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 關注組織的智慧

關注組織的智慧

雅典因信奉智慧女神雅典娜而得名。公元前5世紀時,雅典成為了地中海東部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心,使得斯巴達和其他所有的希臘城邦均黯然失色。人們經常將公元前5世紀的雅典稱作“希臘的奇蹟”。伯里克利更是自豪地說:“雅典是希臘的學校”。為什麼雅典被稱為“希臘的學校”?因為雅典重視對分散知識的利用。

著名戰略管理大師羅伯特·M·格蘭特(Robert M。Grant)曾說,自從人類文明發源以來,人類幾乎所有的重要進步都是以知識為基礎的。今天,更大存量的知識為經濟增長提供了一個更高的生產力水平。對於我們來說,真正的挑戰並不是泛泛地討論知識經濟以及知識工人的概念,而是深入地探索知識的本質、探索知識在今天不同於以往各個時代的用途,這才是我們現在應該認真去做的事情。

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日本教授野中鬱次郎(Ikujiro Nonaka)進一步發展了面向知識人的管理體系,透過對索尼、松下、本田、佳能、日本電氣和富士影印機等日本公司的創新案例的研究,將其歸結為組織的知識創造能力——能“有組織地”充分調動蘊藏在員工內心深處的個人知識。野中鬱次郎認為知識是一種有價值的智慧結晶,可以以資訊、經驗心得、抽象的概念、標準的作業程式、系統化的檔案、具體的技術等方式呈現出來。野中鬱次郎的知識管理理念更多是從哲學、社會學的觀察得出的新的理論、新的洞察,對我們有極大的借鑑意義。在學術生涯的後期,德國哲學家胡塞爾曾詳盡分析過主體間性(intersubjectivity)這一概念,也就是主觀性是如何在多個個體之間實現共享的。胡塞爾指出,主體間性的經驗來自一個人對他人的同理心,即透過“換位思考”來發現和理解其他主體的意向性行為,胡塞爾稱之為同理心的“配對”(pairing)機制。一旦兩個個體實現了“配對”,原本分隔二人的狹隘利己主義就會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種感覺上的直接聯通。為了達到主體間性的境界——也就是自我意識為“我們”,而不是“我”的境界——組織務必要幫助每位成員打破狹隘的自我主義,全心全意地相互關照,並形成組織的智慧。

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國有企業在國家科技戰略中的支撐作用與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專訪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會長黃速建

李先軍

從資產要素之定義重新審視“資料資產”

史學智、陽鎮

流量3M框架:如何透過有效地利用流量來創造價值

馬浩、蘇孟玥、孫小燕

山頭主義:心理根源以及現實應對

呂峰、侯莉玲

如何進行人才多元化管理?——來自高科技企業的啟示

陳昊、 Tobias Manfred Bauer、Alexander Lukas K hne Godoy、Svend Küstermann、Gavin Yue Wen Jun

品牌5.0:數字化時代品牌戰略的新思維

尹一丁

企業政治資本是什麼,如何構建和如何利用

田志龍、李連翔、陳麗玲、楊玲

創造共享價值:新時代背景下企業競爭戰略新正規化

龍成志

海爾“鏈群合約”:創造“黑海市場”的顛覆性契約關係

劉錚錚

“分享聯盟”讓員工離職不離心

賈昌榮

擁有智慧的企業

數字時代的企業智慧從哪裡來

王欽

智慧的企業,還是企業的智慧

周江華、史玖琦

數字化轉型中領導者的新“實踐智慧”

董小英、李汶倪

高維智慧企業的認知協同策略

鮑勇劍、塗威威、黃纓寧

擁有智慧的平臺企業:以拼多多、B站和知乎為例

徐笑君

飛鶴乳業:危機中崛起的民族品牌

朱睿、李夢軍

訂閱 | 關注組織的智慧

訂閱 | 關注組織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