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與動力210615

有些書,或許對我很重要。如果我認真讀完,細細品味,或許能扭轉當前的困境。但目前的情況,卻是無法靜下心來讀任何一本書。在工作並不忙碌的日子裡,我打開了《動機、動力與運氣》這樣的書,也沒能讀得下去。儘管這樣的書,所論述的話題,正是我感興趣的。

由此我猜想,有些事,或許是命中註定。人的命運要改變,實在太難。因為,我們非得在某個機緣巧合的時候,才能夠從心裡接受那些能改變我們命運的人何事。如果我們還沒有做好準備,接受這些人和這些事,我們的命運就不會有什麼改變。舉例來說,我在職場上的奮進,讓我一直留戀那條路,從未想過第二條路。即便有,也不過是茶餘飯後的閒談,只是說說而已,並沒有真的打算踐行。

現在,我總結出兩條人生原則,認為如果遵守了,就會真的改變人生。首先的原則,是不要將自己完全暴露在風險中而沒有任何保障,必須要有至少一件事,能夠賺到穩定的現金流,穩定家庭經濟。至於錢多錢少,那是另當別論的事了。

第一條原則,開放的心態,不輕易否定任何一件新鮮事,不拒絕去認識陌生人。當然,也用不著刻意去認識某個陌生人。在我的認知中,每個人都在他的困境中,我的出現,最有可能不能給他帶來什麼改變,就算認識,也沒什麼價值。

第二條原則,積極實踐,以實際行動,謹慎地檢驗每一種可能性。為了避免淺嘗則止,不到火候而錯失良機,可以借鑑稻盛和夫的忠告: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有了這條原則,就不會輕易說,某某事我嘗試過了,行不通。闖入某個陌生的領域,自然不知道里面的規則,這也正是優勢,可以沒有顧慮地盡情試錯,反正代價可承受。

目前,我正在嘗試這兩條原則。都說人的精力有限,只能在少數幾個領域中深耕。我認同這個說法。不假思索地說,人有各種可能性,可實際上,不是這麼回事。人受制於環境和他自己持有的觀念,所能做的事,相當有限。沒有那些條件,或者環境遮蔽了他的心智,或者他自己心智未開,他也成不了事。因此,完全不用擔心,這裡試試,那裡試試,最終一事無成這種情況。就目前來看,我能嘗試的事很少,一為寫文章,二為做短影片。

大概兩個月前,我就有做短影片直播的設想。那時候,這個想法令我興奮了幾個小時,之後就忘記了。現在,我有足夠多的時間來做短影片,也是在待業期間的事了。有意識地嘗試,也是近一個星期的事。如此看來,改變真的很難。我這種來了興致,就立即行動的人,也如此磨磨唧唧,再要說到那些性格軟弱者,恐怕根本不會嘗試這些事。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做短影片的能力,不知道自己是否上鏡,表達的效果又如何。就在這些猶豫中,艱難地邁出了第一步。就當是訓練當眾演講的能力吧,邁出第一步最關鍵。演講能力在重返職場前的面試中,以及返回職場後的工作中,都用得著。我自認為已經做過幾場成功的演講,時間不長,效果卻還算好。有了這個基礎,再利用短影片這樣的機會,鍛鍊演講能力,再合適不過了。

這幾天睡眠的時間較多,身體和精神還沒有完全放鬆下來,也放鬆了鍛鍊。這倒不賴。身體也是一具機器,需要時間修養。這段時間裡,就算是休整期。下週開始,再訂訓練計劃。總之,不以生活作息的改變,而心中有所負累,不要有這樣的精神壓力。

在此期間,重溫98版的《水滸傳》。看完武松的故事,心中十分感慨。武松的哥哥武大郎,其悲慘命運,值得同情。其命運,讓我想到了一些事,有些教訓可以吸取:

首先,是要有自知之明,不要去奢望自己所不能掌控的東西,包括財富;武大郎明顯無法掌控他的婚姻,他人雖然很好,也能包容,但那確實不是他所能掌控的生活,若是不招惹潘金蓮這樣的女人,也不至於落個受氣被毒死的下場。

其次,是要迅速割捨,當斷就斷,立即拋棄那些讓你的生活不得安寧的人和事。當時可能損失很大,但事後來看,又何嘗不是最佳選擇呢?

在奢望自己所不能掌控的東西上,我還要繼續破除心中的執念。近期我在反思“我與他人的差距”,“我到底缺了點什麼”這樣的問題,就是這樣的嘗試。

在迅速割捨一些事上,如果過去我還有些猶豫,到了現在,我基本上都能做得到了。包括那些面試,表面上看,是我沒有抓住機會。但實際上,卻是讓我又一次躲過了那些煩惱。我的個性,真的不適合再經受那樣的職場煎熬。

我自認為是個不缺乏動力的人,源源不斷的動力,發自心底。這股動力,是不甘於荒廢這一生,不甘於一無所成的犟脾氣。誰要是說我做不成什麼事,我偏偏不信。我還認為,過去以來某些領域中人們做的事,都落伍了,就等我去做出一些新鮮的事來。正是這樣的想法,讓我持續寫了好幾本書。有了這樣的經歷後,我不再對寫作有什麼不切實際的期待了。

我察覺到了一些可能影響我接下來十年的事。我很謹慎地對待這些事,絲毫不敢馬虎。一件接一件不如意的事,彷彿是槌棒,一次次重重地撞在我的腦袋上,讓我麻木了,丟了信心,也沒了熱情。這可是極為要命的事。人最寶貴的是信心、信念、熱情和鬥志。要做非常之事,要成就非常之事,必須要有非凡的熱情和不屈的鬥志,外人看來,要像是瘋了一樣。而現在,我發現這種熱情正在慢慢消退,所以,我才警醒。

我猜想,這肯定是發生了我還沒有察覺的事,所以才有這樣令人不安的變化。話說動力可以來自於慾望,也可以來自於屈辱。讀佛經、讀儒學和道家學說,讀偏了,讀到無慾無求的境地了。人沒了慾望,熱情自然也會慢慢跟著消退。如果不是近期經歷的事,給我帶來了一次次的屈辱,我恐怕不會警醒自己思想上的變化。回想年輕時,我指的是二十歲出頭的那些年月裡,我擁有極大的熱情。那時候的唯一缺點,是沒有明確的方向(或者說目標)。那時候我就想,我應該走一條不同的路。兜兜轉轉這十五六年後,還是要考慮這個問題。幸好,現在還不晚。

當前我最要緊的任務,是移去心頭的壓抑,喚醒我的熱情,用喜悅做日常生活的背景。這可是從來沒有做到過的事。也正因為如此,我才要在這方面持續努力。要是做到了,我的人生將完全不同。

我可以透過兩種方式去嘗試,一種是讀洛克菲勒的書信,振奮精神;另一種是讀佛經,讓頭腦空空如也,讓心從恐懼、譫妄中解脫出來,脫離實相而得解脫。

現在我的情況,更接近於“明鏡蒙塵”。但我想,如果正面難以解決問題,倒不如側面去解決呢?方法有很多,就看我如何用這些方法,又能堅持多久。比如說,WOOP方法,心理學上的行動的張力,小步子原理等。

此刻,我似乎找到了一個簡單的足以支撐我信心的念頭:一個人,要有一份傲世獨立的能力,使他不論什麼時候,都能立足於此世——這是這個人不會被挫折打垮,能夠在經歷低谷後,再次奮起的基石。這可以是人的信念、才華或是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