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俠仗義的梁山好漢為何總是忍不住暴力殺人?

《水滸傳》刻畫了一百多個替天行道的好漢形象,其中頗具爭議的是,不少好漢都有殺人的經歷。宋江,武松,林沖,楊志,李逵等人,雖然都自稱是好漢,在江湖中享有赫赫威名,但殺起人來毫不手軟,雖然有些人罪不至死,仍舊被他們手起刀落。

有人說,水滸傳是一部充斥暴力美學的作品,板斧掄起來如砍瓜切菜,不管官民皆是擋路者死。可是,為什麼以義為本的水滸好漢們會視生命為草芥,毫無憐惜之情,相互之間又不覺得有錯,反而惺惺相惜呢?

行俠仗義的梁山好漢為何總是忍不住暴力殺人?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其實這其中隱藏著在弱肉強食的社會環境下,人的基本生存之道,有時候讀起來,又讓人忍不住可憐這些好漢們。

夾縫中求生存

有句詩稱,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歷史上,無論是盛世還是亂世,老百姓被盤剝的狀況從來都沒有被改變過,只不過盛世之下還可苟延殘喘,亂世之下只能聽天由命。

在水滸傳的世界裡,透過許多細節你會發現,老百姓的生活確實極為困難,

只能在官痞匪的夾縫中求個活命的機會,再多想就有得寸進尺之嫌了。

官禍

如果官痞匪是三座大山的話,那麼最重一座就應該是官了。從小說中,可以看出來不管是官、吏還是兵都有著別人無法企及的特權。雷橫出門巡查可以任意去晁蓋家裡吃喝,臨走時還要拿走十兩銀子。黃泥崗事發以後,拿不住正犯,就把晁蓋的鄰居通通抓回去審問。景陽岡出現老虎,硬逼著獵戶上山送命等。在那個時代裡,民為魚肉,官為刀俎表現得淋漓盡致。

痞禍

另外一座大山就是痞,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地痞流氓就是存在在老百姓身邊的毒瘤,就像牛虻一樣時時刻刻在吸食獻血。最為人熟知的潑皮是楊志遇到的牛二,相貌醜陋,形容猥瑣,為人最是無賴。他登場的時候,大街上人人閃躲,大呼大蟲來了,可見其平時為惡多麼令百姓膽寒。其他諸如魯智深遇到的張三李四,林沖遇到的高衙內也可算為此類。

行俠仗義的梁山好漢為何總是忍不住暴力殺人?

匪禍

當然,那些諸如江湖上的好漢,也會做一些危害百姓的勾當。二龍山和梁山泊的好漢都曾做過打劫路人的醜事,有時候不僅越貨還會殺人。這雖然是本文所討論的一個問題,但也是造成惡性迴圈的一個條件。就如張青和孫二孃的肉包子鋪,對於過往行人來說無疑是一道鬼門關,搶了你的錢財,還要將你碎屍出售。

在水滸的世界裡,只存在兩種情況,你不狠心去強食別人,只能是作為弱肉被別人強食。

作為弱肉的傑出代表,武大郎最有發言權

老實巴交的好人就有好報嗎?未必見得!

行俠仗義的梁山好漢為何總是忍不住暴力殺人?

作為老實人的代表人物,武大郎的遭遇似乎很能說明問題。雖然有殺人魔頭武松罩著,但是武大郎還是被人從清河縣趕到了陽穀縣,但是到了陽穀縣他仍然生活在別人的陰影,時刻提防著被人欺負。

同時,他也極力維持與街坊鄰居之間的關係,在王婆算計他的時候,他還不忘了讓潘金蓮帶錢還了一頓飯的禮。可以說,武大郎還是很有與人和睦相處的慾望。

即便是被戴了綠帽子,慘遭西門慶一腳之後,他仍在為潘金蓮開脫,原話是:我的兄弟武二,你須得知他性格。倘或早晚歸來,他肯幹休?你若肯可憐我,早早伏待我好了,他歸來時,我都不提。

多麼善良,軟弱的一個人,不要說讓他去殺人,即便是讓他去告發一個人,他也下不了決心。但是結果,他死的很慘,踹,毒,悶,燒,只剩下冤魂遊蕩在靈堂之內,等待武松回來替他報仇。

為好漢者,軟弱能有什麼下場

即便是身負絕技的好漢們,在水滸的世界裡,一旦展現出示弱的個性,往往結局不會太好。整體看,前半部之所以快意恩仇,讀來甚是爽快,是因為這半部重點在展現好漢們的個性,從水滸文化來說就是透過簡單的復仇手段將人物刻畫出來。而到了招安以後,向朝廷的妥協,成了好漢們悲劇的開始。

行俠仗義的梁山好漢為何總是忍不住暴力殺人?

好漢一旦不能夠痛快的殺人,這個吃人世界立即就會將他們從吃人者變成被吃者。就如武松,在發配孟州牢城營時,面對要人性命的殺威棒,大喊只管打來,喊一聲便不是好漢,而他反而沒有受到刁難。到了被張督軍陷害之後,他竟然被屈打成招了,不知道作者為何如此安排,打虎好漢在棍棒之下低頭了。此後武松也引出了飛雲浦再次險被陷害的故事。

身處激流險灘,做人還能怎樣?

因此,在那樣一個相互傾軋的社會環境中,人殺人應該已經不是什麼怪事,有本事者殺人,無本事者被殺,成了天經地義的道理。而大家對強權的崇拜,推生出一批又一批只認拳頭不認道理的野蠻人。更不要去談什麼人性,人道,自己的性命尚在兩可之間,更不可能去實現什麼道德理想。

水滸文化中的暴力美學,正是建立在仇恨和無奈之中,雖然有許多地方與現代文化格格不入,但是還原到當時的環境中,人或許沒有太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