能形成冰蓋的渠段,透過設定攔冰索、排冰閘以及分段處理冰塊!就這一個方案的實施順利解決冰凍問題!但對於中線工程來說,其中難度最高、規模最大的便是穿越黃河的穿黃工程。由於砂土中石英含量較高,工程人員只能依靠人力前後進出近400次,才在充斥著泥水的盾構機前端完成刀盤的修復和加固。

耗資2500億的南水北調,是如何讓河水逆流而上的?佩服中國人

盾構機是一種使用盾構法的隧道掘進機

最終,在大河之下穿行了500多個日夜後,巨大的盾構機終於在河道對岸重見天日。自此,

南來之水終於跨越黃河天塹得以繼續北上,最終實現了水往高處流。

但是不光是工程技術方面的問題,我們知道只要有工程就一定會有汙染,不出人意料,當時的工程沿線,

黃河以南的36個水質斷面中僅有1個達到地表水III類標準,有的斷面汙染物甚至超標百餘倍,完全無法作為飲用水源。

這意味著,東線工程必須在10年內達到全線III類及以上水質,才能滿足通水要求。於是這10年內,

山東超過700家造紙廠、江蘇800多家化工企業皆因排放不達標紛紛關停。

耗資2500億的南水北調,是如何讓河水逆流而上的?佩服中國人

而且在周圍在即將被淹沒的遷出地,每一村、每一戶、離開原有土地的人們,將按照這些土地被徵收前

三年平均產值的16倍獲得徵地補償款和移民安置費。

他們將在一片陌生的土地重新建立未來的家園。當然在1967年丹江口水庫初次蓄水時,“武當山”古建築群也是其中一大難題,

後來透過將建築和宮牆將進行整體拆除,待地面墊高後再重新復原。而山門、東西宮門三座建築,將從地面整體抬高15米,相當於5層樓的高度。

在不久的將來,這片佔地2。4萬平方米的建築群也將在全面加高的堤岸上恢復往日的模樣。在南水北調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題而不僅僅是局長介紹的這些,我們不能否認南水北調確實是一個奇蹟。中國作為基建狂魔也是世界上的一個奇蹟,因為我們不光有“南水北調”還有“西氣東輸”以及領先全世界水平的高鐵,跨海大橋等等,但這些又是由數數十萬工程建設者、數千名科技工作者,以及那些永遠沉睡在崗位上的人們共同創造的奇蹟。今天關於南水北調的偉大工程到這裡就結束了,關注科普局瞭解更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