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學、佛文化和修佛道。

小時候,一直以為佛教講的都是神話故事,裡面的佛呀、神呀都有各種神通變化,非常敬畏,也非常害怕。夢裡也經常會夢見自己是佛、神會飛,或是見到神佛,又非常驚恐。

後來慢慢的長大了,對佛教經典書藉、大師論著,讀了不少,典故、禪偈也看了很多,也見識了天下廟宇、塑像和高僧大德,對十大宗也有所瞭解,心中越來明瞭。慢慢的變得見佛像則生歡喜心,聞佛事而生吉祥念,也不怕神佛了,在夢中夢見也不驚了。

佛教、佛學、佛文化和修佛道。

佛教,佛學,修佛道以及佛文化,原來雖然是一體,但都有所不同。

佛教有叢林和小廟,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宗旨,志在弘揚佛教。唸佛,誦經,透過神佛故事來感化眾生皈依佛門,信仰佛教。有管理,有方法,依教奉行,多行善事,積累福報。這也是我小時候所知的佛。

佛教、佛學、佛文化和修佛道。

佛學則是透過學習佛所說法、經,及歷代祖、高僧所寫經、論、偈等,然後深入研究其中奧妙、意義、規律。把這些當做一種學問來討論,借鑑裡面可以用在人生中的知識,讓這些知識為人類解決心理的一些問題,好似有點象心理學和哲學,即是佛經上說的文字波若。

佛教、佛學、佛文化和修佛道。

修佛道,又叫修道。是從功夫上下手,從對佈施、忍辱、精進上的修行,到戒、定、慧的修持。主要看功夫,不看文字,不聽巧嘴,不著理論,以禪定為主,虛雲老和尚曾入定九天,指的就是功夫。比如四禪八定,也就是現在人們常說的,看你在事中定力如何,這個定力也是功夫。嘴說的再好,一遇事心就慌了,那就沒有定力,也就是沒有功夫。

佛教、佛學、佛文化和修佛道。

佛文化呢,基本體現在工藝美術方面。比如山西的宋代泥塑佛像,其藝術水平之高,被業界認為是“落日餘暉”的時代境界,意思是泥塑藝術的盡頭,再也不會有比這更高的了。另外,佛教建築彩繪,唐卡、壁畫,石雕、磚雕、木雕,都是藝術上的瑰寶。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有名的藝術寶藏,另人歎為觀止。而佛教的至寶“舍利子”更是佛文化裡摩尼珠。金書、貝葉、三藏十二部都是佛教文化中的精神財富。

佛教、佛學、佛文化和修佛道。

這座寶藏曆經二千五百多年了,依然光輝耀目,佛光普照。歷史上也有一些錯事發生,但不是佛錯了、法錯了,而是一部分僧人錯了。僧人也是人,有高僧大德,有本分實在的僧人,也有些貪、瞋、痴業重的敗家子,使佛教受汙,當然了,這也是佛教的劫,是因緣果報。

佛教、佛學、佛文化和修佛道。

用平常心去對待佛教、佛學、佛文化,不可沉迷,也不可卑視,平等圓滿;用平常心對待自已、自我、自性,不可傲慢,也不可卑賤,正念覺悟。

平常心即是道,在家人不要強迫自己去和出家一樣修行。處境不一樣,強行效仿,誤已誤家,反招惡業。心常平,平常心,能做到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