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終畫句號:《新世紀福音戰士》講了什麼?

3月8日,《新世紀福音戰士》

(簡稱《EVA》)

的最新作、也很可能是最終作《新劇場版·終》在日本上映了。

雖然目前只有日本院線放送本片,但是《EVA》系列多年來積累了巨量的粉絲,《終》也迅速被在日觀影的各國粉絲們以各自的語言進行討論,並迅速在各大論壇掀起了熱烈的討論。

目前,觀眾們對這部影片主要呈現“褒貶不一”的態度,但是沒有任何人否定,這是一部在世界動畫歷史上都可以稱為“偉大”的系列。

今天我們不直接批評《終》,而是和大家聊一聊這個系列的前世今生;如果有一天《終》也在本土上映,也可以更好的瞭解庵野秀明為何在《終》裡給出了這樣的結局。

26年,終畫句號:《新世紀福音戰士》講了什麼?

(初代海報,其中的“初號機”、NERV組織LOGO和標誌性的工業朋克風格字型,大家或多或少都曾經在某處見過)

1980年,大阪的幾名科幻愛好者成立了一個叫做“Daicon Film”的創作團體,後來註冊成了公司,在1981年的“第20屆日本科幻大會”以一部短片正式出道。那幾名愛好者叫岡田鬥司夫、庵野秀明、貞本義行、赤井孝美和樋口真嗣——每一個都是今日業界如雷貫耳的名字。

Daicon Film先後製作了幾部科幻短片,展現出了巨大的創作潛力,並被投資人看中。隨後,Daicon Film改名為“GAINAX”,也就是國內動畫迷們口中的“宅社”。

26年,終畫句號:《新世紀福音戰士》講了什麼?

那段時間是日本泡沫經濟時代最後的輝煌,投資商的錢多的彷彿花不完;那段時間也是日本動畫業的巔峰,所有人都想要做出一部“夢幻般的作品”;GAINAX本就是硬核愛好者進入業界的典範,自然也不例外。

就這樣,GAINAX和投資人一拍即合。1985年,GAINAX開始製作它的第一部長篇科幻動畫電影作品《王立宇宙軍》。

《王立宇宙軍》不計成本、製作精良,在今天的豆瓣上評分一度逼近9分的好成績;但在當年,卻因為太過超前而票房暴死。

但是《王立宇宙軍》對於今天要談到的GAINAX和《EVA》系列卻意義重大:

1。GAINAX為了還上投資商的欠債,不得不轉型成重盈利的商業化製作公司;

2。也正是透過《王立宇宙軍》的製作,GAINAX正式形成了自己的美學風格。

26年,終畫句號:《新世紀福音戰士》講了什麼?

(《王立宇宙軍》中的火箭升空場景,每一片碎冰都由繪師手繪——那位繪師就是《EVA》系列之父庵野秀明)

隨後,GAINAX憑藉《飛越巔峰》與《藍寶石之謎》兩部叫好也叫座的作品挽回了口碑、站穩了腳跟,同時也勤勤懇懇地從事一些外包工作、遊戲開發之類的業務補貼現金流,終於在1995年製作出了這部偉大的現象級作品:《新世紀福音戰士》。

26年,終畫句號:《新世紀福音戰士》講了什麼?

故事設定在假想的未來。

人類在南極大陸的一次實驗失誤,引發了一場席捲全球的浩劫,地球生態鉅變,這次浩劫被稱為“第二次衝擊”。

主角生活的2015年,地球上出現了一種巨大機械戰鬥群入侵者,人們將之稱為“使徒”,它們是被“第二次衝擊”給驚醒的。

人們研究出一種以駕駛員的神經直接控制的機甲,它們被稱為EVA,用以迎戰“使徒”。

但是實際上,“使徒”、EVA、駕駛員

(適格者)

卻並不像看上去的那麼簡單,而組織NERV和SEELE另有一些關於人類起源與進化的重要秘密。

26年,終畫句號:《新世紀福音戰士》講了什麼?

(經典的NERV徽標)

單看簡介,可能會覺得《EVA》也不過如此——這就是很普通的“開機甲打怪獸”的套路嘛!

但是,這正是《EVA》系列有趣的地方。調侃的說:一開始觀眾會覺得它是一部熱血機戰動畫,之後會感覺它其實是玄學奇幻動畫,直到最後才能夠發現它竟然是一部情感動畫。。。。

26年,終畫句號:《新世紀福音戰士》講了什麼?

(最典型的就是當年的大陸引進版,翻譯成《新世紀天鷹戰士》並做了大量刪節。。。。“勇敢的少年啊快去創造奇蹟!”)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EVA》系列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熱血澎湃的戰鬥場景,充滿個性和力量感的巨大機器人,主角在對抗強大敵人的時候獲得成長。。。。似乎和其它動畫相仿:

26年,終畫句號:《新世紀福音戰士》講了什麼?

(不同版本中,經典的主角機體——“初號機”形象。)

但隨後,作品卻看似突兀得引入了一些奇怪的神秘學元素:卡巴拉生命之樹、亞當與莉莉絲、死海文書、魂之座以及標題中機體本身的名字“Evangelion”

(意為“福音書”)

這種“故弄玄虛”在當時是極為超前的,瞬間讓《EVA》的格調拉開了同時代的其它類似作品好幾個身位;同時,在演繹有關神秘學的片段時,監督

(即動畫導演)

庵野秀明也可以大膽的加入自己所鍾愛的意識流畫面,讓這些片段有很高的美學價值:

26年,終畫句號:《新世紀福音戰士》講了什麼?

(手繪的卡巴拉生命之樹)

但是隨著劇情的推進,許多看似“故弄玄虛”的謎題展現出真面目,帶來的卻又是另一層隱喻:

比如系列中至關重要的概念:“人類補完計劃”:

人類

(無論是肉體還是心靈)

都是由脆弱的物質構成的,心靈的世界是被軀體彼此隔絕的

(心之壁)

,看不懂身邊的人,身邊的人也看不懂自己。暴力、犯罪、性衝動、欺騙都是人類保護自己的卑劣的手段。

要使人類向更高的領域進化,就必須使人的心靈擺脫軀體的束縛,重新回到人類的誕生之地“莉莉絲之卵”中

(全人類化為集體意識)

。唯有如此,才能最終拆除人與人之間的心靈屏障,使不同的心靈世界能夠相互補充,走向進化的終點。人類補完計劃就是為了實現這個神聖目的而創立的。

看似是空無一物的玄學概念,實則是對社會焦慮的對映。

26年,終畫句號:《新世紀福音戰士》講了什麼?

又比如毫無自信、喜愛逃避、充滿虛無主義又缺少關愛的主角——碇真嗣,是對日本泡沫經濟破碎後,狀態急劇下行的日本年輕人的批判。

除此之外,主角與父親的關係,EVA機體、駕駛員、插入栓和LCL之間的聯絡,各個“使徒”的形態等,無不充斥著隱喻。

26年,終畫句號:《新世紀福音戰士》講了什麼?

但實際上,真正讓大家愛上《EVA》這部作品的,其實是主角的成長。

和《GAINAX》另一部充滿隱喻的作品《特別的她》

(又名《FLCL》)

一樣,這些隱喻其實到最後都是為了描寫主角複雜內心活動、突出主角成長而設定的。

實際上,觀眾在觀看到後期,關注的不再是這些隱喻所指代的宏大議題本身,而是主角在這種宏大敘事下該何去何從;而當觀眾與主角共情,又會發現主角身邊的人,似乎又以不同的面貌在自己的生命裡出現過好幾次。

這樣一來,自然令人意猶未盡,念念不忘。

26年,終畫句號:《新世紀福音戰士》講了什麼?

(動畫史上最著名的微笑之一,不知道大家初見時都想到了誰)

《EVA》系列從1995年播出舊TV版第一集,到1997年播出兩部劇場版《真心為你》和《死與新生》;又在2003年播出了重置版,從此一直是眾多愛好者津津樂道的經典之作。只不過因為經費和藝術表達的原因,庵野秀明給出的結尾太過晦澀,讓不少人一直以來都耿耿於懷。

11年後,2006年,庵野秀明建立“Khara”會社,推出《EVA》的《新劇場版》系列第一部《序》,重啟系列;到今年上映的《終》,四部影片,又是15年的光陰。

前後26年,影響了不止一代人;哪怕是2006年開始觀看《EVA》的“新”觀眾,恐怕也可以從“中二”少年成為“奔三”社會人了。

所以即便我已經知道了最近上映的《終》的結局和當年的想象與期待相去甚遠,我仍然認為《序》、《破》、《急》(《Q》)、《終》四部曲,就是最好的《EVA》。

不知怎麼的,就想起了萬能青年旅社的歌:

“是誰來自山川湖海,卻囿於晝夜、廚房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