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果郡王:他喜歡的不是甄嬛,而是一個男人。

有的人的痴情、努力等等都是用來感動自己的,那些痴迷於以外在形式體現痴情與努力的大概都是先感動了自己。

如果果郡王在甄嬛回宮之後狠心斷了與甄嬛的牽扯,作者可能會接受,觀眾可能會接受,但果郡王自己恐怕不能,他怎麼能接受自己不深情款款,不以情為天了呢?他又怎麼能不把自己的深情透過家書和不顧一切的行動讓其他人看到呢?他一直生活在眾人對他的深情的認同與讚賞之中,怎麼能變成不深情的普通人呢?

《甄嬛傳》果郡王:他喜歡的不是甄嬛,而是一個男人。

看甄嬛和果郡王的感情,我一直覺得很彆扭,因為我太磕皇上和甄嬛的糖了,以至於有段時間看到果郡王和甄嬛在一起我就難受。凌雲峰甄嬛和果郡王在一起以後有些地方能讓觀眾感覺到編劇在想給我們發他倆的糖,比如說對詩和給甄嬛畫畫,但是我始終沒有像看甄嬛和皇上那樣姨母笑過。

首先我就覺得果郡王在很多方面對甄嬛的喜歡的是很輕佻輕浮的,比如前面很多人說過的他調笑甄嬛的腳,明明人家已經表明身份了,還依然說“你叫什麼名字”,舉止實在不像是一個君子所為。並不是說就因為她是皇上的妃子,皇上比你先認識她,你就不可以喜歡她,但是果郡王對甄嬛的喜歡必須是隱忍的,必須是讓自己忘掉的,因為甄嬛在出宮之前和皇上是彼此相愛而並不是被權力禁錮。另外在甄嬛回宮以後果郡王的種種行為比如帶兵追出城外,家信封封問及熹貴妃安,這尼瑪的簡直是自己在作死好嗎?果郡王不止沒腦子,並且完全不擔心殃及甄嬛啊,你這是理智的愛嗎?你這是沒腦袋啊我tia。

再說甄嬛對果郡王的感情也讓我覺得有點奇奇怪怪,相對於她和皇上的杏花微雨,她對果郡王感情的產生更像是一種感動和需要,而不是真的“愛”,我不太表達得出。在甄嬛出宮以前,個人認為她對果郡王只是一種知音之情,沒有喜歡的,果郡王救她也是感激和不同於一般男子的特殊。甄嬛出宮以後,果郡王對甄嬛更加大膽袒露的追求,包括躺雪地裡給甄嬛退燒,雖然看的我也很感動,但是個人認為甄嬛也就是這樣被感動而已,所以我覺得甄嬛對果郡王的感情是從感動衍生而來,在我心裡是比不上她和皇上的杏花微雨來的更純粹的。

《甄嬛傳》果郡王:他喜歡的不是甄嬛,而是一個男人。

第一次看甄嬛感覺到的邏輯硬傷基本都是果郡王的。

個人覺得其實電視劇是想把這個角色寫成在皇上的多疑下隱藏鋒芒,假裝自己是一個風流倜儻到處留情,但又不娶妻生子成家立業的荒唐王爺,但是實際上深情又專一,遇到女主就認定一生真愛的感覺,然後讓大家的少女心悸動起來。只是很多地方處理得太不好了,造成邏輯硬傷,反倒呈現給觀眾的就是一箇中央空調型暖男又只愛自己的形象。

《甄嬛傳》果郡王:他喜歡的不是甄嬛,而是一個男人。

下面找幾個自己覺得的邏輯硬傷處分析,比如:

第一,華妃罰跪甄嬛的時候,甄嬛暈了,果子把她一路上抱回宮了。。

正常人思維:要知道古代那是什麼觀念,男女授受不親啊!就算情況危急,這麼多宮女太監,轎子轎輦都是擺著看的?華妃看到有血都慌了,也知道事情嚴重性,你要傳轎輦她肯定不攔著。哪怕是現在,你嫂子暈倒了,旁邊又是輪椅又是擔架的你就非要抱著去醫院?

但是如果這裡作者這麼寫:果郡王一看甄嬛暈了,著急地大喊:來人啊,快傳轎輦送莞貴人回去,小心點扶上去,還有快去傳太醫。是不是覺得跟蘇培盛會說的話沒兩樣?這樣就很難引起讀者的少女心悸動。

《甄嬛傳》果郡王:他喜歡的不是甄嬛,而是一個男人。

第二,掉小像事件。

正常人思維:雖然這事是浣碧設計的,但是人家也不是扯開衣服搜身才掉出來的,我記得原著和電視劇都是不小心把茶水灑了幫他擦拭就掉了。既然那麼容易掉出來,哪怕浣碧沒下手,平時走路跟人碰撞或者動作幅度大點也有一定危險性吧?你深情你念舊,就放屋子裡每天回去看,再不濟進宮的時候摘下來不行嗎?非要隨身帶著進宮就等著一個不小心呢。

再者,掉就掉了,甄嬛啊浣碧啊葉瀾依啊都在盡力圓謊,果子在幹嘛啊!在一臉不情願地說只給浣碧側福晉位分,因為自己心裡有一個求不得的人啊!好像還一臉悲痛地望著甄嬛來著,你幹嘛不直接說皇上你不把熹貴妃給我我就永遠不娶正妻啊?

但是,如果作者這樣寫:果郡王一看浣碧跪下巴拉巴拉解釋一通,立馬深情地望著浣碧,眼裡含淚,然後撲通一聲跪下說道,皇兄,我和浣碧兩情相悅多年,只是礙於她是熹貴妃的陪嫁丫鬟,臣弟一直不敢求娶。如今既然說開了,求皇兄讓浣碧嫁給我做福晉,我只要她做我的福晉,一生一世對她好。

emmmm。。邏輯上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案,但是真寫出來估計大家也會說,變臉渣男,利用浣碧解決問題什麼什麼的,更加沒了少女心的悸動

《甄嬛傳》果郡王:他喜歡的不是甄嬛,而是一個男人。

第三,熹貴妃安。

正常人思維:要知道這個時候皇上已經基本確定果子覬覦熹貴妃了(有沒有姦情可能只是懷疑),在這種情況下老老實實在邊關待幾年不好嗎?不知道皇上可以安插很多耳目在身邊嗎?我不信一個從小在皇家紛爭里長大的王爺會對這種手段一無所知,非要每封家書都問個熹貴妃安,就算熹貴妃是你老婆的姐姐也不太合理吧。放在現在,一男的跟老婆異地戀,每天影片完了都要問一句你姐姐怎麼樣???以前孤身一人喜歡作死就算了,現在好歹顧念一下留在京城的老婆孩子好嗎?

但是如果作者這樣寫:果郡王邊關待了三年,學乖了,每封家書都問浣碧,愛妻你過得好嗎?孃家人都好不好?岳父岳母好不好,姐姐妹妹好不好?然後浣碧回答,都挺好的,你放心……好像沒有熹貴妃安這麼有少女心的悸動。

《甄嬛傳》果郡王:他喜歡的不是甄嬛,而是一個男人。

總結一句就是要說果郡王深情,電視劇呈現出來的都比不上溫太醫甚至蘇培盛。人家蘇培盛受刑都還不鬆口呢,果郡王倒是別人不問恨不得自己表現出來。問題的根本就在於作者想好了(如果是抄襲就是抄好了)劇情的大致發展,然後硬把果郡王的深情人設套上來,導致邏輯經不起推敲。

總之我覺得這個角色邏輯硬傷太多,表面一副為了甄嬛赴湯蹈火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的樣子,實際上給觀眾呈現出來的只是一直在作,說深情吧,放現在也不過是個有錢有顏的中央空調富二代。不知道為何甄嬛之前都對他沒興趣,後面會掉進他的溫柔鄉,難道真是被皇上傷碎了心是個人都能給她補上?

假如甄嬛沒有對果郡王動心,根本沒有交集或者只把他當作溫太醫一樣看待,雖然出宮時會苦一些,但估計回宮之後好過很多,至少不用日日如履薄冰,與皇上的關係也有緩和的機會(雖然皇上之前一直認為甄嬛是純元替身,其實已經愛上甄嬛本身了吧)

《甄嬛傳》果郡王:他喜歡的不是甄嬛,而是一個男人。

我常常在想:在一心復仇,如履薄冰的甄嬛心裡,果郡王的痴情到底是不是一種負擔?但甄嬛如何認為已經無所謂了,果郡王在一句句問“熹貴妃安”的時候大概滿腦子都在想“世間竟有我這般痴情男子”。所有觀眾都有果郡王下線難過的時候,果郡王的內心應當是挺滿足的。

有的人,一年送幾十件禮物卻從來不記得追求的人對什麼東西過敏;有的人,一天學習十幾個小時卻從來不知道一本書一共有多少章節。只追求形式,醉心於讓別人覺得痴情,讓別人覺得努力,是最大的可悲。

《甄嬛傳》果郡王:他喜歡的不是甄嬛,而是一個男人。

所以說,果郡王喜歡的不是甄嬛,喜歡的是他自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