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驟然而至,老詹如何應對

老詹這輩子比較順,沒碰到多少挫折。

自1982年春從復旦畢業分到經濟日報後,當了兩年記者,第三年便當了部門負責人,又過一年,被任命為部門副主任,接著當了工交部主任、編委、副總編輯……仕途一直走得挺順。

啥原因呢?冷靜想想,原因有二。

一是單位不錯。

報紙是完全透明的地方,公開,即有可能實現公正與公平。誰有本事,誰沒本事,寫篇文章登出來,全清楚了!

挫折驟然而至,老詹如何應對

不像有些單位,能幹不能幹,很難看得見。“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那可真是“不服不行”!像我這樣只知埋頭苦幹不願也不善表現的人,一般是吃不開的,提拔就更不容易了。

二是領導不錯。

進報社不久,老範(範敬宜)即調來當總編輯。

挫折驟然而至,老詹如何應對

老範是名副其實的報人,不但學養深厚,知識淵博,而且胸懷坦蕩,惜才如命。老詹(時稱小詹)既能幹,又肯幹,老範一見,相當器重,關愛有加,不但連連提拔,而且將只評了三年主任記者的我,破格申報為高階記者!

令我十分感動的是,申報材料,是老範安排人事處專為我遞上去的。為過“外語”這關,聖約翰大學畢業的老範,親自出題兩頁,讓我回家做完,他再一題一題,仔細批閱,報了上去!

人這一生,能遇到老範這樣的領導,那可真是三生有幸哪!

我常常如此感慨,這是我發自內心的深切體會!

挫折驟然而至,老詹如何應對

為此,我曾寫過一篇回憶文章《

恩師老範

》,充滿感情,一氣呵成,不但感動了自己,也感動了同仁!

然而——生活總是這樣,常會出現然而——一段時間走得太順,未必就是一件好事。2005年春,已經當了十年副總編輯的我,遭受了人生第一次打擊。

說是打擊,在旁人看來,其實並不算多大點兒事情,不就是報社提拔總編輯,沒提你這個資格最老、排序最前、自認為幹得最好的人,反而提拔了一個資格比你淺、年紀比你輕、排序也在你後邊的人嗎?

這不非常非常正常、在咱們周圍隨時都在發生著的事情嗎?

然而當時,我沒有這樣想!我想到了一條一條說起來完全應該提拔我的理由!這些理由,不但我如是想,而且周圍不少同事在與我交心時也如是想,大家看法一致,基本不謀而合!

所以,我想不通,非常想不通!認為自己碰到了人生最大的本不應該遭受的打擊!

後來,後來是怎麼想通的呢?

實話告訴各位吧,其實要說想通,一下也就通了。

因為,

再想不通,你也得通!想不通只會是自己給自己找彆扭,想通了才是自己給自己找出路。

於是,我就想通了。

經歷過此次“打擊”,促使了我的清醒。

我冷靜思索一些過去從未想過的問題,比如,你真的如你想像那般優秀嗎?你自認為優秀,別人也認為你優秀嗎?你不願花過多時間與人交往,別人會那麼瞭解你,理解你嗎……等等等等。

所以,新班子成立後,我不但沒有表現出任何消沉和不滿,工作反而更加積極主動,在副總編輯中,我第一個響應新班子號召,報名下基層抓報道,帶領四位年輕記者到河南採訪一個月,寫了近30篇“來自一線的報道”,並採訪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以6000字長篇述評《河南:一個農業大省的轉型之路》為此行劃了一個圓滿句號。

回北京後,又黑又瘦,回家一稱,整整掉了8斤!

第二年,人民日報海外版總編輯楊振武(後任人民日報社長,現任全國人大秘書長)調任報社副總編輯,組織派我到人民日報海外版擔任了總編輯。

挫折驟然而至,老詹如何應對

就這麼著,我也被提拔了。

有人會問,老詹,你說以上這些事情,是想告訴我們什麼呢?

我想告訴大家我的體會,當一個人碰到挫折時,到底應該如何應對?

再講個故事吧,這故事更能說明問題。

2008年,汶川發生罕見8級強烈地震!

那一場從天而降的巨大災難,讓多少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有多少人間悲劇,在轟隆隆聲中驟然發生!

記得地震後沒幾天,央視記者到綿陽體育中心採訪,詢問一靠在柱子上無精打采的中年女人,家裡情況怎麼樣了?女人一臉木然,雙目發呆,喃喃地說,老公死了,兒子也死了,公公婆婆,全都死了,房子也塌完了!除了我,啥子都沒得了……

那悲哀,那絕望,那無助而暗淡的眼神,深深定格在熒屏,令人難忘,叫人揪心!

看電視時我不禁想,老詹哪老詹,假如,這種事情發生在你的身上,你也碰到如此巨大打擊,到底怎麼辦?有沒有這個承受力?

一邊捫心自問,一邊思索答案。

人在遭受突然打擊後,正確的應對之策是什麼呢?

積數十年之人生經驗,老詹總結出九個字-----“三個要”。

一,要接受。

二,要應對。

三,要放下。

首先,要接受。

碰到意外挫折,人的本能第一反應就是堅決排斥,絕不接受。北川中學校長在搶救瓦礫中的學生時,反覆說的一句話是,同學們,孩子們,你們一定要接受呀,千萬不要反抗,就這樣好好待著,別動,老師一定會來救你們的!

是啊,

事情既然發生,已經無可更改,十分不通也好,萬分痛苦也罷,你唯一無可選擇的選擇,就是接受!

第二,要應對。

應對就是想辦法,找出路。央視同時報道了北川山村一位何姓農民,震後沒幾天,就回到老家,與妻子一道整理廢墟,重建家園。何大哥說,兒子死了,房子垮了。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房子修好,地種下去。以後再生個孩子,好好養大,像養第一個那樣,再苦再累再窮,也要供孩子唸書……

這就是應對,就是積極樂觀的人生。

第三,要放下。

接受了,應對了,這一頁哪怕再沉重再痛苦,印象再深刻,再刻骨銘心,您必須將它翻過去。既要提得起,更須放得下,越早越好,越徹底越好!

放不下就會想不開,想不開就要出毛病,身體和腦子都會出毛病。

心理學有“選擇性失憶”一說,話是一句,卻是我們應當終身修練的一門功課。

據老詹觀察,生活中,凡承受力較弱,經不住打擊者,毛病往往就出在把“三個要”變成了“三個不”。

————

有的人,

碰到打擊,腦子裡翻來覆去想的是“怎麼會是這樣呢?”“為什麼恰恰輪到我呢?”實在想不通,真是想不通呀————

此乃“不接受”也。

————-

有的人,

一遇打擊就麻木了,呆滯了,心灰意冷,啥也不想幹,連飯也不想吃,水也不想喝,管它三七二十一,乾脆破罐破摔了————

此乃“不應對”也。

————

有的人,

事後老是後悔,夜裡總在琢磨,“唉,假如當時怎麼怎麼就好了。”“嗐,早知是這樣,當初就不該如何如何呀!”————

此乃“不放下”也。

“三個要”,話是一句,只九個字,真正做到,很不容易。

但是,再不容易您也得做。因為,您別無選擇。

回頭再說當年沒當成經濟日報總編輯的事,記得中組部到報社宣佈新班子時,我坐在臺下。大家看著已經56歲、即將邁入57歲門檻的老詹,心裡不知作何想。

因為,按照“7上8下”之幹部政策,老詹要想提拔,希望已很渺茫。

但是,即便如此,我的明智選擇應該是也只能是“接受”。所以,

我很快就真心實意地接受了。

至於我的“應對”之策,非常簡單,就是

毫無怨言地努力工作,決不因此而表現出任何消極和不滿。

“放下”沒有呢?很快就放下了,

從此我就再不多想,全心全意,熱情飽滿地搞好本職工作。

或許因為我“

三要

”做得比較好吧,第二年,上級到報社進行“經濟日報提拔一名副部級幹部人選考察”,大家投了我的信任票,當年11月,我被派到人民日報海外版擔任了總編輯。

那一年,我57歲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