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葬禮,全家披麻戴孝排隊繞村走一圈,有什麼講究?

農村葬禮,全家披麻戴孝排隊繞村走一圈,有什麼講究?

我國有千年的農耕文化,由於地域的不同民族信仰的不同,形成了千差萬別的民俗文化,但任何民俗文化的形成都有其內在的歷史淵源。但總體上來說,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由於很多朝代的統治階級都推崇“儒家”,所以很多地區特別是以漢族為主的中原文化地區的民俗文化大部分可以從儒家的孝道文化中找到淵源。

農村葬禮,全家披麻戴孝排隊繞村走一圈,有什麼講究?

我國絕大部分民族沒有所謂的宗教崇拜,56個民族中的大部分民族都推崇“祖先信仰”,也可以簡單理解成我們通常說的“死者為大”,絕大部分中國人的民俗文化都以紀念、崇拜過世親人為主。所以老外普遍認為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其實他們不知道中國人的宗教信仰都在家族內部。世界其他三大文明已經覆滅,“天地君親師”,中國人的祖先崇拜使得中國人“養兒防老”“子承父業”,這可能是中華文化得已延續發展至今的一個重要原因。

農村葬禮,全家披麻戴孝排隊繞村走一圈,有什麼講究?

各地的喪葬文化稍有不同,但大體上遵循和延續著孔孟的“孝道文化”,比如“停屍三日”“墓地風水”“披麻戴孝”等等,基本上是把死者看成了要去另外一個世界了,而不是真正的死亡。老人們經常說自己年邁半截身子入土了,就快要去見自己去世的親人了,其實就是很好的體現。大部分的葬禮都是站在死者的角度去安排的,停屍三日是為了等待遠途子女的趕來以及“那邊”親人的迎接,請人看墓地風水也是遵循建房看風水差不多的理論,意思是給死者找一處更適合住處。

農村葬禮,全家披麻戴孝排隊繞村走一圈,有什麼講究?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國家對喪葬俗理的管控,大部分地區的喪葬文化開始逐步趨向簡化,很多看起來沒有太大現實意義的禮數開始慢慢去除。

目前阿卡所在湘西地區的喪禮有個一直沒被簡化的禮數,便是全部親屬披麻戴孝排起長隊繞村一週。

很多人不知道這是為何,甚至當地的很多00後年輕人都覺得這部分喪禮過程可以省去,但是要是被村裡老人聽到了肯定會被罵到不敢進家門!

農村葬禮,全家披麻戴孝排隊繞村走一圈,有什麼講究?

這個喪禮的步驟一般安排在準備下葬的前一天下午,這個時候一般能趕到的親人基本上都已經到了,在見了親人最後一面後,由孝子端著香爐帶頭,其後按照關係的遠近依次列隊,當然最最前面的是高舉引魂幡的法師。現在很多地方都禁止燃放鞭炮,但這個步驟當地政府也不會阻止燃放鞭炮,因為這個步驟當地看得太重,搞不好會跟你拼命。在鞭炮聲中一路吹吹打打,披滿代孝的家屬和不代孝的親朋列隊,後面有人抬著紙人紙馬、花圈輓聯等,從家門口出發,沿著選好的路線繞村行進,

很多不瞭解的人以為是繞村一週,其實不是的,目的地一般是村裡的老井。

農村葬禮,全家披麻戴孝排隊繞村走一圈,有什麼講究?

這個過程一般要選擇路線儘量長,目的是帶著死者的靈魂最後再看一眼自己曾經生活的村莊。繞村行進要經過大部分的民房,基本上所有的村民都會出門觀看,一來可以讓死者的靈魂再見一見村裡熟悉面孔,二來也可以讓村民們看看葬禮的出席人員和親屬送來的花圈輓聯,其實說白了跟舊時喝喜酒的禮數是相近的。這步的名字叫作“取水”,目的地是村裡世代飲用的水井,其主要的儀式是取一瓶井水封存起來待到第二天下葬的時候給逝者帶走,一般是放在棺材外面的墓坑裡。取完水後還是原來的隊伍,但這次就有講究了,親屬們會列隊頭頂一塊長長的白布,這回大部分地區是後隊變前隊倒著回去,路線也不能是來時的路線了,意思是“不走回頭路”。

農村葬禮,全家披麻戴孝排隊繞村走一圈,有什麼講究?

迷信上說走回頭路對主家不吉利,所以一般不是沒有別的可用路線絕對不會選擇來時相同的路線,因此在很多不明白的人看來就是繞村一週了。這個步驟在湘西地區很是講究,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在群山環繞的湘西地區,舊時候人們打水是很困難,住在山上的人每天都要沿著山路艱難的挑水煮飯,住的偏遠的地方甚至要花費一兩個小時去挑水,因此人們對水非常尊重。記得小時候村裡就一口老井,人們都是早上矇矇亮就去山下排隊打水,尤其是夏季,如果去得晚了就只能下到井底用瓢去舀水。久而久之,在親人遠走的時候給他們帶上一壺珍貴的家鄉水變成了一種不可缺少的儀式。拋開迷信色彩不說,一切的步驟其實都是從死者的角度出發來安排臨走時候的所有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