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分層和階層固化:最煽情的謊言與刻意誇大的風險

我不認可社會階層固化的說法。因為社會根本就不是像千層餅一樣,一層一層的。什麼是層級?就是“主殺奴無罪,奴殺主重辦”的等級區別對待。什麼叫“固化”?就是一種停滯流動狀態,看不到變化。老子英雄兒好漢,“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而且龍永遠是龍,鳳永遠是鳳,老鼠永遠是老鼠。就跟小孩玩的鬥獸棋那樣,按照大小順序,象、獅、虎、豹、犬、狼、貓、鼠,只能是大得吃小的,而且是單線迴圈。

人類社會不是這樣。固化是社會流動的一種非正常狀態,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個人一生中的職業地位沒有改變,二是子女一代同父母一代同年齡段比較,職業地位沒有改變。一個是代內停滯,一個是代際之間流動的停滯。

現在是人人平等,人們只是在生活方式、行為習慣、價值觀念等方面,形成各自的特徵,這個最多隻是群體橫向的邊界。但社會不是縱向的一層一層的,大家都只是處在同一個平面上的不同集合。

社會分層和階層固化:最煽情的謊言與刻意誇大的風險

不要說自古以來就有“富不過三代”,“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等等說法,現在我們看到的那些風光無限、聲名顯赫的人,難道一生下來就是這種狀態嗎?

社會風險的放大,對誰更有好處?大家可以看看,動不動就說什麼“階層流動受阻”的,都是什麼人?鼓吹、渲染“階層固化”,真實目的是什麼?無非是製造焦慮。人最怕的就是焦慮,人一旦焦慮起來,就失去了起碼的理性,既沒有判斷力,也沒有抵抗力,結果是有病亂投醫。有人是靠這個掙錢的。

關鍵是,這個病不是真的有病,而是被別人忽悠出來的。就像趙本山的小品裡演的那樣,“沒病走兩步”。最後把自己弄得神經兮兮的,被人騙了還幫人數錢,還對人千恩萬謝。哎……

當然,我們必須承認,當前社會,的確存在著一些影響正常流動的因素,包括宏觀的政策與體制機制障礙、一些慣性思維和潛規則等,但是社會並未呈現固化的整體態勢。這個問題必須要講清楚。

社會分層和階層固化:最煽情的謊言與刻意誇大的風險

“階層固化”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輿論熱點問題,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它在立論上,說實話挺巧妙:先讓你形成一種印象或者認識,讓你覺得社會就是分層的。既然是分層,那肯定有高有低。誰也不想在底層,所以要拼命往上爬。

往上爬,得有梯子。你覺得階層之間是有巨大鴻溝的,要跨過去,得有船。大家看看,現在賣“梯子”、賣“船票”的生意多紅火啊。

也有一些人,故意忽略個體能動性,把個人成就的責任推給外界的因素,放大體制機制的矛盾。這正好迎合了大部分人,不願意承認自己有問題的心理,更容易挑動公眾的神經,也就更容易引發輿論關注。

資訊時代,輿論關注就是流量,流量就是錢啊!

有人說,“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民二代”、“農二代”和“窮二代”等,這難度不是階層固化現象的突出反映嗎?

社會分層和階層固化:最煽情的謊言與刻意誇大的風險

公務員招錄考試,只要符合要求,人人平等,誰都有機會爭取。大家老是說“草根二代”向上流動的渠道受阻,我一直也沒弄明白,“草根二代”具體是哪些人?這個人數是固定的嗎?這個“上”指的又是什麼?

1952年首次實行高考,實際錄取人數只有5。3萬人,1977年錄取27。8萬人。1998年錄取108。36萬人,毛入學率為9。8%,不僅遠低於發達國家,而且低於經濟發展水平落後於我們的印度。1999年高校擴招,應當從社會全域性的需要來理解。2018年錄取超過了790萬人。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至今,透過高考選拔進入高等學校的學生已經超過1。4億人,全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5。7年提高到10。3年。“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1。6%,實現了普及化。

沒錯,過去,文憑的含金量確實相對更高,可是真正得實惠的,能有幾個人呢?文憑含金量下降,是因為有了更多的人參與競爭,給更多的人創造了機會,這難度不是好事嗎?如果看不到社會的進步,不去解決問題,只是一味地抱怨,跟著一些人的後面起鬨架秧子,有什麼意義呢?

社會總在不停地“洗牌”,有“得大於失”的人,也會有“失大於得”的人,但在基本制度合理、經濟發展的條件下,每個人都有實現自身價值的機會。

社會分層和階層固化:最煽情的謊言與刻意誇大的風險

歷史和現實證明,家庭背景等因素,對成為精英有基礎性作用,但作用不是無限制擴大的。學歷、職稱與行政級別等,這些所謂的“階層身份”特徵,本身就是人們主觀貼上去的標籤,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這些都不具有代際再生產的特性。清華畢業的學生,子女一定能上清華嗎?縣長的兒子一定能當縣長?教授的後代一定是教授?

社會流動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是社會不斷進步的動力根源。在整個人類歷史上,包括極為重視身份的傳統等級社會,社會流動的主要因素,也都是個人的後天努力,而非先天的家庭背景等因素。劉備是個賣草鞋的,劉邦是個小流氓,後來怎麼都當了皇帝呢?反倒是貴族出身的項羽,最後怎麼自己抹脖子了?

社會流動的邏輯,是能力本位。即便是在經濟資源和權力上佔有壟斷優勢,也沒辦法保證下一代能完整地承襲財富和權力。那些擁有更多資源的人,為什麼千方百計讓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根本上是為了擁有更好的個人能力。這也恰恰說明,社會流動的絆腳石是破碎的。對處於底層社會的人來說,不是沒有超越的機會,而是要找準賽道。田忌賽馬的故事聽說過吧?和優勢群體站在同一個賽道上,機會當然不大,可是換個角度,那就不一定了。

社會分層和階層固化:最煽情的謊言與刻意誇大的風險

孔子的學生原憲,住在魯國,土牆的屋子蓋著茅草,蓬草編成的門四處透風,下雨的時候屋頂還漏水。原憲的同學,大富豪子貢開著寶馬去看他,巷子窄的連車都開不進去。

子貢說,哥們兒你才華橫溢,卻甘願過這種日子,太沒追求了,你這不是腦子有病嘛!原憲回答說:沒有錢叫做貧,不能竭盡所能去行仁義之道叫做病。比附周旋、迎合世俗,有什麼值得炫耀的呢?

利益,就是社會中值得追求的東西,包括物質性的,也有非物質性的。利益追求是經常改變的,利益群體通常也是不穩定的。現在的問題是,價值觀太單一了,大家除了錢以外的什麼也不認。沒有多元價值觀,就沒有多元利益格局,就無法建立相對優勢,更不可能形成相對優勢下、人人都能成材的輿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