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上添花,人人都會做;雪中送炭,又有幾人能做到?

最近發現一部老電影《牧馬人》再次掀起了一番熱潮,尤其是其中的一句“老許,你要老婆不要”成為了大家口中的流行語。

出於好奇,我也去看了這部電影。整體而言,確實是一部很有意義的電影,雖然畫面感比不上現在的電影的製作,可是電影中所展現的人與人之間溫情和簡單的愛情的確美好,也讓人心生嚮往。而最讓我感動的當屬許靈均與郭bian子等牧民之間的情誼了。

在那個動盪的時代,當人人都對禍避之不及的時候,郭bian子這些牧民能夠將被打成右派的許靈均當成自己的一份子並善意對待的時候,這是多麼的難得。

錦上添花,人人都會做;雪中送炭,又有幾人能做到?

01

電影主角許靈均從出生的時候就註定了他的不幸。

雖然他出生的家庭富裕,但他卻不是愛的結晶,而是封建婚姻下的受害者。他的父親因為與母親不和,最後丟下妻兒離家出走,很快他的母親也去世了,至此許靈均成為了孤兒。

長大後,他的出生卻再次給他帶來了禍端,他被打成了右派,被下放到西北牧場勞動,至此他的悲劇開始了。他誰在牛棚,三餐不濟,生活困頓。貧窮、孤獨、絕望籠罩著他。

這個時候的許靈均,人人都避之不及,因為怕也被扣上同樣的帽子。

但是也許是不幸中的萬幸,許靈均被留在牧場後,遇到了一群善良的牧民:

老牧民董大爺給他釘上門簾子擋冷風;

董大娘送來了熱騰騰的麵條;

十年動亂中,郭bian子等牧民想方設法保護他免遭橫禍。

這是許靈均風雨交加的生活中唯一的炭火。

錦上添花,人人都會做;雪中送炭,又有幾人能做到?

02

黎巴嫩作家、詩人、畫家紀伯倫曾說過:

和你一起笑過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和你一同哭過的人,你卻永遠不忘。

是的,能同甘苦的人才是讓人最記憶深刻的,只能同享福的人多數只是人生的過客而已。

郭bian子等牧民將是許靈均永遠無法忘懷的人。

所以,當他億萬富豪的父親回來想讓他繼承龐大事業的時候,許靈均放棄了。

這個時候的許靈均已經平反了,也回到了教師崗位,生活不再如以前那邊困頓了,他有妻子、孩子、一群善良的朋友,此刻的他是幸福的。

所以,即使億萬錢財換他此刻的幸福,他也拒絕了。

父親於許靈均而言,在他最需要父親的時候,他沒有出現;當他已經不需要父親的時候,他來了。可是,這樣的父親在許靈均的記憶中又能佔有多少的位置呢。

他可以忘掉父親,但卻忘不掉這一群在他最困頓的時候給予溫暖的牧民。

錦上添花,人人都會做;雪中送炭,又有幾人能做到?

03

舊上海黑社會的大頭目杜月笙曾說過:

錦上添花的事情讓別人去做,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為什麼一個黑幫頭目只願意做雪中送炭的事情,而不願意做錦上添花的事情呢?雪中送炭付出的代價不是要比錦上添花的代價大得多嗎?

這是因為杜月笙深刻懂得雪中送炭給他帶來的隱形的巨大利益。

他能從成立“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鴉片提運;他能與黃金榮、張嘯林組織中華共進會;他能擔任公董局華董,這華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他創辦中匯銀行,涉足上海金融業。這一切的成就都離不開“人”,如果有沒有忠誠能幹的人,緊靠杜月笙一個人,又如何能成為上海的大頭目。

而要讓別人對你死心踏地,雪中送炭就是最好的辦法。因為這個時候的你,在被困於“雪”中的人心中印象最深刻,也最讓他們感恩。而只懂得錦上添花的人得到的不過是在別人嚴重一時片刻的記憶。

錦上添花,人人都會做;雪中送炭,又有幾人能做到?

04

《增廣賢文》中曾說過一個故事:

宋朝宰相呂蒙正,自小被父親遺棄,與母親一起以乞討為生。後來靠著自己的發奮讀書,最終官至宰相。

窮的時候,他受盡他人冷眼,無數等人對他避之不及,冷嘲熱諷;而當他手握大權的時候,無數的人巴結他。世態炎涼,在此刻體現的淋漓盡致。

後來,呂蒙正在門上寫了一副對聯:

想當初,家貧如洗,無柴無米,誰肯雪中送炭;看而今,鰲頭獨佔,有酒有肉,都來錦上添花。

世間百態就是如此的可笑,多數人看到的都是眼前的利益。

你怎能確定眼前的他人貧窮,以後就不會功成名就呢?

你又怎能確定眼前的你功成名就,未來不會遭遇困境呢?

如果你只懂得錦上添花,又如何能期待他人對你雪中送炭。

所以,不要吝嗇你的真誠善意,如郭bian子一樣,也可以問一句:

老許,你要老婆不要。

錦上添花,人人都會做;雪中送炭,又有幾人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