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失的野味:被消費主義捆綁的人們,如何逃離被定義的生活?

01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在全國大面積爆發,人們在防護自己的同時,對於這個病的起因也產生了極大的好奇。

到底什麼東西導致了一號感染源的誕生?

鍾南山院士對此做出了一些猜測,推測有可能是野生動物傳染給人的。

永不消失的野味:被消費主義捆綁的人們,如何逃離被定義的生活?

這讓我們想到了2003年的非典,據傳非典的感染源就是果子狸。

這不是野味第一次出事了。

早在2018年,就有一家五口,因為吃野味而中毒。

永不消失的野味:被消費主義捆綁的人們,如何逃離被定義的生活?

吃野味,這是一個我們現在很少提及,卻又一定存在的事情。

可是野味從營養價值上來看,跟正規養殖的動物沒有任何區別。

永不消失的野味:被消費主義捆綁的人們,如何逃離被定義的生活?

我們為什麼要去消費野味?野味為什麼讓我們如此著迷?野味的背後究竟是什麼東西?

究其根本,是這個社會的自由,催生了這種消費的觀念。

02

我們每個人都是自由的。

隨著科學的發展,過往神秘的宗教在我們的的眼中變得不再神秘,無數的科學家與哲學家前赴後繼。

馬克思·韋伯第一次提出了“祛魅”這個概念。

永不消失的野味:被消費主義捆綁的人們,如何逃離被定義的生活?

現代性社會對於過往一切神秘事物的祛魅。

它們脫去了身上籠罩在晦澀經文下的外衣,被科學所消解。

永不消失的野味:被消費主義捆綁的人們,如何逃離被定義的生活?

在科學的影響下,我們開始變得理智,我們同樣也願意去相信每個人都是理智的。

既然每個人都是理智的,那麼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所以我們應該給每個人自由。

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哲學家哈耶克提到過這樣一個觀點。

永不消失的野味:被消費主義捆綁的人們,如何逃離被定義的生活?

自由是一個經濟概念,每個人能行使自己的經濟權利就是自由。

而當代自由恰恰具有很強的消費性。

我們可以想想,我們關於自由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什麼?

財務自由。

我們認為,只有財務自由了,消費上自由了,才是真正的自由。

這也就造成了我們現在這個消費主義社會。

而消費主義社會有一個特點,一切都可以異化為消費。

03

任何東西,都可以透過消費來表現。

自由,財務自由。

善良,給慈善協會捐款。

品味,奢侈品。

一切品質都已經被這個消費社會中的商家異化為了一個消費符號。

穿這個牌子的衣服就是淑女,穿那個牌子的衣服就是土豪;用這種家電就是有品位,用那種家電就是不好。

無數的廣告在告訴著我們,這種東西比別的東西要高雅,這種東西比別的東西要更有風格。

我們可以舉出這個時代像這樣的無數種例子……

野味,就是一種消費主義下彰顯自己與眾不同的東西。

因為它的稀缺性與高價格,導致了只有小部分人可以吃到野味,這種消費產品理所當然地就成為了這個消費主義社會的一種代表。

它代表著任何有資格消費它的人,都是這個消費社會中,更好的消費者。

更好的消費者,就是比普通消費者要高一層,而無法消費的消費者,就是惡。

而任何一種消費商品的背後,還有著一種十分神秘的宗教性。

卡爾·馬克思在自己的著作《資本論》中稱呼這種神秘的宗教性為商品拜物教。

永不消失的野味:被消費主義捆綁的人們,如何逃離被定義的生活?

勞動產品一旦作為商品來生產,就帶上拜物教的性質,商品就從一個普通的可以感覺的物變成了一個可感覺而又超感覺的物了。

很多時候商品對於我們來說是非理性的。

這是GUCCI 2020年鼠年的新款。

永不消失的野味:被消費主義捆綁的人們,如何逃離被定義的生活?

它為什麼能值好幾千元,相信大家比我更加清楚。

這只是這個時代最典型的一個例子。

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個性,追求時尚,追求與眾不同,可是我們每個人卻又買著相同的東西,使用著流水線上批次製造的產品,這難道不是莫大的一種諷刺?

消費社會的需求在每個人身上肯定是不一樣的,它不應該被限制為一套標準。

一套由商家定義,這是好,這是優秀,那是不好,那是劣質的標準。

它們有什麼資格這麼定義?

這個消費主義的時代給了它們這樣的資格。

所以我們更要打破這種無意義的消費,找到這個消費社會中真正的內在需求;我們每個人都不一樣,專屬於自己的需求。

我想,這可能也是李子柒之所以能這麼火的原因吧。

永不消失的野味:被消費主義捆綁的人們,如何逃離被定義的生活?

我們每個人的心底,其實都有著這麼一片淨土。

04

關於野味我們要明確一個觀點,我們這個時代的野味跟之前農業社會的野味可不一樣。

農業社會缺少大規模養殖的技術,所以吃野味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而現在這個工業化時代,各種家禽可以大規模養殖,我們沒有必要去追求所謂的野味。

擯除消費主義不好的影響,從拒絕吃野味開始做起吧。

永不消失的野味:被消費主義捆綁的人們,如何逃離被定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