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貝託魯奇拍《末代皇帝》,我們很懷念他

1987年貝託魯奇拍《末代皇帝》,我們很懷念他

前幾日貝託魯奇的逝世,

又翻了《末代皇帝》熱潮。#電影##電影往事#

1987年貝託魯奇拍《末代皇帝》,我們很懷念他

《末代皇帝》是第一部獲得中國政府允許,在故宮實拍的西方電影。影片中,光是幼年溥儀登基大典、百官朝拜就動用了一萬九千餘名群眾演員,製片方還請到溥儀的弟弟溥傑擔任電影的歷史顧問。

1987年貝託魯奇拍《末代皇帝》,我們很懷念他

「門」作為最普通的建築元素,在影片中卻成為了界定邊界、連結空間的重要關卡。它的開合關閉都寓意著這位末代皇帝在不同時期中遭遇的隔閡、阻擋、想要衝破又無力逃脫的處境。

1987年貝託魯奇拍《末代皇帝》,我們很懷念他

1987年,貝託魯奇來到中國,帶著《末代皇帝》的劇本開啟了故宮塵封已久的大門。1988年,《末代皇帝》榮獲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導演等多項榮譽,為世界打開了中華歷史文化的大門。清朝末年,光緒駕崩,愛新覺羅·溥儀3歲繼承皇位,那輕飄飄的黃色簾帳,為這位末代皇帝揭開了變革的帷幕,也是影片中最有標誌性的第一道“大門”。一個3歲的孩子,還未擁有辨別是非之力,就已要面對權政之門,天真無知的被推進了傀儡的一生。

1987年貝託魯奇拍《末代皇帝》,我們很懷念他

法國哲學家保羅·利科(Paul Ricoeur)在探討歷史與真相時,

曾提出“回憶畫面(memory-image)”這一觀點:

意思是人們對於過去的回憶總是以移動畫面的形式重現腦海,純回憶(pure memory)就是過去的感知總會因現在的即時視覺刺激,而一遍遍的被自我記憶拾起。於是在重複回憶(memory that repeats)中和在重現回憶(memory that recalls)中揉合交替,便在人們的意識裡產生了回憶的畫面(memory image)。那是一種虛實相間的畫面,是現實與幻想的交錯。人們的回憶總是會不自覺的參入當下的行為和感受,這就是我們經常會莫名意識到的

“似曾相識”

大導演貝託魯奇把這種“似曾相識”巧妙的與溥儀的回憶融合在一起,虛虛實實貫連影片隱喻的“門”。甚至連觀看者也被帶入到重複回憶、重現回憶的交錯中裡。影片中三處重要分離都是以“門”的開啟、關閉、吶喊體現出來的。

1987年貝託魯奇拍《末代皇帝》,我們很懷念他

從乳孃的送離到生母自殺想要衝出紫禁城之外,再到偽滿洲國與婉容的分離。每一次大門開啟,每一次幾步之遙秒變兩世之隔,每一次囚籠吶喊,歷史的畫面總是驚人相似。

1987年貝託魯奇拍《末代皇帝》,我們很懷念他

電影也讓觀者處在回憶和現實的交織中,末代皇帝即是歷史的主題,又是歷史的物件。他每一次走出一個“門”的同時,又快速尋找到另一個“門”的入口。很多人說他的一生充滿無奈和被掌控,但也許他的這些枷鎖和禁錮也正是他自己無意識尋求和依附的安全港灣,只是自己不自知而已。

1987年貝託魯奇拍《末代皇帝》,我們很懷念他

我們生活在不同的謊言中,每個不同的時刻人都會為“自以為是的真實”而活。貝託魯奇在影片中有意描述溥儀少年時期近視一事,也清晰戳破了小皇帝當時的尷尬背景,大多數家奴們保護著他的“看不清”,只有少數人給他指出一條明路,告訴他世界的樣子。

馬克思在談論歷史人物時說:

“他們不能表述自己,他們只能被人表述”

溥儀的命運,是被他者構建出來的人設和象徵。年幼時期,他沒能好好的先成為“自己”,再逐漸形成一個“身份”,而是被人們硬拉來填塞在早已設定好的位置上。在被欺瞞和尋找自由之路上,莊士敦教化他去革新、衝破自我、改變生活方式,戰犯管理所所長教他掙脫自己,學會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然而導演又安排了戲劇化的一幕,讓文革無情的批鬥了”好“所長,而年邁的溥儀被推到在一旁,無力與之抗爭。

1987年貝託魯奇拍《末代皇帝》,我們很懷念他

影片的最後,溥儀花了一角錢進入故宮,參觀這個曾經的“家”。他把藏在龍椅下的蟈蟈送給門衛的小孩,消失在大殿內。鏡頭切換,此時大殿內遊客無數,導遊的話音落在:

“這是太和殿,

是皇上準備大殿的地方,

最後一位在這裡登基的是清朝宣統皇帝,

愛新覺羅溥儀他當時只有3歲,

1967年他在北京去世。”

1987年貝託魯奇拍《末代皇帝》,我們很懷念他

@今日頭條文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