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被炮轟“娘炮”:公雞要有公雞的樣子

鹿晗被炮轟“娘炮”:公雞要有公雞的樣子

近日,《一起來看流星雨》的編劇汪海林在某節目談到有關“娘炮”文化時,提到了鹿晗。汪海林直言比如像鹿晗這樣的人,他也問了很多女性做過調查,就是基本上成熟女性不會喜歡鹿晗這樣,他是屬於青春前期的審美。

汪海林還說到公雞要有公雞的樣子,母雞要有母雞的樣子,如果公雞長成了母雞的樣子這就特別亂了。

鹿晗被炮轟“娘炮”:公雞要有公雞的樣子

事實上,關於“娘炮”的話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次。

那麼,“娘炮”究竟指的是哪個群體?當有人批評“娘炮”時,他們到底是想批評什麼?

我第一次知道“娘炮”這個詞,是十年前的春晚。當年,小瀋陽穿著蘇格蘭裙,在春晚舞臺上塑造了一個愛唱歌、愛追星的餐廳服務員形象。網上就有人用“娘炮”形容小瀋陽扮演的角色。可能是剛剛出現這個新詞,網際網路上的氛圍算是寬容的,小瀋陽並沒有遭遇網友大規模的群嘲。相反,小瀋陽憑藉這個角色一夜爆紅。

鹿晗被炮轟“娘炮”:公雞要有公雞的樣子

而到了現在為什麼很多人就會變得不再寬容了,甚至還喊出了“娘炮誤國”的口號?

我想起早在

2015

年發生的一件事。兩個偶像團體的粉絲掐架,吵架的內容讓人“哭笑不得”,甚至還有些幼稚。後來網友們發現,原來背後吵架的其實是兩撥中小學生。追星變得低齡化,一度成為許多大人頭疼的事情。許多明星公司在塑造類似的偶像形象時,其實也明白,他們的主要市場就是中小學生。而這,也是編劇汪海林口中所說的“青春前期的審美”。

鹿晗被炮轟“娘炮”:公雞要有公雞的樣子

許多家長就開始擔憂:為什麼未成年的小孩會更喜歡中性化明星?小孩會不會被帶壞,從而“娘化”?我們之所以有這樣的擔憂,說起來,也是作為成年人的我們,急著想把單一的審美情趣強加給孩子。換句話說,是成年人審美的眼睛,被傳統的強大的性別偏見給“汙染”了,而我們卻急著強加給孩子。

迴歸到汪海林炮轟鹿晗這件事,說到底,也是因為他看不慣,他想不通,然後將自己的性別偏見傳遞給了大眾。絕大多數你不喜歡看不慣的東西,都真實存在著,並不以你的意志為轉移。你看不慣別人,你炮轟別人,也還是因為你的修養不夠。

———— / END / ————

拓展閱讀:

奧豆“一萬賣家扶持計劃”

奧豆“1221瓜分千萬活動”

長按識別二維碼下載最新版奧豆app參與活動,註冊輸入邀請碼

“si01”

領取更多福利。

鹿晗被炮轟“娘炮”:公雞要有公雞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