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幾乎一統關東,為何一年後突然敗亡?三點原因洞悉他致命短板

李密恐怕是隋末最令人惋惜的失敗英雄,跟他所崇拜的項羽一樣,燦爛了一輩子卻在尾生輸了個精光。

李密幾乎一統關東,為何一年後突然敗亡?三點原因洞悉他致命短板

李密在史書上的亮相就很“驚豔”,三位政壇大佬被他集體“驚倒”。

第一位是隋文帝,那時候李密僅僅是宮中的一名侍衛,每天持一柄槍戟挺立一旁。有料的演員不需要開口就能搶戲,隋文帝的眼睛不經意掃過李密的臉龐,當即心裡一驚,問身邊的宇文述:“那個黑小子是誰?”

宇文述回答:已故蒲山公李寬之子李密。隋文帝立刻指示:“這小子眼神左顧右盼,一看就是非同尋常之人,以後別讓他在這兒值班了。”

一名小小的侍衛就讓堂堂的皇帝感到不安,少年郎李密的氣場夠大!

李密幾乎一統關東,為何一年後突然敗亡?三點原因洞悉他致命短板

大宰相宇文述的做法也很玩味,他找了個機會跟李密“閒聊”:老弟啊,你天資聰慧,應該憑才學出人頭地,怎麼能做宮廷侍衛這種不上檔次的工作呢?

很顯然,宇文述不敢輕視李密,更不敢以粗暴的方式辭退李密,而是採取了謹慎的方式勸退。

李密經不住誇:就是啊,摟根警棍混日子多沒勁,小爺不幹了,讀書去!就這樣,他打了份辭職報告,騎了頭黃牛去拜師包愷。

李密幾乎一統關東,為何一年後突然敗亡?三點原因洞悉他致命短板

半路上李密巧遇另一位大宰相,越國公楊素。楊素一看,誰家的少年這麼用功?騎在牛背上讀書,牛角上還掛著書袋。楊素勒住韁繩,不緊不慢地跟了很長一段路,等到他發問,李密才發現有人跟在身後。

就是那次偶遇,改變了李密的一生。楊素回到家中,忍不住把兒子們一頓數落:看看人家李密,那個勤奮程度,那個風姿氣度,甩你們幾條街!因為老爸的數落,楊玄感決定結交李密,從此兩人傾心相交。

皇帝領銜,三位大佬助陣亮相,李密的譜擺得夠大。當然,李密也沒讓大家失望,他的表演更精彩。

李密幾乎一統關東,為何一年後突然敗亡?三點原因洞悉他致命短板

大業九年,楊玄感乘隋煬帝被困在高句麗戰場,決定舉兵造反,李密受邀加盟。李密一到就向楊玄感獻上三策:上策,攻佔幽州,將隋煬帝卡在遼東,等他糧食耗完,隋軍不戰自潰;中策,攻取關中,關中有關隘和糧食充足的優勢,即便隋軍來攻,你也處於萬全之勢;下策,就近拿下東都洛陽,靠城池的堅固與隋軍硬碰硬,勝負未可知。

楊玄感被驢踢傷了腦子,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下策:“你的下策恰恰是我的上策!高官們的家屬都在洛陽,拿下洛陽正好震懾天下,再說了造反得有造反的樣,連一座洛陽城都拿不下,多丟面兒!”

結果楊玄感被困在關東一事無成,萬般無奈下才接受李密的建議西取長安。可惜的是戰機錯過了,大軍還沒到長安,半路被隋軍包了餃子,楊玄感兵敗身死,李密也做了俘虜。

李密幾乎一統關東,為何一年後突然敗亡?三點原因洞悉他致命短板

後來李密設計半路逃脫,過了幾年的流亡生涯,在朝廷的通緝下投了瓦崗寨翟讓。

是金子總會發光,李密從最初被翟讓當流竄犯,到後來被視為臂膀,到最後接替翟讓成了瓦崗寨的大當家,他的才華如山泉噴湧。

瓦崗寨最鼎盛的時候,黃河兩岸的各派武裝勢力都向李密投懷送抱,甚至一直呼籲他趕緊登基稱帝。

李密離皇位那麼近,似乎唾手可得,然而距離這東西不靠譜,毫釐之間往往隔著永生。從大業十三年的巔峰,到武德元年灰溜溜地拜倒在李淵腳下,李密只用了一年時間,就讓毫釐之間變成了一輩子達不到距離。

李密幾乎一統關東,為何一年後突然敗亡?三點原因洞悉他致命短板

對李密的急速敗落,人們多有分析,本文從李密個人的三個缺陷著手剖析,從另一個視角審視那段歷史。

才高能低——李密沒有擺脫軍師的身份束縛

毋庸置疑,李密的才華足夠閃亮,可別忘了“才華”不等於“能力”,“才”是分析問題的洞察力,“能”是解決問題的實操手段,二者不是一回事。

在一個團隊中,軍師需要有“才”,團隊的領導則必須要有“能”。李密給楊玄感的三策,正是他的才華展現,說明他是一名優秀的軍師;而楊玄感不具備正確的決策能力,說明他不是好的領導。

李密幾乎一統關東,為何一年後突然敗亡?三點原因洞悉他致命短板

那麼李密是好的領導嗎?很可惜我認為他也不是好的領導,證據就是他的決策力也很成問題。

在洛陽戰事節節勝利之際,有個叫柴孝和的人向李密建議:讓裴仁基和翟讓守住回洛倉和洛口倉,您親率精兵攻取關中,然後以西京為根據地,再回過頭來東進洛陽,估計一份公文就能解決。如果長安被別人佔了,那可就晚了!

柴孝和的計策其實就是李密當初獻給楊玄感的中策,然而作為計策的首謀者,李密卻說:“您這個計謀當然好,但有三個問題,其一我去長安必然遭遇追兵,會腹背受敵;其二追隨我的都是山東人,洛陽拿不下他們不願意跟我去關中;其三我走了留下他們,他們豈不是都要爭著稱王?”

李密幾乎一統關東,為何一年後突然敗亡?三點原因洞悉他致命短板

於是李密否定了自己的方案,他跟楊玄感一樣,最終輸在了山東戰場。

其實無論哪一種決策都是優劣並存,不存在完美的方案,這就是決策的難度所在,也是決策者的能力體現。

李密作為參謀人員時很睿智,等角色轉變為決策人員時,就變得優柔寡斷,甚至自我否定,這說明他就不是一名合格的領導者,只適合當軍師。

志高識低——李密不識時事做出三個致命決定

李密最喜歡讀的一篇文章就是《項羽傳》,楚霸王也是他的偶像。他張口就是“楚漢爭霸”,閉口就是“滅隋”,宏大的志向搞得翟讓一臉尷尬:俺那點斤兩不足以擔此大任。

李密幾乎一統關東,為何一年後突然敗亡?三點原因洞悉他致命短板

可與志向相對應,李密在重大事件的認知上卻存在明顯短板,以至於犯了幾個致命的錯誤。

其一、不識他與李淵的關係

李淵曾經給李密寫過一封肉麻的信,不顧自己一臉皺褶,張口尊李密為大哥,並謙卑地表示願意為李密效勞。與此同時,李淵忍不住譏笑李密“陸梁”(囂張狂妄),他說,有李密替我牽制洛陽,咱可以從容不迫地收拾關隴。

李淵拿李密當防風牆,李密卻被甜言蜜語哄騙,滿以為自己認了個小弟,關中可以不勞而獲。其結果就是,李淵每打下一寸土地都存進自己的賬戶,而李密反而成了李淵的掃雷工具。

李密幾乎一統關東,為何一年後突然敗亡?三點原因洞悉他致命短板

在錯失西進的機會後,李密能做的應該是想辦法“禍水西引”,想辦法挑起王世充與李淵的衝突,而不是自己扮演男一號跟王世充死掐。比如第一時間承認越王楊侗的合法性,私結王世充,同時以夾攻洛陽為誘餌,唆使李淵揮兵東進。

大概李密覺得自己就是項羽,把過多的精力放在了軍事,完全忽略的政治的威力,說他頭髮長見識短恐怕不算侮辱他。

其二、不識他與王世充、宇文化及的關係

後來李密確實與楊侗合作了,雙方一致應對北上的宇文化及,不過這又是李密的一次“目盲”,表面上的軍事勝利,其實給自己又埋了個大坑!

李密幾乎一統關東,為何一年後突然敗亡?三點原因洞悉他致命短板

宇文化及手上掐著傀儡皇帝楊浩,王世充同樣掐著一個傀儡楊侗,很顯然,宇文化及揮軍北上肯定不是為了跟李密搶窩窩頭,而是跟洛陽搶龍椅,所以壓力不在李密身上,而是在洛陽那一邊。

李密如果看清這一點,他完全可以坐山觀虎鬥,時不時給處於劣勢的一方添添油打打氣,當個老漁翁要多滋潤有多滋潤。而事實上李密再次迫不及待扮演了男一號,拿著楊侗的雞毛當令箭,跟宇文化及死掐。

雖然打敗了宇文化及,可李密一扭頭才發現,王世充乘他與宇文化及扭作一團的時候,除掉了自己在洛陽的同盟元文都。元文都的死,讓李密投靠楊侗的計劃徹底落空,到這時候李密才發現,自己被王世充當槍耍了。

李密幾乎一統關東,為何一年後突然敗亡?三點原因洞悉他致命短板

李密聯合楊侗對付宇文化及,表面上看他贏了,而事實上他卻受了內傷,從此他只有與王世充肉搏一條出路。

其三、不識他與瓦崗寨的關係

殺翟讓導致瓦崗寨內部分裂,一直被認為是李密失敗的很重要原因,可問題是,假如李密不殺翟讓,瓦崗寨會團結嗎?不可能吧?恐怕他會落得被翟讓殺害的下場。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死結?理由很簡單,瓦崗寨本就是一個農民與士族階級混雜的武裝,很難找到兩大集團的融合點。

李密幾乎一統關東,為何一年後突然敗亡?三點原因洞悉他致命短板

李密要想成功,只有兩條出路,一條拿瓦崗寨當跳板,用後即棄,另一條是改造瓦崗寨,讓翟讓集團處於絕對劣勢。這兩條路的選擇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李密要認識到瓦崗寨的本質。

我們用光武帝劉秀為例,他能成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團隊的“純潔性”,所有被收編的農民武裝,他只會留下少量的骨幹,剩餘的一律解散,哪怕犧牲數量也要保證質量。

關中的李淵其實也一樣,他從太原一路打到長安,沿路無數的民間武裝被收編,可那些武裝的首領有幾個留下姓名了?用完就被李淵掛起來了。

李密卻始終受制於那些大大小小的軍頭,寧可犧牲西進長安的戰略,也要遷就山東各派軍閥。

李密幾乎一統關東,為何一年後突然敗亡?三點原因洞悉他致命短板

謀高略低——李密始終不能洞悉政治的奧秘

如果我們對比李密與李淵,就不難得出一個結論:當李密選擇瓦崗寨的時候,他就已經失敗了!

改朝換代軍事很重要,政治更重要。李淵的成功和李密的失敗,差距主要就在政治上,他們倆其實有一個共同的政治財產,李淵用了,李密浪費了,這個財產就是他們的關隴士族身份。

李密幾乎一統關東,為何一年後突然敗亡?三點原因洞悉他致命短板

有沒有想過,李淵憑什麼從晉陽起兵,不到半年就入主長安?別跟我說李世民三頭六臂,替老爸打下了江山,我懶得爭辯。核心理由只有一個:李淵作為隴西李氏的嫡系掌門人,關隴門閥集團“圓桌會議”的大佬之一,他是門閥集團的利益代表人,有一呼百應的政治資本!

在行軍的過程中,關中官員及李氏、裴氏、薛氏、竇氏、宇文氏、楊氏等各大家族紛至沓來,讓唐軍以滾雪球速度暴增。最後長安內部出現了雪崩,幾乎一仗未打就淪陷了。

李密幾乎一統關東,為何一年後突然敗亡?三點原因洞悉他致命短板

這就是政治的力量,李淵是開著拖拉機掃果子,李密呢,則是提著簍子撿果子,勝負還用等到硝煙散盡的時刻嗎?

李密本也是關隴門閥集團中的一員,他的曾祖李弼與李淵的祖父李虎一起,位列西魏八柱國。李密本人繼承祖業,受封蒲山公,在關隴集團中也是有相當實力的。

李淵起兵是從內部開花,扈從多為關隴豪門集團子弟,以及在職官員。如果您稍稍分析就會發現,這種模式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李淵的政治價值。

李密幾乎一統關東,為何一年後突然敗亡?三點原因洞悉他致命短板

李密的“創業”開局就跑偏了,第一次離開家族力量所在地長安,跑到山東給楊玄感提鞋。第二次乾脆放棄身份優勢,與農民武裝為伍,走“自力更生”的道路。毫無疑問,他這就是自廢武功的做法!

所以,別被李密的才華所迷惑,事實上他並不具備戰略高度,流於小計謀層面的奮鬥,看著精彩,實則很難有成功的可能性。

李密幾乎一統關東,為何一年後突然敗亡?三點原因洞悉他致命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