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阜新東蒙短調民歌:節拍鮮明整齊 旋律感人心絃

中國小康網阜新東蒙短調民歌,產生並流傳於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形成於17世紀。蒙古短調民歌是集遊牧文化和農耕文化於一體的民間藝術形式,歌詞多以重疊復沓,運用“比興、對仗、誇張”等手法,詞淺意深,回味無窮。曲調平和流暢,節奏平穩均勻,節拍鮮明整齊,旋律感人心絃,內容上主要分為敘事歌和抒情歌;在表演上有獨唱、對唱、角色對唱、合唱等,具有濃郁的蒙古勒津地方特色。2008年,入選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阜新東蒙短調民歌,初步形成於17世紀,21世紀初,據不完全統計,留存有350餘首。據《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縣誌》記載,阜新原本是蒙古勒津部駐地,以遊牧為生。1637年,第一任土默特右翼旗旗主善巴率眾到阜新地區定居,同原有各部落一起,開墾這塊土地。由於結束了長期不息的部落紛爭和戰亂,人民生活比較安定,各兄弟民族的聯絡和交往非常密切,經濟發展,人口增長,文化也得到長足發展,形成了遊牧文化和農耕文化彼此融會的民間文化。從此,阜新東蒙短調民歌由過去對草原蒙古包的讚頌變為對草房、檁子、土牆的描述。由於生產生活的改變,以及和周圍其他兄弟民族的長期交往,生活習俗、文化形態都有所變化,阜新東蒙短調民歌逐步形成了具有農耕文化特點的文藝形式。此外,17世紀中葉,1教傳入阜新縣,與“博”(薩滿)教並立,形成了民間文化、宗教文化、貴族文化互相交流和互為補充的文化形態。這種特定的環境和歷史條件,奠定了阜蒙大地產生蒙古族短調民歌的基礎。

清朝中、晚期起,民間湧現的大批職業和半職業說唱藝人,身背四胡、走村串戶,到處演唱,把短調民歌帶到各個角落,還隨時把當時當地的真人真事編成新的短調民歌進行演唱。如19世紀初的旦森尼瑪、烏日土吉樂圖;20世紀初的佟德林、圖古樂;21世紀初活躍於民間的馬國寶、楊鐵龍、吳海峰等。據調查,流傳於中國東部各蒙古族地區的許多短調民歌都發祥於蒙古勒津(即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在很多民歌的歌詞中,均唱到了蒙古勒津的人物、山河、經濟、宗教、風俗等。從而,蒙古勒津享有了“歌的海洋”之美譽。

阜新東蒙短調民歌,經過一代代藝人的繼承、發展和創造,具有完美而獨特的藝術形式,在題材、體裁上都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和藝術性。既保留了蒙古族固有的高闊、遼遠、粗獷、豪放的風俗,又有了質樸、歡快、節奏鮮明的農耕色彩,同時又吸收、借鑑了清醇、肅穆、莊重的宗教韻味。

比如酒歌,據《蒙古秘史》記載,蒙古民族從成吉思汗始,就有打勝仗慶祝,喝酒、唱酒歌的習俗,這種習俗延續下來,使阜新東蒙短調民歌的酒歌久唱不衰,在開業慶典、婚禮、接待貴賓、朋友聚會、親人團聚,都有敬酒、唱酒歌的習俗,酒歌成為蒙古勒津酒文化的主體,為遠道而來的賓朋,獻上潔白的哈達,敬上醇香的美酒,唱酒歌把美好的祝願獻給親人,表達蒙古民族熱情、奔放的豪爽性格。

阜新東蒙短調民歌的婚禮歌,用於蒙古族婚禮儀式的各個程式之中。如送親時的《送親歌》,辭親時唱的《交待閨女》,婚宴上唱的《祝酒歌》等。婚禮歌曲的內容根據程式的不同而各有區別。《送親歌》是女兒即將離開孃家、父母兄長演唱(或歌手代替)的歌曲,內容多是表達父母兄長與嫁女之間的眷戀之情,講述男婚女嫁的道理,囑託到婆家注意的事宜;

祭祀歌是阜新蒙古族舉行祭祀活動時唱的歌曲,21世紀初蒐集到的有結婚或春節團拜祭火時演唱的《祭火歌》,內容主要是祝福、讚美火神的功績,並求神賜福安康;還有民間宗教習俗活動時演唱的《關公頌》,內容是歌唱關公的生平事蹟與功績。

情歌是阜新蒙古族短調民歌中最多的一部分,也是最精彩的部分,無論從文學上還是音樂上都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尤其是帶有故事情節的愛情民歌,每一首都是優美的長詩,給人以很強的感染力。在內容上愛情民歌有對姑娘讚美的,有傾訴男女相親相愛的,有表白愛情忠貞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