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燕燕殺完二姐殺大姐,為何還振振有詞:都怪父親

《燕雲臺》中蕭家三朵花:大姐蕭胡輦、二姐烏骨裡、三妹蕭燕燕,3姐妹一個比一個漂亮,一個比一個嫁得好。大姐嫁給太平王罨撒葛,二姐嫁給趙王喜隱,三妹嫁給皇上。看上去多麼美滿!可是結果呢,蕭燕燕狠心毒殺了二姐,又毒殺了大姐,何其悽慘!而這一悽慘結局,都是因為她們的父親蕭思溫“機關算盡太聰明”。

蕭燕燕殺完二姐殺大姐,為何還振振有詞:都怪父親

(蕭家三姐妹)

大姐與二姐之死

從時間上看,二姐烏骨裡的死早於大姐。烏骨裡嫁給了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之孫耶律喜隱,蕭燕燕與遼景宗也很重視喜隱,任命他為西南面招討使。然而喜隱輕浮多變,天生反骨,殃及烏骨裡。

公元980年,喜隱因為引誘眾小人謀反,被遼景宗囚禁。次年,部分北宋降兵降將在上京叛亂,擁立喜隱之子

耶律留禮壽

為王,很快失敗,

留禮壽

被擒。這樣,喜隱父子——烏骨裡的丈夫與兒子皆因造反而獲罪。

遼景宗與蕭燕燕這次沒有寬容喜隱父子,為除後患,果斷誅殺了父子倆。可憐烏骨裡,成了孤家寡人。

烏骨裡痛失丈夫、兒子後,黑化了,她邀請妹妹蕭燕燕到家中赴宴,卻準備了毒酒,準備毒殺自己的親妹妹。不料有個婢女向蕭燕燕告密,蕭燕燕直接將毒酒轉賜烏骨裡,烏骨裡見事情敗露,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蕭燕燕殺完二姐殺大姐,為何還振振有詞:都怪父親

(二姐烏骨裡與丈夫喜隱)

至於大姐蕭胡輦,也很悽慘。胡輦嫁給了遼穆宗的弟弟太平王罨撒葛,兩人年齡差距大,政治婚姻,也沒什麼愛情可言。更不幸的是,太平王罨撒葛不久就去世了,胡輦年紀輕輕成為寡婦,這是她悽慘生活的開始。

蕭胡輦也是個女強人,他接手丈夫舊部,率兵鎮守西北。因為感情無著,空閨寂寞,胡輦愛上了她的一個奴隸,這樣的“主僕戀”,不符合胡輦尊貴的身份。蕭燕燕作為一國之後,態度堅決地反對大姐,這讓胡輦的思想走上了極端,她不僅不聽妹妹的話,反而在那個男人的挑唆下,舉兵謀反,要自成一國。結果毫無懸念,胡輦兵敗,蕭燕燕沒有手軟,她又賜了一杯毒酒給大姐,於是胡輦也香消玉殞了。

蕭燕燕殺完二姐殺大姐,為何還振振有詞:都怪父親

(大姐胡輦與丈夫罨撒葛)

都是父親惹的禍

蕭燕燕在害死兩個姐姐後,心裡留下一道坎,午夜夢迴,總有陣陣苦澀湧上心頭。她想起了父親

蕭思溫

在三個女兒身上的

政治投資理念

:分散投資法——不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覺得是父親的聰明害了她。

蕭思溫有三個女兒,他把她們放在了三個籃子裡,這三個籃子分別是誰呢?

大遼國的建立者耶律阿保機有三個兒子:長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三子耶律李胡,三個兒子發展成三派勢力,每一派的子孫都是可以繼承皇位的。而誰也不知道,將來的皇帝,到底是由哪一派、哪一系的子孫來做?

既然如此,那麼蕭思溫恰恰有三個女兒,每一派都嫁一個不就成了嗎?蕭思溫正是這麼做的。他把大女兒胡輦嫁給了太平王罨撒葛,這個太平王罨撒葛是遼太祖二兒子耶律德光一系的;他把二女兒烏骨裡嫁給了趙王耶律喜隱,喜隱是遼太祖三兒子耶律李胡一系的;他把三女兒嫁給了皇帝耶律賢,耶律賢是遼太祖大兒子耶律倍一系的。

蕭燕燕殺完二姐殺大姐,為何還振振有詞:都怪父親

(蕭思溫)

劇中所有的人都說蕭思溫精明,將來無論是哪一派哪一系得了皇位,他都是妥妥的贏家,永遠的國丈,多好!可是這種做法有一個巨大的缺陷,那就是讓三個女兒成為了競爭對手,甚至可以說是成為了敵人。因為,這三個派系之間的明爭暗鬥,真是太激烈太激烈了。

果然,在蕭燕燕當上皇后不久,三派之爭的爭鬥又開始了。

如前所述,蕭燕燕先是毒殺二姐,再是毒殺大姐,這實屬無奈,要怪,還真的只能怪她的父親蕭思溫。

可是,話說回來,蕭思溫這麼做也不算錯,因為如果他不這麼做,把三個女兒嫁給一系或者二系,可能會更慘,甚至可能在一次變亂中全軍覆沒。

為什麼呢?這是由大遼國根本的政治制度決定的。

蕭燕燕殺完二姐殺大姐,為何還振振有詞:都怪父親

(蕭思溫)

大遼國皇位繼承製度的不合理,是根本原因

大遼國的建立者是契丹族,契丹族發源於中國東北,早期分為八部,相當於八個小國。為了應對外敵,這八部經常結成聯盟,聯盟的“盟主”便是“可汗”,“可汗”從八部中推選產生,能者居之。

所以,他們在首領的選擇上,有"選賢"的習慣。

不久,八部之一的耶律家族興起,其首領耶律阿保機特別喜歡中原政權的“專制皇權”那一套。他透過“鹽池之變”,誘殺其它七部首領,統一了契丹八部,從此不再推選首領,而是由耶律家族獨佔首領之位;不再稱可汗,而是稱皇帝。

可是在皇位的傳承上,耶律阿保機依然保留了契丹先前的傳統,那便是"選賢"。

正是根據“選賢”之法,耶律阿保機臨死前選了二兒子耶律德光繼承自己的皇位,而沒有選大兒子耶律培。

這種"選賢"法有很大的弊端,因為"賢"這個標準實在太難定了,你認為性格寬仁為賢,他認為才華橫溢是賢,還有人認為孔武有力是賢……

這必然導致有幾個兒子就會形成幾個派別的政治局面,從而紛爭不斷。

蕭燕燕殺完二姐殺大姐,為何還振振有詞:都怪父親

耶律阿保機

耶律阿保機的三個兒子形成的三派爭權奪利,是大遼國前期的一個非常明顯的政治特點,其實,這個難題很好解決。在中原政權裡,很早就有了解決王子們爭儲的辦法,那就是從西周開始的

嫡長子繼承製

。可惜大遼國很長時間都沒有采用嫡長子繼承製,後來在完成封建化的改革時才採用了。

綜上,正是由於三派勢力不知將來誰能坐上皇位,才導致蕭思溫每派都嫁一女,這實際上是把三個女兒都推上敵對位置。

有人說,蕭思溫不把女兒們嫁給耶律家不行嗎?

答案是:還真不行,因為遼太祖又有規定,耶律家是皇族,蕭家是後族,耶律家的皇帝與皇族子弟必須娶蕭家的女兒為妻,使蕭家的女兒成為他們的皇后或王后,實行政治聯姻。這樣看來,蕭思溫的三個女兒的歸宿似乎並無選擇餘地。

可嘆,可悲!

蕭燕燕殺完二姐殺大姐,為何還振振有詞:都怪父親

(蕭燕燕與遼景宗)

結語:蕭燕燕在主政前、主政初期所經歷的諸多痛苦,其實都在向她訴說一個主題:大遼要以中原政權為師,進行政治改革了,必須要改了,這,也正是《燕雲臺》的主旨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