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大會考《聲聲慢》40人答錯,觀眾:上學時還以為李清照寫錯了

在詩詞大會上,但凡是考到李清照的詩詞,幾位導師就“不淡定”了。

在第6季第5期節目中,考了一首李清照的《醉花陰》,蒙曼老師直接用“可怕”二字來形容。她指出,當年李清照寫完這首詞後,便寄給了趙明誠看。結果趙先生那幾天就閉門不出了,他誓要寫出一首能和妻子詞媲美的作品。遺憾的是,當他拿著寫好的50多首詞給好友看時,好友直言:都比不上“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詩詞大會考《聲聲慢》40人答錯,觀眾:上學時還以為李清照寫錯了

而在更早的一期節目中,考到了李清照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臺上的康震老師直接就坐不住了,他指出“李清照可是個厲害角色”,僅憑兩首《如夢令》就年紀輕輕名震詞壇了。除了蒙曼和康震,王立群、酈波、楊雨等導師也數次高度讚美李清照。

提到這些讚美,可能有人會問了:李清照平生存世的詞作不過就是幾十首,數量怎麼也不算高產了。咱們會不會一直以來,都高估了她的水平?

詩詞大會考《聲聲慢》40人答錯,觀眾:上學時還以為李清照寫錯了

對於這一說法,筆者不敢苟同。事實上,別說被高估,她的詞作中的很多精彩之處,還長期被大夥兒忽視了。不信?且看目前正在熱播的詩詞大會第6季中的這樣一道題:

李清照《聲聲慢》“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指的是什麼時節?

A 。初春 B。夏末秋初 C。深秋

詩詞大會考《聲聲慢》40人答錯,觀眾:上學時還以為李清照寫錯了

這首《聲聲慢》的經典程度,自然不用筆者多說了。就憑著開頭這一組疊詞,這首詞就是該詞牌下無人能出其右的作品。目前它也被選入了語文教材,成了一首必讀、必背之作。我們再來讀一讀: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但就是這樣的作品,這次百人團卻硬是有40人答錯。正確答案明明應該是第三個選項深秋,但很多人卻硬是選了初春。

詩詞大會考《聲聲慢》40人答錯,觀眾:上學時還以為李清照寫錯了

對於這樣的錯誤率,臺上的導師蒙曼直接懵圈了,主持人龍洋也很詫異。很多選手以為答案是第一個,也就是初春。原因是按我們的理解乍暖還寒的季節,應該是倒春寒時節。節目播出後,有觀眾表示:上學時還以為是李清照寫錯了,深秋怎麼可能有乍暖還寒的過程呢?

難道李清照寫詞真的這麼不講究嗎?顯然不可能。古人的文人們寫一首作品,都是經過一遍又一遍斟酌的,要不然也不可能一生僅存幾十首作品。那麼問題到底在哪?原因很簡單:李清照這句詞寫的不是和其他文人一樣寫時節的溫度變化,而是一天內的溫度變化。

詩詞大會考《聲聲慢》40人答錯,觀眾:上學時還以為李清照寫錯了

首先,《聲聲慢》是一首從早上寫到晚上的作品,一天內時間的變化,作者心情的變化,風景的變化,全在這不足百字裡。“乍暖還寒時候”指的是:早上太陽剛出來時,還覺得頗為溫暖,但兩三杯淡酒下肚,一陣風吹過,一下子覺得好冷,這就是“還寒”。

事實上,上闋中的“晚來風急”也不是說晚上的風急,而是說早晨稍晚一點的時候。只有這樣理解,才能解釋後面的“到黃昏,點點滴滴”。整首詞是按時間順序來寫的,李清照並沒有寫錯,這是她獨特的佈局。

詩詞大會考《聲聲慢》40人答錯,觀眾:上學時還以為李清照寫錯了

其次,“乍暖還寒時候”之所以長期被人理解錯,是因為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時候”二字指的是氣候和節候,認為在宋朝時應該不會這麼洋氣地把“時候”當成咱們現代“時間”的意思。但事實上,早在柳永的《永遇樂》一詞中,“時候”的意思就和現代白話文無異了。雖然別的詞人很少這樣用,但李清照寫詞一直是走在最前沿的。

綜上,用“乍暖還寒”來寫深秋並沒有錯,大夥兒之所以會覺得它錯了,正如觀眾事後說的:還是太小看李清照了,人家寫詞從來都是如此與眾不同的。這道題您能答對嗎?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