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死因真相,民間傳得沸沸揚揚的《餓死街頭》之說並不真實

關於北宋奸相蔡京之死,有個《餓死街頭》的軼事典故,出自南宋人王明清的揮麈三錄三卷之《揮麈後錄》。文中記載“初,元長之竄也,道中市食飲之物,皆不肯售,至於辱罵,無所不至。遂窮餓而死。”指出蔡京被貶儋州時,攜帶大量金錢,但因老百姓痛恨他,不賣他東西,最終餓死在路上。這真是事情真相嗎?

經查,王明清所作《揮麈後錄》,原名為《揮麈第三錄》,成書於南宋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內容主要雜記宋朝野史實。也就是說,關於蔡京餓死街頭就一段野史,並不一定真實。一般來說,野史有兩個出處:一是來自民間傳說,當然民間傳說也有真實的,比如前段時間發掘的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二是作者的虛妄之言,往往個人感情比較重。再查,王明清的家庭背景,發現他的外公是北宋時期的名臣曾布。曾布原是王安石變法過程中的重要助手,後因不滿市易法,政治傾向轉為中立,繼而同新黨重要人員進行內鬥,先後與章惇、韓忠彥、蔡京等人爆發矛盾。由此可見,王明清可能受其外祖父的影響,誇大其詞,造謠汙衊於蔡京。

蔡京死因真相,民間傳得沸沸揚揚的《餓死街頭》之說並不真實

此外,拋開王明清外公與蔡京的恩怨不說,就是蔡京懷惴萬金,餓死街頭也有悖於常理。在資訊網路不通的過去,尋常老百姓怎能個個識得蔡京本人?就是個朝廷通輯犯,也沒有聽說餓死街頭的呀!何況,蔡京貶官路上,懷惴萬金,難道就沒有一個貪財之人昧著良心出高價賣他食物?是他手下之人不為他服務?還是他們被都被人認出,而買不到食物?尋常老百姓當真能將他手下之人認了個全乎?一系列疑問,都說明,蔡京懷惴萬金不可能落到餓死街頭的下場。

事實上,蔡京當時雖被貶官,但畢竟餘威尚在,當時朝中仍有許多官員,不乏宰相吳敏、國子監祭酒楊時等朝廷重臣,認為宋欽宗對蔡京的處罰太過,為他作過辯護。朝中尚且如此,民間又何以至人人喊打的境地呢?何況,他之前也多次被貶官,都沒被餓死。那麼,蔡京是怎麼死的呢?南宋著名史家宋·徐夢辛《三朝北盟會編》巻的記載應是真相:

蔡京於德安府被南遷之命,七月甲申到潭州。據隨行幹當人魏覿狀:蔡京鄂州扶疾前來潭州,沿路大暑,愈覺羸困,昏臥不省,粥食不進,乞差醫職前來看治。州差醫助教譚從義、易緩看醫。是日,管押官修武郎監德安府稅趙康轉申:蔡京於此日為患身故。州差保義郎城東巡檢王從禮、迪功郎長沙縣權縣事董陟前去審實,得在崇教寺因患身故。州司於崇教寺之側拘葬。

寫明蔡京在鄂州生病,又長途跋涉前往潭州,再加上中暑昏死,最後吃不進飯衰竭而死。