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女艾達的宿命:世俗的擾和優雅的舍

修女艾達的宿命:世俗的擾和優雅的舍

修女艾達的宿命:世俗的擾和優雅的舍

優雅地死,難掩心旅的滄涼

世俗的擾,難撼虔誠的皈依

波蘭文藝片《修女艾達》似乎告訴我們:揹負歷史災難的重負及對現實的失望,欲拔不能,則可能會走向終極毀滅;但追尋信仰的虔誠,即或經受俗世的誘惑,甚至深陷其中,也終會堅定走向歸皈。這是講的“信仰”、“理性”、“超脫”、“放下”等問題。

艾達的姨媽閱歷豐富,背景光鮮,性格冷峻幹練堅強,但痛失愛子,現實的排斥打壓,卻使她玩世不恭、放蕩不羈。這是一個特定歷史條件下複雜的知識女性。她的悲劇在於,正是她的理性拷問才使她不能擺脫歷史陰影的糾纏,不能放下世人皆疼的心結。她是熱愛生活、生命的,這從她不希望侄女在修道院了此一生和她平時生活中對音樂熱愛等能看出。即或是在自殺前的前一夜,她還與酒吧邂逅的中年人主動邀愛,早晨起床一邊欣賞美妙的音樂,一邊吃下精緻的早餐,再美美地泡上一個熱水澡,然後開啟窗戶,盡情呼吸著大自然的空氣。正在我們暗自為女主角終於從陰影走出而釋懷時,她卻從視窗退回裡屋用短跑的姿態縱身躍出窗戶自盡了。連她的死也是這麼優雅。我們不得不歎服編劇、導演高超的藝術造詣!

清純美麗的艾達,自幼就送入了修道院,本身平靜的修身生活確因得知自己猶太人生份和父母悲慘的遭遇擾亂了。她隨同姨媽尋找父母的蹤跡,聽聞了世間的慘劇,尋訪了殺害親人並佔據房產的兇手,見識了享受生活的青年。這些前所未有的觀感無情地衝擊著她對上帝的信仰,她受著心靈的煎熬,但她仍堅守初心——不顧姨媽的勸導回到歸修道院——儘管紛擾的俗世對她仍是揮之不去的夢。她在收拾姨媽身後事時,也許是真正動了入世的心機,也許是為了慰耤姨媽的心願,脫下修女服,換上裙裝,穿上姨媽高跟鞋,抽了香菸,喝了紅酒,來到曾經邂逅的文藝青年身邊,談了生平笫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短暫而又熾烈的戀愛。清晨,她重新換上修女服,與愛侶不辭而別,毅然決然踏上了迴歸之旅。

撇開與我們主流價值觀並不倡導的基督思想外,影片用獨特的藝術手段和生動直觀的影像敘事,來揭露納粹的兇惡殘暴,展示猶太民族的深重苦難,挖掘納粹附傭的犬儒嘴臉以及普通村民為求自保而不惜害命謀財的罪孽,其深刻性、諷喻性、警世性,都具有凝重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