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勵志片《爆裂鼓手》:中美教育文化的交叉,走向偉大的代價

卷首:

我們喜歡看勵志的故事和電影,並非是期望看到人透過努力而獲得成功,這隻能稱為童話。而是我們看到主人公的不屈與反抗,從而獲得力量。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識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黑暗勵志片《爆裂鼓手》:中美教育文化的交叉,走向偉大的代價

《爆裂鼓手》是一部“黑暗”的勵志片,很多人甚至認為該片本質是反勵志片或者心理片,因為其中的價值觀有太多與現實相違背,讓人感到殘酷與不忍,充滿了反人性和戾氣。

其實該片的原名為《whiplash》,本身便是“鞭打”的意思

,而中文翻譯為《爆裂鼓手》或《鼓動人生》等等,有些先入為主的把其視為傳統的勵志電影。

這部電影的看點,除了主角的對於嚴苛老師的反抗,還有著對於人生,對於苦難,對於偉大的思考。而這部美國電影也並非完全是美式文化,反而與中國式教育有著很多交叉的地方。

壓迫式的教育

《爆裂鼓手》的時長僅為107分鐘,但整個故事卻不乏跌宕起伏,飽滿的人物,因此影片的節奏也非常的快。

後期凌厲的剪輯配合爵士密集、爆裂的鼓聲,讓觀眾整個試聽感受都處在腎上腺激增的狀態,影片結束後,心臟彷彿還隨著那鼓點聲震動。

故事發生在林肯中心旁的謝弗音樂藝術學院,原型為茱莉亞學院,建校115年,被稱為“音樂界的哈佛”。

黑暗勵志片《爆裂鼓手》:中美教育文化的交叉,走向偉大的代價

茱莉亞學院

但是因為藝術的特殊性,卻又與哈佛不盡相同,哈佛每年招生人數在5000人左右,而茱莉亞即使在努力擴招,也只有100多人,細分到影片中的爵士樂系只有10-20人。

而且茱莉亞的招生範圍是8-18歲,因此能進該學院的都是天才中的天才,學校音樂系只有2個樂團的編制,有著主次之分,同時每個樂團也有首席和替補的競爭。

影片的開頭主角安德魯便是在學院的二線樂隊,一線樂隊(室內樂隊)的導師弗萊徹看中了他,將他帶到自己的樂隊。

沒想到迎接他的是地獄一般的人生,在第一天弗萊徹便給了他一個下馬威,其實室內樂隊練習的時間是早上9點,弗萊徹通知他6點到,讓他在練習室空等了3個小時。

這一段無論是從故事的內外,看起來的都是沒有必要的,而這正也是弗萊徹的風格-“高壓”。

弗萊徹的高壓手段包括不僅限於極其嚴厲的要求,毫無下限的辱罵,充滿暴戾的摔砸物品和高強度的教學節奏。

黑暗勵志片《爆裂鼓手》:中美教育文化的交叉,走向偉大的代價

我想每一個觀眾看到這個過程都極為震驚,這不符合一貫教育主旨,毫無“春風化雨”和“教書育人”的感覺。

而整個故事的核心也是圍繞著弗萊徹的高壓與安德魯的反抗來進行,電影也並不想討論這種方法對還是不對,似乎一切都是順理成章。

這也正是我們可以思考的地方,有關“師權”。事實上在美國弗萊徹這樣的導師是沒有的,相反,這其實更符合中國人的教育傳統。

在儒家文化中,我們認同“天地君親師”,老師是與父母、皇帝同樣級別的存在,在傳統文化中老師/父母都是對的,這種說法貫穿了中國上千年的歷史。

就在幾個月前,河南一位男子打了自己20年前的老師因此被判刑。

黑暗勵志片《爆裂鼓手》:中美教育文化的交叉,走向偉大的代價

該事件在網路上被探討了半年多,直到網友們依然眾說紛紜,有人同情他,也有人認為這是老師負責任的象徵。

那麼作為老師,排除私德的因素,僅為了讓學生努力,是否可以採取偏激的手段?

這個問題的答案只能用“因材施教”來回答,並沒有標準答案。

我們把目光放回到電影,開頭說了故事發生在美國音樂界第一學府-茱莉亞學院,該學院的校友有帕爾曼、馬友友、約翰。威廉姆斯等等,簡單的說,世界頂級樂團的首席絕大多數來自茱莉亞,佔據的主流音樂界的大半壁江山。

因此,這是一個如何教育“天才”的學校,弗萊徹在影片的後半部分說了:

舉著右手,打打拍子傻子都可以做到,我在學院做的工作並不是指揮,而是激發人的潛能。

其實,這裡也可以看出美國的教育觀念是否真的是和中國不一樣,90年代,西方吹來的“素質教育”之風影響了一代人。

似乎在那個時候我們普遍都認為,中國學生都太注重應試,而美國學生則是全面發展。毛坦廠的那種教育模式太過於反人性,事實上是怎麼樣的呢?

2001年,普利策新聞獎獲得者愛德華·休姆斯,在加州一所公立學校惠特尼高中(Whitney High School)臥底,調查該學校真實的學習情況。

惠特尼高中位列加州第1,全美排名第33,也就是我們所認為的名校,結果讓人大跌眼鏡,惠特尼和毛坦廠和衡水中學沒有什麼區別,

實行的是“3個4”原則,即4個小時睡眠,4杯咖啡,4.0的GPA成績。

黑暗勵志片《爆裂鼓手》:中美教育文化的交叉,走向偉大的代價

惠特尼的學生書本與教課材料加起來有100多斤,每天唸叨的都是我要進哈佛、耶魯、麻省理工。美國有6000多所學校,體育、藝術甚至啦啦隊都可以成為進入大學的墊腳石,幾乎可以達到每個人都有大學上,但是最頂級的高中依然追求GPA考高分,上名校。

這,就是美國的精英教育,在激烈的競爭下與中國並無二致。

成功的代價

在弗萊徹眼中,天才如果放棄了努力,那麼就不是天才,他有一種天然的使命感,認為自己必須帶著這些天才走上音樂的最高殿堂。

同時弗萊徹的高壓也是有的放矢,比如在安德魯剛進室內樂隊時,有一個小胖子樂手因為自己聽不出哪裡走調,弗萊徹基本沒有說什麼惡毒的話,直接就讓他退出了。

黑暗勵志片《爆裂鼓手》:中美教育文化的交叉,走向偉大的代價

那麼安德魯是否是適合高壓教學的學生呢,答案是肯定的。

安德魯第一次當上首席是因為弄丟了原首席的譜子,影片中這一段處理的很模糊,看不出是有意還是無意的。

另外,安德魯在競爭對手犯錯時露出了微笑,同時放棄了自己的愛情,在他眼中成為一個偉大的鼓手,在音樂上追求極致便是他的目標。

原來安德魯在二線樂隊的時候,也並不是那麼努力,甚至二線樂隊的同學還嘲笑他:“鼓打得一般”。

自從走進室內樂隊,在弗萊徹的影響下,安德魯彷彿徹底打開了任督二脈,拼命的練習,甚至雙手被磨破,血濺到鼓上。

從影片的中段開始,鮮血一直貫穿到影片結束。

鮮血,僅僅是努力的象徵嗎?不,同樣代表了走向偉大的“代價”。

黑暗勵志片《爆裂鼓手》:中美教育文化的交叉,走向偉大的代價

在現實生活中,極致並不是一個大眾所追求的方向,我們認為事業和家庭最好雙豐收,身體和靈魂最好都在路上,領導最好是平易近人的,老師最好是如沐春風的…

這沒有錯,也是絕大部分人應該去追求的。但是,我們不能忽略一點,不錯是可以圓滿,偉大卻一定有所犧牲,即使這些犧牲未必那麼的“必要”。

就像影片中,安德魯練鼓練到雙手血流不止,身邊放著冰桶隨時準備著止血,難道真的不會影響正式演出的狀態嗎?

黑暗勵志片《爆裂鼓手》:中美教育文化的交叉,走向偉大的代價

在安德魯因為要拿回自己的鼓錘,一邊瘋狂開車,一邊惦記著自己首席的位置,意外出了車禍,一身鮮血卻依然要堅持演出。

這可是冒著斷送後半生職業生涯的危險,這是理性的嗎?

不是,但不瘋魔不成活的價值觀貫穿了整個影片,這部電影也正是因為其藝術題材,也講述了藝術的本質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

安德魯要走向偉大,就需要付出代價,直到最後的崩潰也是因為丟失了首席位置,而不是遭遇的苦難。

當然這種代價其實是反人性且不科學的,很可能會發生悲劇,在影片中弗萊徹因材施教的眼光也不是都準確。

樂團中的頂級樂手肖恩因此崩潰上吊自殺,在練習期間便表現出有抑鬱症的傾向,這便是悲劇,也是代價。

《爆裂鼓手》的結局,也揭示了這並非是一個傳統的勵志片,安德魯與弗萊徹並沒有握手言和,而是走進了“復仇”的地獄,安德魯向學校反應其教育手段過激,導致弗萊徹丟了老師的職位。

而弗萊徹即使跟安德魯在酒吧看似袒露心聲,卻是為了在卡耐基演奏廳陷害他,徹底斷送職業生涯。

在安德魯在演出時,不甘心自己的失敗,用盡全身的憤怒和不甘,演奏出頂級水平的獨奏,弗萊徹的態度也從復仇衍生的嫌惡轉變為對音樂水平的肯定和欣賞。

影片在這個過程的不斷翻轉也很值得玩味,如果弗萊徹沒有復仇的舉動,則止步於傳統勵志片——激烈碰撞後的救贖;

如果止步於復仇,弗萊徹這個人物則徹底的化為暴戾與獨裁的象徵。

而正是透過3次人物關係反轉,說明了弗萊徹對於安德魯是一種“愛之切,責之深”的態度,他的身上甚至喪失了人性,完全是在音樂上的追求,只要你演奏的好,什麼都可以忘記。

從不錯到偉大

影片在主要的核心衝突之外,有一點很讓人在意,安德魯在家庭聚會上,本來剛取得首席鼓手的位置,是應該享受親友祝福的時刻。

但是安德魯的親友明顯是不太認同安德魯的成就,在他們眼中似乎打橄欖球校隊的親戚家孩子更值得稱讚。

甚至問他:“音樂比賽如何評判,靠主觀感受嗎?”

黑暗勵志片《爆裂鼓手》:中美教育文化的交叉,走向偉大的代價

這也明顯看出來,整個家庭氛圍包括他的父親都不太瞭解音樂,也不認同,甚至把音樂家的私生活看作整個音樂圈很亂。

安德魯生在一個猶太單親家庭,因此內心也很敏感,在餐桌上與親友們發生了語言上的衝突,說了那句話:

“我寧願在34歲爛醉如泥,身無分文地死掉,讓人們在飯桌上議論我,也不願意腰纏萬貫,神志清醒地活到90歲,但沒人記得我是誰。”

黑暗勵志片《爆裂鼓手》:中美教育文化的交叉,走向偉大的代價

安德魯在飯桌上的極端的言論其實反應出內心渴望被認同,但是似乎音樂這個小眾領域遠沒有運動或是學校成績來的被周圍人看重。

這也是安德魯為什麼一心要走向偉大的原因,而這種渴望認可心態,註定了安德魯和弗萊徹其實本質上是一類人,他們都會走向悲劇。

認可真的那麼重要嗎?

在我們的生活中,計算機系被認為是修電腦的,體育系被認為不當運動員就只能當老師,音樂系要在家庭聚會出來唱個流行歌,眾多小眾領域被認為是“不務正業”…

認可當然很重要。

哪怕在美國,爵士樂的發源地,依然有著大批的人根本不懂爵士樂。

這就是為什麼主角瘋了一樣追求偉大。

我們可以想想,計算機系是什麼時候被普遍認可的?是程式設計師們普遍高於大眾標準的薪資被獲悉後。

而電影中的爵士樂卻很難透過薪資來獲得認同,就只能成名,即使主角進入了最高音樂學府,拿到了首席的位置,已經很“不錯”了,也還是不夠的。

正如弗萊徹所說:英語字典中沒什麼比不錯(good job)更害人了

更多的是在說在這個“爵士已死”的年代,就一定要走向巔峰。

黑暗勵志片《爆裂鼓手》:中美教育文化的交叉,走向偉大的代價

《爆裂鼓手》向我們揭露了偉大的代價,也告訴了我們,自己選擇的人生才是最波瀾壯闊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