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海上鋼琴師》背後波瀾壯闊的大西洋移民史

在《天堂電影院》取得世界範圍的成功之後,有人建議託納多雷拍一部英語電影。

因為大多數國家沒有像我們一樣看字幕的習慣,但他們不排斥用自己國家的語言進行配音,直接拍成英語電影更方便在北美和全世界傳播。

所以與《天堂電影院》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不同,託納多雷“時空三部曲”的第二部《海上鋼琴師》是一部英語電影。

電影《海上鋼琴師》背後波瀾壯闊的大西洋移民史

而且《海上鋼琴師》也是“時空三部曲”中最晦澀的一部。那麼《海上鋼琴師》到底想表達什麼?而1900又代表什麼?

弄清這個問題首先要從這個奇怪的名字入手。

《海上鋼琴師》的英文片名叫“1900傳奇”(The Legend of 1900),主角也叫“1900”。

同樣叫《一九零零》的電影還有一部,由《末代皇帝》的導演貝託魯奇執導,是一部長達5小時17分鐘的歷史史詩電影。

電影《海上鋼琴師》背後波瀾壯闊的大西洋移民史

1900的義大利語詞“Novecento”翻譯過來是“二十世紀”的意思。

《海上鋼琴師》的原著是一篇戲劇獨白,名字也使用了“Novecento”這個詞。

電影《海上鋼琴師》背後波瀾壯闊的大西洋移民史

電影《海上鋼琴師》背後波瀾壯闊的大西洋移民史

《海上鋼琴師》的原著和作者亞利桑德羅·巴里克

這兩個同名故事都強調了新世紀的來臨,都想表達世紀之交人和社會的劇變。

但《海上鋼琴師》整體用了反襯的手法,以一個不想追求改變的奇人——海上鋼琴師“1900”去反襯整個人類,反襯整個時代。

那麼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世界和人類到底發生了什麼劇變呢?

最深層的變化就是從十九世紀晚期開始到二十世紀初發展到巔峰的“第二次工業革命”。

這段時間與美國的“鍍金時代”重合,是美國曆史上工業與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之一,同時也是美國曆史上對金錢財富追求毫無原則的時代。

由於美國經濟騰飛,大型工業資本主義、鐵路建設和西部土地開墾需要大量勞動力,以及美國對自己國家自由民主形象的宣傳,彷彿來到這裡就能獲得自由和財富,改變命運。

所以那時美國對歐洲移民,尤其是東南歐的剩餘勞動力產生很大吸引力。

電影《海上鋼琴師》背後波瀾壯闊的大西洋移民史

反映美國對歐洲移民吸引力的漫畫

再加上像電影中“弗吉尼亞號”那樣的超大型蒸汽船的出現,運輸效率大大提升。

在1850年-1930年間出現了美國曆史上第三次影響深遠的移民潮。

電影中反覆出現“弗吉尼亞號”上第一個看到自由女神的乘客大喊“美國!”的情節就是這段移民潮的一個集中縮影。

來自世界各地的乘客(以歐洲為主),尤其是社會底層,把美國當作一個遍地黃金、改變命運、充滿機遇的國度。

在電影主要時間線1900年後,從歐洲前往美國的移民被稱作“新移民”(New immigration)。

他們主要是東南歐因農業改革、貧困和迫害等因素而形成的剩餘勞動力,這些移民主體來自義大利、希臘、匈牙利和波蘭等國,其中義大利移民的數量在1910年代達到峰值。

這也就是為什麼託納多雷導演要反覆強調乘客看到自由女神時的那種儀式感,是他作為一個義大利導演對曾經義大利移民美國潮的表達和追思。

電影《海上鋼琴師》背後波瀾壯闊的大西洋移民史

這些移民乘船經過自由女神像後,迎接他們的就是著名的移民檢查站埃利斯島。

電影《海上鋼琴師》背後波瀾壯闊的大西洋移民史

美國曆史上地位重要的移民檢查站埃利斯島

根據美國移民歷史資料統計,在1900年到1924年,也就是電影中1900從嬰兒長大成為海上鋼琴師這段時間,埃利斯島就處理了大約1200萬移民,而其中近一半都來自義大利。

一檔美國曆史欄目統計,美國現在40%的人口都能追溯到這些經過埃利斯島檢查站來的移民。

電影把移民潮的歷史背景巧妙融入劇情。

這些前往美國追求世俗財富的龐大“俗人”群體和毫不在意金錢和地位的主角1900,形成了影片想討論的第一個抽象議題,也就是有限與無限。

電影《海上鋼琴師》背後波瀾壯闊的大西洋移民史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生產效率大提升的背景下,人人都想前往鍍金時代的美國。

釋放無盡的貪婪,追求無盡的財富,填滿無盡的慾望。

但1900無法理解有著無限可能的時代,他在電影結尾和老友麥克斯解釋當年為什麼不下船時說得很明白:

阻止我(下船)腳步的並不是我看見的東西,而是我看不見的東西

那些無限延伸的城市沒有盡頭,這種感覺就像當時向美國西海岸開墾的人民,以及無盡的鐵路網。

但1900在船上彈琴,鋼琴只有88個鍵,“弗吉尼亞號”再大,也只有船頭到船尾有限的範圍。

他已經習慣了在這88個琴鍵和“弗吉尼亞號”的界限內活著,無法面對陸地上無盡的選擇。

他願意縮在自己的世界中過完一生,與那些輾轉千里、背井離鄉的移民形成鮮明對比。

電影《海上鋼琴師》背後波瀾壯闊的大西洋移民史

作為年代的1900,既是新時代的第一年,也是舊時代的最後一年。

而作為個體的1900,則是原著作者和託納多雷導演為我們提供的另外一種人生觀。

面對時代更疊、社會劇變,有的人選擇改變,也有人選擇不變;有的人選擇追求,也有人選擇適可而止,隨遇而安。

這兩種選擇本來都沒有對錯,電影也沒有指出誰對誰錯,它只是凸顯了1900與大多數人選擇不同的特殊性。

電影《海上鋼琴師》背後波瀾壯闊的大西洋移民史

除了“有限與無限”,《海上鋼琴師》討論的第二對抽象概念是“過程與結果”。

影片對“過程與結果”的討論依靠一個暗示和一處明示來體現。

暗示就是對“弗吉尼亞號”及其原型船舶航海曆程的展現。

《海上鋼琴師》中的“弗吉尼亞號”和“泰坦尼克號”是影史中兩艘經典大船。這兩艘船的原型也確實有很深的淵源,並都被拍成了經典電影。

“弗吉尼亞號”的原型實際上是英國冠達郵輪公司的兩姐妹船“盧西塔尼亞號”和“茅利塔尼亞號”(更側重於毛號)。

電影《海上鋼琴師》背後波瀾壯闊的大西洋移民史

英國冠達郵輪公司的盧號和毛號

而“弗吉尼亞號”這個名字則借用了救援過“泰坦尼克號”那艘船的名字。

前面提到,從十九世紀晚期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改變世界,期間變化最大、進步最突出的國家之一就是德國。

後起之秀德國在各方面都在挑戰老牌霸主英國的地位,英德矛盾的激化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之一。

德國對英國挑戰的核心領域就是英國的傳統優勢產業航海業。

1897年,德國北德意志-勞埃德公司的“威廉大帝號”郵輪開始服役。這艘郵輪成為當時世界上第一艘四煙囪郵輪,也是第一艘所謂的“超級郵輪”。

電影《海上鋼琴師》背後波瀾壯闊的大西洋移民史

德國“威廉大帝號”郵輪掀起英德造船軍備競賽

“威廉大帝號”取代英國公司的船隻,成為從歐洲到美洲的最快航線,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郵輪,並獲得代表最快穿越大西洋的藍絲帶獎。

在隨後的1901-1906年,北德意志-勞埃德公司又有三艘同級別郵輪下水。

德國另外一家航運公司漢堡-美洲的四煙囪郵輪“德意志號”也於1900年開始服役。

面對德國五艘巨型四煙囪豪華郵輪的挑戰,英國與其展開了造船軍備競賽。

因為之前跨大西洋航運是由英國的冠達和白星等公司壟斷的,冠達和白星當然也不甘示弱,也各自分別建造了2艘和3艘比德國船更大的郵輪。

冠達建造的兩姐妹船就是“盧西塔尼亞號”和“茅利塔尼亞號”,白星的三姐妹船更出名,分別是“奧林匹克號”、“泰坦尼克號”和“不列顛尼克號”。

我們都知道其中“泰坦尼克號”的命運最慘,處女航就撞沉了。

從《海上鋼琴師》中麥克斯第一次見到1900那段瀟灑的鋼琴戲可以看到,在船上大廳上方有一個透光的穹頂天窗,這個置景結構借鑑了“茅利塔尼亞號”的獨特設計。

電影《海上鋼琴師》背後波瀾壯闊的大西洋移民史

茅利塔尼亞號的頭等艙聚會廳

“茅利塔尼亞號”的透光穹頂可以讓整個聚會大廳顯得靈動輕盈,採光也更好,能給前來參加聚會的上流人士更好的體驗。

而這些本沒有必要的奢華設計,也體現出當時英德兩國在航運業競爭的“內卷”,因為造船技術沒有本質的突破,只能靠越來越大和越來越奢華吸引乘客。

電影最後1900對麥克斯講述自己後來獨自在船上的經歷,說到他還給一些參戰的傷員彈琴,起碼讓這些人在死去之前保持愉快。

這裡1900所說的經歷確實符合“茅利塔尼亞號”的真實歷史,但在時間線上做了向後的平移。

真正的“茅利塔尼亞號”是1906年下水的,並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被英國政府徵用為戰艦,執行軍事任務。

她和白星公司的“不列顛尼克號”都做過戰時的醫療船,來運送傷員。

電影《海上鋼琴師》背後波瀾壯闊的大西洋移民史

塗裝迷彩偽裝參加一戰的毛號

因為長期在海上服役,還經歷過大戰,“茅利塔尼亞號”在一戰後經過多次大修。

最終因為故障、老舊、落後等原因,於1935年在蘇格蘭小鎮羅塞斯報廢。

“茅利塔尼亞號”確實參加過戰爭,但並不是1900說的二戰而是一戰。

電影把這艘船的時間線從1900年之前一直延伸到二戰後,大大超過了真實原型的服役年限。

小號手麥克斯說他是24歲登船,並在船上工作了6年。

他登船時遇到的成年1900和他年齡相仿,也是二十多歲,1900又是在1900年新年出生的。

等他已經二十多歲成為海上鋼琴師時,他應該在青少年時期就經歷過一次世界大戰,而不是後來麥克斯下船後。

但電影不是紀錄片,沒必要嚴格按照“茅利塔尼亞號”的真實歷史進行表現,這艘船之於電影更多是一個符號意義。

就像電影中表現的那樣,“茅利塔尼亞號”的報廢過程非常傷感。

報廢前她還和昔日的競爭對手白星公司的“奧林匹克號”,一起淒涼地停在南安普頓港口,最終在一位蘇格蘭風笛手哀怨的音樂聲中被報廢。

電影《海上鋼琴師》背後波瀾壯闊的大西洋移民史

“奧林匹克號”和毛號停在一起等待報廢

甚至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也是毛號的粉絲,還寫了一封私人信件反對報廢。

電影中的“弗吉尼亞號”以及現實中的“茅利塔尼亞號”,以及與這艘船融為一體的1900,他們從出生(下水)到航行再到最終被廢棄,正是大多數人對一段過程的態度。

即便郵輪裝飾得再豪華,1900的琴聲再優美,都不過是乘客前往目的地的一段過程。

就像那些千萬歐洲移民,他們乘船的目的是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而船本身只是過程。

當時代向前演進,這艘代表“過程”的船和1900一樣無法改變,最終只能被時代淘汰。

1900本身就是一個“過程”,他享受“過程”而不是“結果”。

在音樂商給1900錄唱片後,他說他的音樂不能離開他而存在。

1900彈琴也從來不看譜子,而是根據物件和心情自然流淌。

電影《海上鋼琴師》背後波瀾壯闊的大西洋移民史

他沉浸於用音樂表達一切的過程,而不是像那位登船挑戰的爵士樂創始人傑利·羅爾·莫頓。

1900與莫頓這場精彩的鬥琴戲就是電影對“過程與結果”最明顯討論。

歷史上的莫頓是個極度追求個人名利的人,而且非常狂妄、傲慢和自負,他在電影中的造型也是穿金戴銀,拽得不行。

他的確是較早為爵士樂編曲並發表的音樂家,但他誇大了自己對爵士樂的貢獻。

電影《海上鋼琴師》背後波瀾壯闊的大西洋移民史

電影《海上鋼琴師》背後波瀾壯闊的大西洋移民史

早期爵士樂音樂家傑利·羅爾·莫頓

《海上鋼琴師》安排了這樣一位極端追求結果的莫頓和一個極端追求過程的1900的碰撞,結果是1900以降維打擊式的優勢擊敗了莫頓。

也許就像1900從養父那裡學來的那句話“去你的爵士”、“去你的法律”、“去你的一切”……

爵士樂本身就是一種即興藝術、過程藝術,而當莫頓把它定義為“爵士”時,他就已經輸了。

總結來說《海上鋼琴師》想表達的,以及1900所代表的,是對“有限與無限”、“過程與結果”等一些抽象概念的討論。

1900即是一個年份,也是電影裡的一個符號化的人。

他是一個在劇變的時代追求不變的人。

他是一個在無限可能的時代追求有限的人。

他是一個在人人都追求結果的時代卻追求過程的人。

電影《海上鋼琴師》背後波瀾壯闊的大西洋移民史

當然也有人把這部電影和1900解讀成人類極度孤獨的象徵。

那麼在你心目中1900到底代表什麼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