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掃盲系列一」中國史前史,從八百萬年前說起,起源於雲南

史前史(約800萬年前~約前2070年)

「國史掃盲系列一」中國史前史,從八百萬年前說起,起源於雲南

史前史是指從古猿進化而來的猿人向現代人種進化、直到有文字記載以前的人類歷史。在距今300萬年左右,由靈長類動物進化而來的古猿進一步進化為人類。在中國幅員遼闊的土地上,分佈著一系列體現不同人類體質發展階段的古人類化石。這些化石都具有顴骨高突、鏟形門齒、額中縫等現代蒙古人種進化的特徵,從而繪出了一幅完整的早期人類進化圖。考古學家將200多萬年的史前時期前後分為舊石器和新石器兩個時代。舊石器時代裡原始人在體質上完成了從直立人向智人進化,並向現代人轉變,使用打製石器捕獵動物和採集植物的果實為生。新石器時代大約從距今1萬年開始,這時人類在體質特徵上已經和現代人完全一致,工具以磨製石器為主,農耕畜牧的發明和色彩斑斕的彩陶與黑陶成為向文明前進的符號。

祿豐臘瑪古猿 (約800萬年前)

「國史掃盲系列一」中國史前史,從八百萬年前說起,起源於雲南

祿豐臘瑪古猿

800萬年前雲南祿豐地區屬於亞熱帶氣候,這裡生活著人類的始祖之一的臘瑪古猿,他們一般在湖泊、沼澤邊緣以及林間活動。和臘瑪古猿共生的有多種動物,其中哺乳動物就有30多種。祿豐臘瑪古猿的化石有顱骨3個、下頜骨5個、頭骨碎片23片、牙齒600多枚、指骨2根。這種古猿的體質特徵表現為門齒小,位置較垂直;犬齒小,稍為突出;臼齒和前臼齒較大,齒尖較低;一般身體有黑猩猩那樣大小,面部縮短,有拱形的顎和形似南方古猿的下頜骨,牙齒和上頜骨的特徵和南方古猿也接近。儘管臘瑪古猿化石最早在南非、印度發現後,在世界各地有多處發現,但化石資料以中國雲南祿豐最為重要和豐富。臘瑪古猿是人類的前驅,經過漫長的歲月進化才邁進了人類的門檻。安徽繁昌人字洞猿人 (250萬~200萬年前)

「國史掃盲系列一」中國史前史,從八百萬年前說起,起源於雲南

雲南祿豐地區

長期以來,考古學家一直希望尋找到人類的“第一把石刀”, 1998年在江南水鄉安徽繁昌發現了令中國科學家欣喜若狂的猿人遺址。到2003年為止,已對人字洞遺址進行了6次考古發掘。前五次發掘共發現了石器、骨器300多件,其中10多件人為加工痕跡非常明顯,應為古人類製作的工具,石器原料多為鐵礦石,極為罕見;還發現了5000多件哺乳動物化石,共67個種類,2003年第六次發掘中出土了一頭完整的乳齒象,為目前亞洲同種類中最完整的一頭,被科學家稱為“亞洲第一象”。經測定,該遺址的年代約距今250萬~200萬年,是目前亞歐大陸最早的古人類活動遺址,將中國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提前到200多萬年前,它的發現為中國由南方古猿向直立人進化的缺環提供了新材料,為中國可能是人類起源的搖籃和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重慶巫山猿人 (204萬~201萬年前)

「國史掃盲系列一」中國史前史,從八百萬年前說起,起源於雲南

重慶巫山猿人生活場景

遙遠的200萬年前,在四面青山環繞、長江橫貫東西的三峽地區,就有遠古人類生活著,1985年在四川省巫山縣(今屬重慶市)廟宇鎮龍坪村的龍骨坡發現了204萬~201萬年前的巫山猿人遺址。到1988年為止,發現直立人化石2件,分屬2個女性,包括一段左下頜骨和與之相連的兩枚臼齒,還有一枚上門齒,牙齒具有蒙古人種的鏟形特徵,被命名為直立人巫山亞種,簡稱巫山猿人。與猿人化石伴生的還有大量脊椎動物化石,其中巨猿牙齒化石14枚。到1998年為止,又發現了大量的人工石製品和一定數量的骨製品。巫山猿人化石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古人類化石之一,它和安徽繁昌人字洞猿人的發現將中國的舊石器時代提前到了200多萬年前,意義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