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著《水滸傳》

施耐庵著《水滸傳》

施耐庵元朝末年出生於太湖之濱一個擺渡的艄公家裡。據說他小時候天資聰明,讀書非常用功,是學堂裡學習最好的學生在學堂規定的各種經書史書之外,施耐庵還看了不少民間的話本、小說。所謂話本就是民間說書藝人根據歷代英雄人物的事蹟編寫的說書指令碼。數中英雄的豪爽仗義讓施耐庵十分敬佩,他嚮往著長大以後也成為一個文武雙全的英雄。於是小施耐庵經常在放學後練習武藝。隨著他一天天長大,施耐庵也漸漸成為一個文武雙全的年輕才子。

施耐庵著《水滸傳》

年輕的施耐庵參加了元朝的科舉考試,中了進士,做了錢塘(在今浙江省)的一個地方官,可是由於蒙古實行對不同民族分級的制度,施耐庵的官當了沒幾天就因對當時的社會狀況不滿,辭官還鄉了。

施耐庵回到蘇州後開學堂教書為生。教書之餘他常常去書場聽說書人講梁山英雄故事,並深入之著迷。一天施耐庵在逛書鋪的時候偶然發現了一本《宋江三十六人贊》,完整地記錄著宋江等36人的名字和綽號。施耐庵如獲至寶,回去後他讀著這本書的時候想,要是寫一本這樣的書一定大受歡迎的。

從此,施耐庵四處收集資料,並著手寫作。關心他的親友知道他在寫這麼一本書都勸他:“歷代以來從沒有為盜賊立傳的書,即使官府不管,寫完了也沒有書肆敢刊發。”但施耐庵不為所動。他關了學堂專心寫書。由於書裡描寫眾多的人物,怎樣才能使書裡的人物鮮活起來呢?施耐庵剛好認識一位擅長畫人物的畫家,就請他按照宋江等36人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畫了36幅形神兼備的畫。他把這些畫高高地掛在自己家裡的牆上,每天對著畫琢磨,想象這些人物會怎麼說話、做事。想著想著他好像來到這些任務身邊,和他們一起劫富濟貧,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他還經常到街頭熱鬧人多的地方,觀察各種各樣人的言談舉止,在熙熙攘攘的鬧事,宋江、武松、魯智深這些英雄生活的市井逐漸清晰起來,武大郎、王婆、潘金蓮、西門慶這些市井中平常人物一個個鮮活生動起來。

施耐庵著《水滸傳》

正在施耐庵專心寫作的時候,元朝末年的農民起義爆發了,在江南一帶就有朱元璋、張士誠、方國珍等人領導的起義軍。施耐庵早就不滿元朝統治者對漢人的壓迫和倒行逆施的統治,得知起義軍招兵買馬,就加入了張士誠的隊伍,成了張士誠帳下的軍師。後來張士誠在和朱元璋爭奪天下的戰爭中失敗,施耐庵返回故鄉重新投入到《水滸傳》的寫作中。

《水滸傳》是施耐庵在宋元以來流傳的民間故事、話本、戲曲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性的再創作。宋江等36個人在水泊樑上的農民起義是其創作的歷史根據。在戲曲發達的元代,出現了一批水滸戲,人物故事日益豐富起來,水滸英雄也由36個人增至72個人,又發展到108個人。施耐庵在這一基礎上,廣泛蒐集民間傳說,加以連綴改編,寫下這部不朽鉅著《水滸傳》。

《水滸傳》一經問世,人們爭相傳閱,愛不釋手。

施耐庵創作的《水滸傳》共100回。全面反映了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鬥爭由產生到發展,最後以失敗告終的全過程。故事的開始是具體描寫各路英雄遭受種種迫害,紛紛被逼,走上梁山聚義的經過;接著寫眾好漢聚眾起義,攻奪城池,與官軍苦鬥的歷程;小說的最後寫起義軍在宋江的影響下,接受朝廷的招安,並被派征戰遼兵。

施耐庵著《水滸傳》

施耐庵的《水滸傳》對後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書中的反抗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極大地鼓舞了明清時期的農民起義。無數個起義領袖從中獲得巨大的力量,學習到豐富的鬥爭經驗和方法,以至於引起封建統治階級對此書的痛恨,明清兩代都曾將它列為禁書。《水滸傳》中一個個光輝的英雄人物,一直活在人民的影響是任何一個統治者都抵制不了的。

作為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水滸傳》對後世的小說、戲劇、民間文藝也產生了難以估量的作用。它不僅為後世的文學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而且,它的創作手法、結構安排、人物塑造、語言運用、細節描繪、場景

施耐庵著《水滸傳》

渲染等方面均有大量可資借鑑的地方。在歷史的長河中,它無愧於是一顆璀璨的文學明珠,永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