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交流的時候,除了“經驗之談”,我們還能說些什麼?

歡迎來到娘娘說,說養娃的科學和哲學

娃爸田太醫: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三甲醫院兒童神外主任醫師

娃媽周娘娘:清華媽媽,前新華社記者,女性創業者

每個人犯了錯誤,都自稱是經驗。——王爾德

我不完全否認“經驗之談”。有些“經驗之談”確實能幫助我們少走些彎路,比如一些匠人的技藝、比如學習英語的方法、比如烹飪的技巧、比如把一件東西快速推銷出去的門道兒……

跟孩子交流的時候,除了“經驗之談”,我們還能說些什麼?

但在真實的複雜無常的現實生活中,“經驗之談”就顯得格外不自量力了。

生活沒有所謂的捷徑,更沒有可預料的完全正確的道路。

很多時候,“經驗之談”跟神話故事頗有些相通之處,老人們講道理的時候並不知道真假,但說著說著,也就成了真的,美其名曰“老話兒說得好”,實則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頗有神化年齡的味道。

想想從小到大,我們被多少“經驗之談”所誤導?

比如: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小時候,我們接受的教育是——“勤能補拙”“聰明始於勤奮”;幾十年後,勤奮依然被當做一種優秀品質,社交網路上充斥著大量歌頌勤奮的文章——“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要勤奮”“比你有錢的人,比你還要勤奮”……

如果真要比誰更勤奮的話,人類應該比不過螞蟻和老鼠,寫字樓裡的白領們應該比不過起早貪黑的煎餅販。難道我們接受高等教育、接受文明的薰陶、接受創新的洗禮,到頭來還是為了跟食物鏈低端的生物比誰更勤奮嗎?

如果將來有一天,技術不斷突破,人們只需要花一半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同樣的生產任務。大量低密度勞動力被技術取代,誰還會歌頌勤奮呢?

羅素在《閒暇頌》中說,“當勤奮成為一種高品質,是統治階級為平民製造的枷鎖。”

跟孩子交流的時候,除了“經驗之談”,我們還能說些什麼?

“從文明之初開始,到工業革命為止的漫長歲月裡,生活的慣例是,如果一個人足夠勤奮,的確能夠生產出令他自己和家人維生的東西,還能略有富餘,儘管這一切是以他的妻子擔負同樣或更加繁重的工作、他的子女一到年齡就投入勞碌為代價的。除去剛剛能維持生計的東西,富餘的產品並不歸生產者所有,而是被武士和教士階層侵佔。一旦饑荒來襲,物資便沒有富餘;然而捱餓致死的不是武士和教士們(他們和豐年時吃得一樣多),反倒是勞動者。”

“現代技術在某種程度上,使得閒暇不再是小部分特權階級的專利,而是一種在社群之中均等分配的權利。愛好工作的道德是奴隸的道德,而當今世界並不需要奴隸。”

我們努力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被歌頌為“勤奮”“奮鬥精神”,而是有獨立的意識、獨特的價值和掌控自我的權利,有錢有閒,有詩有酒,更加優雅和灑脫的生活。

跟孩子交流的時候,除了“經驗之談”,我們還能說些什麼?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東京大學特聘教授上野千鶴子在2019年東京大學入學典禮上的講話中提到:

“你們應該都是抱著努力就會有回報的信念來到這裡的。可是,等待你們的是,即使努力,也得不到公平回報的社會。”

相比於網際網路大佬們鼓吹的奮鬥之光,這才是“真話”。

更多的時候,付出和回報是不成正比的。龜兔賽跑的故事不是講給烏龜聽的,而是讓兔子們引以為戒。

“以資論輩”的談話叫人反感,即使是正確的道理,也顯得咄咄逼人。一個人總是拿年齡上的優勢來壓倒別人的話,恐怕也沒什麼值得炫耀的了。因為就連那年齡也不是他自己爭取來的。

最近在Facebook上看到一個影片,影片中7歲的男孩尚恩和64歲的老人戴斯面對面坐下,彼此交流關於“變老”的看法。

跟孩子交流的時候,除了“經驗之談”,我們還能說些什麼?

Q:年紀小,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A:這個嘛,你會有很多功課要寫。但上學同時也很好玩,上學其實是介於「壞」與「好」之間。

Q:年紀大,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A:沒辦法去做那些年輕時能做到的事。

跟孩子交流的時候,除了“經驗之談”,我們還能說些什麼?

可能會生很多病。對,這樣還蠻糟糕的。

跟孩子交流的時候,除了“經驗之談”,我們還能說些什麼?

Q:你會想快點長大嗎?

A:或許吧,長大了我就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然後還可以結婚。

Q:那你會希望自己能再次年輕嗎?原因又是什麼?

A:年輕有個很大的優點是,你會有更多的時間。你有更多的時間能做更多的事。我可以玩遊戲,我可以發揮我的想象力。

Q:你會談戀愛嗎?你覺得那會是什麼樣的感覺?

A:我不知道哎,我覺得我們會生小寶寶,那一定很好玩。喔,但我得幫他換尿布。雖然我得幫他換尿布,但還是很好玩!

跟孩子交流的時候,除了“經驗之談”,我們還能說些什麼?

戴斯說,

人生在世,常常是在腦海的回憶中度過,你可以記住所有美好的回憶,這才是最重要的。

影片最後,兩個人互相給了彼此一些建議。

戴斯給尚恩的建議:人不一定要有錢才會快樂,做自己喜歡的事並讓自己感到快樂。因為當你自己是快樂的,其他人也會跟著快樂。

做你自己,別讓其他人左右你該成為的人。就做你自己,最真實的你。

尚恩給戴斯的建議:就是……正常一點,別做些蠢事。不要凌霸其他人,我在學校有一個叫Alex的朋友,每次他受傷的時候我就會抱抱他,雖然我這樣做不見得能幫上忙 ……

一個走過人間疾苦的老人,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兩個人的對話不是為了認同、說服和引導,而是真誠、直接的表達自己在當下的想法。沒有刻意對比或抹殺隔閡,一切都是自然的流露,真實的記錄。看著讓人感覺很感動、很舒服。就想讓這樣的對話一直一直進行下去。

跟孩子交流的時候,除了“經驗之談”,我們還能說些什麼?

很多人問,怎樣跟孩子交流。我想這大概就是很好的樣本示範了:

去提問,去傾聽,不去理解。

用心感受到的東西,語言是解釋不通的。

歡迎來到娘娘說,說養娃的科學和哲學

娃爸田太醫: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三甲醫院兒童神外主任醫師

娃媽周娘娘:清華媽媽,前新華社記者,女性創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