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井從幾米到幾百米,降雨量比西北還多的華北,卻成最“缺水”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不管是國土面積,還是人口總量,都排名全球前列。而在一些“人均資源”上,中國的超多人口就有點“吃虧”了。

打井從幾米到幾百米,降雨量比西北還多的華北,卻成最“缺水”

就拿全球最關注的淡水問題,中國的淡水資源總量28000億立方米,在世界上排名第六位。但是,中國的人均淡水資源,僅有220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全球1/4的水平說明什麼?中國的淡水資源看似龐大,但是內裡,其實也是一個缺水的國家。在固有的印象中,大家都覺得,非洲才是嚴重缺水的國家,但是,在國內的一些地區,缺水情況不比非洲好多少。

大家都知道,中國雖然地大物博,但是資源分配極不均勻。除了煤炭、石油等資源之外,淡水資源的分佈同樣不均勻。總體上來看,是南多北少、東多西少的局面。

在大家的印象中,大西北好像都是漫天黃沙的感覺,是以,一提及缺水的地區,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大西北地區。但是答案卻完全錯誤,我國最缺水的地區,並非大西北!

打井從幾米到幾百米,降雨量比西北還多的華北,卻成最“缺水”

淡水資源分佈不均勻,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我國最缺水的地區,實則是華北地區。華北地區總人口17420萬人,佔全國總人口12。44%,但是淡水資源的佔比僅為6%。

生活中大家常常提起的“南水北調”工程,其實就是為了華北地區特意制定的,因為華北地區的淡水資源缺口,已經十分龐大了。

如果從降水量來說,華北地區甚至要比西北降水量更高。但是,由於每年的雨季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底,這個時候正是炎熱的夏季,即便是降水量高,最後大部分也都蒸發了。

除了降水量的問題之外,華北地區的缺水,很大程度上源於之前的過度採水。上世紀的淡水超採,讓華北地區的深層水下降的越來越厲害,而華北地區,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區”。

打井從幾米到幾百米,降雨量比西北還多的華北,卻成最“缺水”

過去,大家打水井只要打十來米就能出手,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打上幾百米甚至可能都沒水。

站在客觀角度來看,華北的缺水由兩個因素造成:自然環境和人為因素。人為因素很簡單,經濟發展較快之後,人口迅速增長,對淡水的需求量越來越多。而地下水的採集也就越來越無度了。

歷史欠賬太多,如今的華北缺水問題,已經成為了全國的問題。南水北調工程的出現,一方面是為了解決華北地區的用水問題,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在給華北地下水一個“喘息”的機會。

生活中,大家對用水幾乎沒有概念,只要有水就使勁用,平時也沒有任何節約用水的概念。有這樣行為的人,一定是沒去過大西北和大華北的人。

打井從幾米到幾百米,降雨量比西北還多的華北,卻成最“缺水”

儘管水是可再生資源,但是水迴圈的過程卻沒那麼輕鬆,雖然可再生,但是水資源的再生週期普遍較長,就像如今的華北地區一樣,無節制的開採,已經讓部分地區的水資源,出現了枯竭的現象。

看到這裡,你以後對水資源還會那麼毫不在意嗎?身處東南部地區的居民,平時注意節約一點水,就能為北部地區的居民,省下一大批可用的淡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